第一百七十五章 阳明行宫(1 / 2)

刘太医将慕容皇后生病的消息上了折子之后,端木玦很痛快的便下了一道圣旨,准许慕容皇后出宫养病,不过考虑到护国寺是僧人清修之地不宜打扰,空静别院太过于偏僻荒凉,于是端木玦将慕容霓裳养病的地方选在了距离龙城三百里外的阳明行宫,阳明气候温和宜人,风景秀丽,而且最主要的,阳明行宫当初建造之时,里面引入了一泓温泉,最适合养病,当年先帝在位的后期,病魔缠身,便一直在阳明行宫疗养,端木玦能够想到这个地方,也是想借着阳明行宫的尊贵,来安抚一下慕容霓裳此刻可能哀伤的心。

“管密,你到承乾宫宣了旨之后,再到太医院去一趟,令刘仓此次随皇后前去阳明行宫,一定要精心的调理皇后的身体,至于五皇子,尚处于襁褓之中,不适于路上颠簸,所以就留在宫里,不随驾前去了!”

端木玦对于慕容皇后如此的照顾有加,倒是令管密不开心,毕竟对于一颗弃子的关心能够达到这种程度,也说明皇帝对皇后是有感情的,可他在端木玦面前只能恭谨的答了一声,“老奴遵命!”

恩赐慕容皇后前往阳明行宫养病的消息很快的就传遍了后宫,在这一潭死水的后宫里,有任何的消息对于这些笼中鸟儿的后妃、丫鬟、太监们来讲都是新鲜稀奇的,任何话题都可作为她们消遣度日的谈资。

“贵人,可听说了,慕容皇后要出宫养病了,皇上一早上让管公公下的旨意,还派了太医院的太医随驾前去,而且去的还是阳明行宫,当年先帝养病的地方!”令贵人的侍女小锦一脸艳羡的说道,宫里头就是这样,如果跟着的主子受宠的话,说不定还有跟着皇帝出宫的机会,可是如果是不受宠的话,结果自己跟着令贵人,别说随驾出宫了,就是皇上都没见过几次,到现在,令贵人都已经过了花信之年了,膝下连个子嗣都没有,哪怕是个公主也好,位份提升也是没有机会了,只能等着老死在这宫里头。

小繁看得出贵人的心情本来就不好,小锦再提皇后出宫养病,岂不是看不懂脸色,于是说道:“阳明行宫怎么样,随驾伴有太医又怎么样,宫里头眼看着就要秀女大选了,这时候走了,怕是以后都不用回来了!”

温如玉手指拂过那一朵朵绽放艳丽的月季花,脸上就连笑意都带着意思的寂然,说道:“在这宫里头若是生不如死的活着,倒还不如去了哪宫外来的清闲,若是可以,走了才好呢!”

小繁和小锦对视了一眼未在说话,都是到现在宫里头的娘娘主子们都心情不好,就是因为要秀女大选了,眼看着这一批批新人,如花美眷入宫来,哪里有人还能坦然处之,恐怕一直被冷落了的令贵人更是如此了。

小繁见四下里没有外人,便凑近了温如玉,耳语道:“贵人何不为自己某一条出路,眼看着新人入宫也不能坐以待毙啊!”

“如何去做?”温如玉眉头不展,“是有任何的灵丹妙药让我回到十六七岁,还是有一种勾人的药能让陛下再多看我几眼?”温如玉摇了摇头,“就算是回到十六七岁,皇上想必也不会喜欢的,宫中最不缺少的便是年轻、貌美的女子了!”

“贵人何不去一次福寿宫,看看太后能不能让贵人重的宠幸?”

小繁话一出口,温如玉立刻就变了脸色,回首斥责道:“以后不允许在说出这样的话,你难道还不明白,即使不得宠,还能在宫里头安然无恙的活着,无非是因为从不攀附于任何一个人,一旦结党,下场一定是死,从四妃到常在,哪一个不是这样的下场,你难道是想毁了我不成?!”

温如玉很少这样声色俱厉的,所以小繁和小锦两人俱是惊呆了,低垂着头不敢说话,只听着令贵人说道:“日后,再有这样的话,决不轻饶,若是有人在你们的身边说这样的话,你们也要学一学许攸,在河边洗净了自己的耳朵!知道了吗?!”

