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十分合了孙秀才的心意,要请那女子出来相陪。
谁知道突然闹起来,说是甚守备的大舅子要见这位小娘儿,拿了二十两银子给老鸨儿,着轿子接过去。
老鸨儿见钱眼开,立刻撺掇着一叠声儿喊丫鬟给娘子打扮了,往守备舅爷府上抬去。
孙秀才哪里肯依,拦着不肯叫走,帮闲的小子也跟着道:“你这妈妈好不晓得事,我们相公也是先来的,你怎么能还接别人去?”
老鸨儿一把将小幺儿推开,眼一蹬,“我们这样的人家,只认得银子,可不管你先后,哪怕是天王老子来了银子不够也是不接人的。”
孙秀才生怕那小娘儿接了别个,给老鸨儿作揖,赔笑道:“好妈妈,我是十分中意你这儿媳妇,想来你们流落至此也不过是想图碗饭吃,图个安稳日子,我虽然不是大富大贵之家,养活你们母女几个还不成问题。”
老鸨儿闻言满脸是笑,请孙秀才上座,自己下首相陪,命那小娘儿出来奉茶,小娘儿奉过一遍茶又上了楼去。这小娘儿走路把头低着,偶尔抬起来望着孙秀才一笑,随后又低着头,把个孙秀才馋的如猫遇见了游水鱼儿似得,待要伸手拉那小娘儿的袖子,丫鬟拦住。
小娘儿一走,老鸨儿叹气一拍手对孙秀才等人诉苦道:“我们小可妇人家,只想着终身有靠,我这个儿媳妇最是孝顺,舍不得抛下我这老婆子。若果真能招个女婿那更好了,省的教人骂我们婊子人家。我也不拘银子多少,给我这个老婆子好发送,好好待那孩子就是了,不瞒这位相公说,我这媳妇今儿还是头一遭接人。”
孙秀才听着越发心痒痒,又问了价钱,老鸨儿要的也不多,也就二百两银子。只是说立刻要见到现银子,不然那边守备的舅爷抬了去可就不知道什么时候能送回来。
二百两银子说是不多,还是卖大女儿剩下的银子,孙秀才还是有些心疼。
老鸨儿见孙秀才犹豫不决,一叠声儿问楼上给娘子打扮好了没有?那边守备府立等着人呢!
不多时,小娘们下来,打扮的跟仙女儿下凡似得,看的孙秀才越发挪不开眼,那小娘们儿往门口走,却不忘回头给孙秀才抛媚眼儿。
“别走——不过是二百两银子,我有!”
孙秀才一咬牙,答应下来,在这个行当里头厮混这么些年,难得遇上一位可心的,若是教人弄走这辈子也都辜负了。
“这就拿银子来,人不许再接汉子!”孙秀才一面对老鸨儿说,走到门口唤跟自己的书童家去取二百两银子,并一套好衣裳、两根簪子来。
老鸨儿在门口竖着耳朵听的真真的,听见说拿银子,立刻请帮闲的子弟打酒买肉回来,款待姑爷。
帮闲的子弟们恭喜孙秀才喜得佳人,又恭喜老鸨儿得了个好女婿。打酒买熟肉做小菜,这些账都算在孙秀才头上,一连在这家歇了三四日,孙秀才日日有佳人相伴,又有一帮子弟奉承,只恨此生浪费太多,若能一生在佳人怀抱,即便早死十年也觉得无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