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寻梦(2 / 2)

刺绣 尚启元 1130 字 1个月前

聂家庄周边所分布的大量适合泥塑制作的浅赭色的粘土层,为这门手工艺的形成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物质条件。聂家庄泥塑为泥彩塑,用模具印泥坯晾干后,要经多道工序完成,其中以叫虎的制作最为繁琐,要经过取土、和泥、塑像、翻模、修模、制坯、修坯、裁皮子、制哨、接糊、涂粉、着色等十二道工艺流程。聂家庄的泥塑生产是农村副业,其生产周期与农耕时令密切相关,几乎每件产品的制作过程都经历了春夏秋冬:开春取土,春闲时和泥,初夏制坯,秋冬农闲彩绘,年节前后销售。

陈兰芳一想,凤娘可能对山东高密这个地方是比较陌生的,一个靠打杂为生的妇女,在自己的有生之年,能去多少地方呢,更何况离苏州城千里迢迢的高密。想到这里,她还是觉得凤娘想要一跳泥塑脸谱,便安排伙计,见到送泥塑脸谱的客商,再让他捎一套过来。

凤娘回到绣坊后,一言不发,闷坐在屋里。沈灵慧也没有闲功夫找凤娘聊天,一头扎在衣服堆里,左一针右一针的绣图。忙碌起来的玉春坊让其他的绣坊感到非常诧异,“臭名远扬”的一家绣坊,居然还会有人给他们订单。甚至有几家绣坊,不相信这是真的,故意打扮成老百姓的模样,一趟又一趟地从玉春坊面前走过,就为了看看里面到底是什么模样。

这一切都被沈灵慧看在眼里,苏州城虽然大大小小的绣坊不少,但几个比较大的绣坊,沈灵慧基本上都去拜访过,这些绣坊里的伙计,她也有些印象。通过这一次次被沈灵慧觉察到,也更加印证了她的想法,这就是一群绣坊搞的鬼。她的脑海里,灵机一动,既然他们这些绣坊的当家的能联合起来陷害玉春坊,那玉春坊也可以反击回去。她回到屋里,也写了歌谣的词:玉春坊,门大开,一针一线绣美图;有些人,看热闹,结果摔了个屁腚蹲。

写的时候,沈灵慧也笑了,这几句话通俗易懂。她赶紧出门,找了一群孩子,满街去唱歌谣。

所有事情办完之后,沈灵慧一蹦一跳的回到了绣坊,所有人一位她犯了神经,甚至议论纷纷,凤娘也劝她:“慧儿,受啥刺激了?”

沈灵慧兴奋的说:“就等着看好戏吧!”

但令沈灵慧出乎意料的是,一天天过去了,大街上并没有自己写的歌谣。她一筹莫展,活也干不下去了,去屋里找凤娘。

凤娘的屋子里摆满了泥塑,沈灵慧非常诧异,问:“这是怎么回事,咋这么多泥塑?”

凤娘回道:“这是陈姑娘让人给送来的,上次我去找过她,问她泥塑脸谱的事情,她误以为我喜欢泥塑,派人送了这么多来。”

沈灵慧拿着一个小老虎泥塑把玩着,说:“凤娘,上几天我写了个歌谣,让孩子们去传唱,到现在一个唱的也没有!”

凤娘一瞪眼说:“这招高啊,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沈灵慧摇着头说:“估计被我搞砸了!”

凤娘说:“你给我讲讲是如何和小孩们说的。”

沈灵慧一五一十的告诉了凤娘。

凤娘一听,便说:“你这么做,肯定不行,你拿着这些泥塑给孩子们,据说是从山东高密捎来的,给孩子们一人一个,不出三天,肯定有动静。”

沈灵慧疑问:“这行得通吗?再说了,这是兰芳送给你的。”

凤娘说:“试试就知道了,这些泥塑,我又用不到,拿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