“知道了!”小繁和小锦诺诺的答道。

温如玉虽然不够漂亮,不够聪明,也不够机灵,在这后宫里也没什么根基,可是什么是玩火她还是明白的,若想在这后宫里平安的活下去,要么就像柳梦璃那般,不问世事,或许过的清苦一些,寂寞一些,可是却不用担心什么,要么就像温如寄那般,普通一点,平庸一点,愚蠢一点,不要让人觉得有威胁。

温如玉这把年纪,已经没有什么盼头了,她希望的无非就是能够平平安安的熬到太妃的身份,最后葬入妃陵,一辈子就这么结束了,她温如玉不过是温家庶出的一个小女儿,当年误打误撞的陪着姐姐一同嫁给了太子,已经是她福禄的最高界限了,何必再想着更高的位份呢,与其奢求过多,粉身碎骨,倒还是不如平平安安的过完一辈子的好。

……

接了圣旨之后,小奴、轻雪说高兴也高兴,说不高兴也是心中有些忧愁的事情,高兴是因为皇上到底是对皇后与众不同的,毕竟阳明行宫可是先帝养病的地方,能够恩赐皇后是多大的宠爱,再其次让太医伴驾随行,在嫔妃中还是史无前例的,想必不知道要有多少人嫉妒的不得了,尤其是汪太后,想当年汪太后身为贵妃之时因为怀有陛下,前往避暑山庄避暑,随行申请太医同往,可是先帝却以不符合规矩拒绝了,如今皇后能有太医伴驾,肯定是打了汪太后的脸面。

虽然秀女大选就要开始了,此时离宫不是上策,而且皇后的病情也不稳定,这些事情都很令人担忧,可出宫去,或许就是柳暗花明的机会,魏意想着,如果这次皇后离宫,能让皇上颇为挂念,那也算是一种考验,毕竟宠爱来的简单,但是恩爱却来得难的多了!

慕容霓裳本来就没疯癫,一切都是全身而退演出来的,也不能太过分了让小奴和轻雪她们过度的担心,所以一时是好一时是坏,虽然皇上恩赐出宫养病,丫鬟、随从不能带的太多了,两个贴身丫鬟,一个太监,外加一个伺候的嬷嬷已经足够用了,尽管很想带上漫雪,可是就要多加上一架马车,再加上驮放行李的三架马车,声势过于浩大,魏公公千叮咛万嘱咐要低调行事,所以轻雪便劝了漫雪好生的留在宫里。

小奴心思细腻,深知道此番离宫不知道要何时才能回来,所以将一年四季的衣裳都打包整齐,平日里皇后喜欢的首饰,常戴的配饰,也都收了起来,再回头看去承乾宫,大有几分人去屋空的错觉来,小奴扶起状态还很好的慕容皇后,准备离宫,几步后,慕容霓裳停下了脚步问道:“琴呢?”

“回娘娘的话,带着了魏公公将您长弹得那一柄琴带着了!”

“我不要那一柄琴!”慕容霓裳指着窗边的琴台,说道:“放回去!另去琴阁取一把带上!”

小奴和站在门口的魏意俱是一愣,先是魏意反应过来,叩了个安说道:“奴才这就去换!”看着自己平日里长弹得那一柄琴放置在了窗前的琴台上,慕容霓裳方才露出了笑意,随着小奴的搀扶走了。

马车行至宫门口,缓缓地停了下来,只听外面赶车的魏意向里面传话,“娘娘,苏才人来送行了!”

慕容霓裳心下里一阵的温暖,如今自己被禁足,苏梅雨还能够不避嫌的前来相送,可谓是知心人,慕容霓裳起身下车,只见苏梅雨一身淡粉色的衫子,对襟儿处还绣着细密的梅花,因为今天风大,外罩一件白色的披风,挽着简单的发髻,手中拿着一柄折扇,身边的巧萱脸上已然有了泪痕和哀戚之色。

苏梅雨福了福身子,开口说道:“臣妾本是个最怕离别的人,如今要送娘娘前往阳明行宫,心中实在是不舍,想着你我以扇传信已经是近一年的时间,算是人生知己,如今,不知道娘娘前往阳明之后还能否相遇了,这书扇也不知道还能否到达,只愿你在宫外一切安好!”

慕容霓裳接过那一柄小巧的扇子,看着苏梅雨正擦着眼角的泪痕,便宽慰她说道:“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苏才人不必为我而伤心,虽然这一别不知是何时才能相见,但人生相聚何相逢,只要心是相交的,不在意这寸许的书扇之言,只希望你在宫中能够安然处之!”

看着慕容霓裳的马车远远地消失在了宫门外,苏梅雨一直挥着的手停了下来,身旁的巧萱担心风大,苏才人受了寒,便劝道:“才人回宫吧,这风强劲,别再伤了自己的身子。”

“让我再看一看吧,再看一看那通向宫外的门,怕是此生我都没有机会在越过那一道门了!”

命运有时候总是很奇怪,好比——猫喜欢吃鱼,却下不了水,鱼喜欢吃蚯蚓,却不能上岸,向往宫外的人却一生都没办法再挣脱这牢笼,而不应该离去的人,却总是走的千般无奈,为何要为难于人,或许是因为命运就是如此,只有这般的无奈了,不顺了,才会让人抑郁了,不然和乐之心常有,岂不是天下人都为长命之人,人生何其短,红颜更薄命。

苏梅雨望着那朱红色的门再次缓缓地合上,漠然的转身向回走了,可她身上的披风,却仿佛留恋那外面的世界一般,依旧朝着宫门的方向飞舞着,好似挣脱着她的身体要离去一般,如果可以看得到人的内心和灵魂,那此刻苏梅雨,整个的一颗心都朝着宫外飞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