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章(1 / 2)

尚书令 十月清槐 1710 字 1个月前

范当生走了,背着简单的行囊。

户部侍从前来接他时,范当生站在门口,不无担忧。

“先生,我走后,再没人帮你整理户部库存了,又时逢动**,这些棘手的,都要靠先生自己了。”

我低头,状似轻松地安慰:“无妨,还有什么能难倒我吗?”

他笑,摇了摇头,道:“只是不要难为自己就好。”

我疑惑,怎么算难为自己呢。

细细嘱咐了路途的安全事项,天刚蒙蒙亮,范当生便启程了。

盼弟追出去两条街,哭着舍不得他离开。

而我倚在大门边,望着他的身影越来越远去。

还没等收拾整理好心情,朝阳东升,带进军需部的除了炙热的阳光,还有熙攘的人群。

“管事儿的,侬给个准话哈,俺们这点装备,侬要拖到啥子时候?”

发问的大哥脸上带着无奈的卑微,倒不是责问的口气,只是这语气里包含的骐骥,却让我心中酸涩。

看我说不出话,大哥重重地叹了口气,摆摆手:“算咯算咯,俺不问了,就麻烦开通开通,先搞点粮食对付上也行。”

“俺们军,真是断粮了,咱也不是为难你。”

我握紧手下的笔杆,下放的数字却填写不上去。

因为我心里太清楚,如今的库存根本满足不了他们的军需。

“哎呦谁说不是,俺原来咋说也是个千夫长,如今手下不过百人了,剩下的也都前胸贴后背的,难啊,难啊。”

“前一阵听说定境河那边小获胜利,缴了太掖的粮草,据说还蛮富裕,要不让咱将军写信跟他们通融通融,换点粮草出来?”

“哎,是个好法子,这军需部我看也指望不上,走走走,咱回去想法子去!”

默默地低头计算,耳朵却十分机灵地捕捉到这些信息。

几个性子急的早已拉帮结伙地转身走了,只留下不多一脸死气沉沉的士兵,按部就班地排队,却也不说话。

签发好了一张需求,盖上自己的名字。

递给眼前的男子时,我好奇道:“你怎么不跟着那些人去别的军要粮草?”

男子眼也不抬,珍重地将需求对折,然后塞进衣领内,才淡淡道:“有能耐自己去打来,蹭别人的战利品算什么本事。”

我却笑,道:“可如今,军需部只能发放三分之一的物资,你们够吗?”

“不够。”

“那怎么办呢?”

男子站定,看向我,平静道:“这难道不是军需部要想的么?”

被男子呛了一通,我的脸红一阵白一阵。

是啊,他说的对,军需部统领战略军需,如今战事吃紧,军队的吃穿用度跟不上,难道不是军需部的责任,不是我的失职吗?

今日军需发放完,我关起门,将脸埋进桌子。

得想个法子才行。

正愁着,严决明带了好消息回来。

梁氏木坊这个月,以一己之力抗下了京城所有的军备制造指标,并且超额完成,提前交付。

我出门瞧时,正碰见木坊伙计扛着长枪,排着队送往工部。

见了我,有几个面熟的伙计很激动,踮起脚拼命想引起我的注意。

笑着冲他们摆了摆手,伙计脚下生风,立时窜进工部然后片刻拉着同伴出来。

遥遥地,骄傲挺起胸脯。

我看他脸上堆满炫耀的神色,大声指着我,跟周边人道:“看啊,那名女先生就是我跟你们提过的大发明家!”

脸有些红。

面对投来的敬佩目光,我有些羞赧。

可那些伙计却恭敬地,连连冲我鞠躬,嘴里念叨着见好的礼仪话。

许是因为跟我攀上了关系,带头者很是得意。

眼看日暮西山,他们才恋恋不舍地准备返身,可我还未转身,那名带头者却喊道:“先生!”

转身,夕阳下梁氏木枋的伙计排成一排,向我拱手却做了大礼。

“我金舜百年基业,便托于先生了!”

最后的一抹残阳落下,梁氏木枋的牌匾也笼罩在夜的静谧中。

我想,自己何德何能,值得这样的信任托付。

严决明说,梁氏木枋之所以如此合作,有梁翊的缘故,也有我的功劳。

梁员外痛失爱子,恨极了太掖的狗贼,只是他不过商贾人士,所能做的甚是有限,在得知朝廷的用工需要时,第一时间便奉上了梁氏木枋。

工部接手后,好些伙计无法理解工部制造的需求,数次产生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