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1 / 2)

尚书令 十月清槐 1746 字 1个月前

这一夜,算学部红烛长燃不灭。

鸡鸣破晓时,我还在和秦离若争执一道算题的解法。

什么都没变。

只是我们看向彼此的眼,变了些味道。

原本,只觉得秦离若翩翩君子,芝兰玉树。

可如今看他,周身却发着光,只觉得师兄哪里都好。

葛兴弟的设计完成了。

我们一起起了个名字,叫它“风谷扇”。

有点俗气。

难为我们三个都在文学上没什么天赋造诣,这命名取自设计原理,由风推动,分筛谷物,扇形结构。

很好理解。

现如今设计完成,需得找一木匠,打出样品,然后测试,投工部审核。

可风谷扇与当下的榫卯结构不同,契合处连接多块扇板,且为了减轻质量,扇板内需掏空,最大限度的减轻质量。

要求误差极低,手艺精益,且有耐性打磨扇板。

一下午的功夫,找了十数个木匠,看了这繁复的图纸要求,且只要出一件样品都觉得没什么油头可赚,纷纷拒绝。

再被第二十三次拒绝后,我终于累瘫了。

“要么,我们多给点银子罢,”秦离若建议道:“有得赚总不会被拒绝了吧。”

然而,再一次被拒绝时,秦离若也丧了脸。

“怎么,多出十两银子都不做吗?”他不服气地道:“有钱不赚?”

“嗐,公子,您这活儿我们小作坊做不来的,您瞧瞧这木板忒浪费了,费时费力还浪费木材,哪能有这么多人力,我们小门小院的折腾不起啊!”木匠诚恳道:“给您指条路,您看那些大的工艺木坊,看看愿不愿意接您这活儿罢!”

拖着疲惫的身子,我俩又蹭到了城南的梁氏木坊。

这是京城最大的木坊了,从木材选取到设计图纸,再到加工生产,最后包装出货。

完全是一体化流程,质量没得说,好些京城贵族都喜欢梁氏出品的家具。

当然了,这样好的服务和产品,价格也不是那些小作坊能比的。

所以,抱着认宰的心,我颤颤巍巍地走了进去。

“哟,想挑点什么?”店里伙计十分热情,迎上来上下打量了我和秦离若一番,熟络道:“咱店里刚来了一批梨花架子床,最是漂亮,夫人瞧瞧?”

“哈?”我登时吓了一跳,道:“什...什么...夫人,休要乱说!”

“哦,晓得晓得。”伙计一副了然的样子:“还未成亲哈,选新婚家具这架子床也气派,闹洞房时最长脸了。”

我涨红了脸,还未反驳,秦离若却抢先轻轻答应了一声。

“这架子床,”他用手一指,十分豪气:“我要了。”

“得嘞!”伙计喜出望外,连忙掏出小本本,唰唰几笔道:“公子留下地址,我们梁氏木坊送货上门。”

秦离若伸手就要掏钱,我头脑发懵,低声劝道:“你疯啦?”

他却微笑着,眼里放着异样的光彩,小声道:“说不准真能用上呢。”

“什么?”

我还没听清,秦离若已快步去交了钱,美滋滋的样子,像极了要到糖果的孩童。

“伙计,”见秦离若掏了好大一笔银子出去,我心疼地直抽抽,抽出图纸召唤道:“我们想定做这个。”

“哎呦,这个做不来做不来。”伙计连连摆手,指着道:“夫人您这板子都要中空,这工期又长又费力气,还费木材。”

“我们加钱的!”我连忙道:“多加十两银子,可好?”

伙计两眼一转,道:“那行,要做几个?”

“就先做一个。”

“就一个啊...”伙计声音充满失望,拿出小算盘噼里啪啦地一打,然后摇摇头:“不行啊夫人,合不上成本。”

秦离若出声:“在成本上再多加十两。”

伙计有些为难,自己拿不定主意似的,转身跑去里屋商量去了。

片刻,他掀帘出来,连连摇头。

“夫人,这活我们接不了。老实讲,放眼京城也没人能接。”伙计顿了顿,好心劝道:“这图纸要求太严苛,非得有经验的老师傅才能完成,量又大,整十四块板子掏空太废人力了,哪家店也腾不出这些人手来。”

“我们师傅工期满,实在没这功夫,抱歉了二位。”

伙计态度倒好,只是一点商量的余地都没有,我俩只好退了出来。

这可怎么办?

俩人跑了大半日头却一无所获,秦离若还花了大价钱买了没什么用处的架子床,白白支出一笔银子。

我这样抠门的人,气的心口痛。

一路行至舍院,正碰上哼着小调悠哉哉准备出门的梁翊。

见了我,他使劲儿地挺了挺小胸脯,一副气势汹汹的样子,抬起手“砰砰”地还拍了拍膀子。

“怎样,老子体态健美不健美?”

......满头黑线,就那小胸脯,还不如阿娘养的小鸡仔壮实。

还没答话,葛兴弟却从远处急吼吼地冲了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