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眼睛(2 / 2)

刺绣 尚启元 1116 字 1个月前

翠妈喘了口气,又回到屋里,对陈兰芳说:“那个江湖术士说了,午时,馨儿就能回魂,这不也快午时了,我们把她带出去晒晒太阳吧。”

陈兰芳赶紧扶起馨儿,慢慢地向屋外走去,馨儿也不反抗,慢慢地走着。

当一个绣娘拿着一幅绣品走到翠妈跟前说:“大厅来了个人,问能绣这样的图吗?要不,我先让她走吧,小当家的恢复了再让她来。”

沈雪馨盯着绣品,慢慢地站了起来,上面有一只狼和一只鹿,这是典型的蒙古刺绣,她盯着狼的眼睛发呆,这双眼睛没有沈雪馨见到活狼的凶狠。

翠妈看到沈雪馨有了些动作,有些惊喜,又把目光转向陈兰芳,陈兰芳也有些惊讶。

沈雪馨对绣娘说:“不做,推了吧!”

蒙古族的民族民俗文化渊远而神秘。蒙古人的图腾传说中称狼为父系之始祖,称鹿为母系之始祖。早期游猎民族多数产生鹿崇拜,用向天神敬献鹿来祈求福抵,或将萨满信仰观念融于其中,从与天界有着密切联系的鹿和与此有关的特定现象出发,天界鹿神成为沟通光明界和幽冥界的灵使和沟通地下界与天上界的象征。

翠妈又赶紧对绣娘说:“赶紧去推了吧!”

陈兰芳说:“这蒙古的服饰,和我们苏绣不搭边啊!”

蒙古族刺绣的图案多有象征意义。如盘长图,与卷草纹结合,象征吉祥、团结祝福。犄纹,代表五畜兴旺。蝙蝠,象征福寿吉祥。回纹,象征坚强。云纹,有吉祥如意的含义。鱼纹,象征自由。虎、狮、鹰象征英雄等。在丰富多彩的蒙古族民间刺绣中,有靴花、枕花、鞋花、肚兜花、荷包花等不同类型的刺绣图案,还有毡绣与服饰贴花都是先剪后绣、剪绣结合的。

蒙古族刺绣风格单纯质朴富有草原的乡土元素,多以盘肠、卷草、花鸟、卷云,石榴、西瓜、葫芦等作为刺绣图案,有些花边和角隅纹样采用规则对称或重复的二方连续图案。在草原牧区的剪皮与刺绣中,多采用造型奇异的形象,具有粗壮、热烈、奔放、丰满和简洁的特色,多数作品以半侧身的形象出现,以程式化的方式表现物象的各种结构,充满生命的活力。如在刺绣中点可以表示头饰中的珍珠、动物的腿、树的叶;锯齿纹可以代表鸟兽的毛以及衣服的皱褶等。刺绣布局也采用了透明透视的方法即大小套叠,如大动物身上刻小动物,大动物一般都被视为是小生命的母体,小动物可以是腹中的胎儿,具有强烈的的装饰效果。

绣花,一般用绸布或大绒做底子,绣各种花卉、几何纹样、卷草纹、盘肠和交叉图案等,主要用黑布,有时用青色底布绣绿叶红花,一般花叶不重叠,色彩绚丽夺目,厚重强烈,富有装饰性。蒙古人绣花时一般没有绷架,直接用手捏绣,操作简单自由,绣花时用对比色较多,红花绿叶,绣时常常采用建筑上的退晕法,浓淡层次较多,色彩调和而美观。

蒙古族服饰也称为蒙古袍,主要包括长袍、腰带、靴子、首饰等。地区不同在式样上有所差异。以袍服为主是便于鞍马骑乘。春秋穿夹袍,夏季穿单袍,冬季穿皮袍、棉袍。

男子多喜欢穿棕色和蓝色的蒙古袍,女子的蒙古袍多以红、粉、绿、天蓝等为主色。蒙古族特别偏爱鲜艳、光亮的颜色,这些色彩都使人感到色调明朗、身心欢娱。蓝天白云,绿草红衣,一种天然的和谐。从蒙古民族服饰的款式看,体现蒙古牧人宽厚大度、粗犷坦**的性格。逢节庆之时,还要佩戴用玛瑙、珍珠、珊瑚、宝石、金银玉器等编织的头饰。袍子的边沿、袖口、领口多以绸缎花边饰以图案或虎、豹、水獭、貂鼠等皮毛装饰。

当然,让翠妈高兴的是,沈雪馨从噩梦中醒过来,心里念叨着:“这个江湖术士,真的是神啊!”殊不知,唤醒沈雪馨的是绣品上狼的那双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