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2 / 2)

尚书令 十月清槐 1670 字 1个月前

每根辐条的顶端都带着一个刮板和水斗。刮板刮水,水斗装水。河水冲来,借着水势的运动惯性缓缓转动着辐条,一个个水斗装满了河水被逐级提升上去。临顶,水斗又自然倾斜,将水注入渡槽,流到灌溉的农田里。

我惊喜地抱着图纸,这样精妙的心思,让我自愧不如。

“以水为动力,得以永动。”秦离若指着图纸道:“这个思路,换到葛兴弟的设计中,便能解决占用人工的问题,只是我还没想到借助什么力量,毕竟粮食不可沾水,不可直接套用。”

“粮食不可沾水...”我皱着眉头苦苦地思考,不可用水,那什么才能有推动这样大车轮的力量?

残月晚风悄悄而至,明暗不定的烛火吹动,晃着烛芯摇摆。

我缩了缩脖子,裹紧身上的小毛毯,心想这晚风还挺大。

....诶,风?

思路转瞬即逝,我连忙伸出手,抓住同样面色急切的秦离若,两人几乎异口同声。

“风?”

同声语落,我们眼中看向对方满是欣赏和惊喜。

迫不及待地研磨,秦离若掌笔,我协同,通力合作。

“将横板换成扇叶,转动轮轴就可产生强气流。”秦离若一边说着一边在图纸上画:“可是这轮轴需要一着力点,做个脚踏板?”

“不不不,”我连连摇头,思绪极快:“做脚踏板便还需要人力操作,若是完全借助风力如何?做个圆形风腔,周围圆形空洞,就是进风口,通过风力转动轮轴这样只要轮轴质量轻,谷物重,便可吹动扇叶。”

“极好极好。”秦离若下笔极快,连连点头,“唰唰”几下就将我描绘的样式画了草图出来,可画着画着他却皱起了眉头。

“亚子,你瞧,这扇叶若是分得过散便无法续接风力,若是密集些便无法分晒谷物...”

“这里将风扇做成扭曲旋转的形状如何?”

秦离若却摇头:“不可,这样受力面就小了...我想想...这里加个风道呢?”

说着他在圆形风腔前加了一椭圆形的风道,可思索半晌,又提笔划去。

“不好不好,这个风道会减弱风力,进风口与出风口的风力对撞了。”

“椭圆面还会将谷物弹出,若是做个方形呢?”我建议道:“沿着扇叶做出长方形的风道,稻谷自上而下,通过斗阀穿过风道,饱满结实的谷粒因为质量沉重自然地落入出粮口,而质量较轻的糠粃杂草在风力的作用下,会沿着风道随风一起飘出风口。”?

秦离若眼前一亮,连声应着:“好好好,这样结构就闭合了!”

当夜虫鸣起,深蓝的天上启明星闪动,天幕下的人儿还热火朝天地讨论着。

图纸画了有十几篇幅,我说的口干舌燥,可丝毫不觉得累。

兴趣相投,一拍即合,惺惺相惜。

我实在想不出再多的成语形容了。

酣畅淋漓。

“出风口这里是最关键的,”秦离若眯着眼,紧皱眉头:“筛分糠粃杂物全靠这块的设计了,从杂物的质量到风口的路径都需要精密的计算,这块马虎不得。”

“照我的意思,出风口做在进风口的斜对侧,这样杂物在风力作用下,也好分筛,亚子你觉得呢?”

“不,”我却摇头,用手遮在图纸上,对上秦离若不解的眼,道:“这块设计,我想留给葛兴弟。”

“为何?”秦离若急道:“这个地方是成功的关键,葛兴弟没有经验,出了偏差,整个设计就废掉了!”

“亚子,不如我们先完成一个初稿,由葛兴弟润色计算,如何?”

“师兄,这个设计里若没有葛兴弟自己的思想,那就不算是她参与的作品。”

“我懂你的意思,可我们的初心不就是想帮助她消除处分吗?你我合力,成功的可能才大,到时候给她冠名不就好了?”

我却摇头拒绝。

“为何?既能完成这个发明,又能消除葛兴弟处分,一举两得啊!”

“师兄,这是欺骗!”

两人不欢而散。

我坚持最后这块出彩的部分要葛兴弟独立完成,只有这样,她才能理所应当的享受自己应得的功劳。

带了图纸去寻葛兴弟,她轻手轻脚地从屋里掩门而出,比着手指轻声道:“田兰荷刚睡。”

我默然,关心道:“这几日都这样吗?”

“嗯...哭累了才能睡一会,人都快脱水了。”

我叹气,道:“也辛苦你和寒亦微了,多照顾照顾。”

“没事儿,”葛兴弟大咧咧地一笑,压低声线道:“不过这几日院里总有人议论她的处分,说是先生包庇她,她的身份...”

“自然还是要保密的。”我正色道:“就连寒亦微也不要讲。”

葛兴弟郑重其事地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