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娘跟在陈兰芳身后,进了屋。陈兰芳给凤娘沏上一杯茶,端了过去。
陈兰芳说:“凤娘,先喝杯茶润润嗓子!”
凤娘闻了闻说:“这茶真香。”
陈兰芳也给自己沏了一杯茶,说:“我这行当,就得护着嗓子,等哪天嗓子坏了,也就没饭吃了。”
凤娘也端起茶杯,抿了一口茶水。
陈兰芳赶紧问:“凤娘,你找我是不是有什么事情?”
凤娘赶紧放下茶杯说:“陈姑娘,你送给慧儿的泥塑脸谱,是不是出自一位姓唐的先生之手?”
陈兰芳说:“姓黄不姓唐,这我不清楚,但这是德顺祥的泥塑脸谱。不过呢,这个手艺师父是山东高密人。”
凤娘惊讶道:“山东高密?”
陈兰芳点头说:“是啊,送我泥塑脸谱的是山东人,虽然泥塑脸谱出自德顺祥,但确实是山东高密的艺人做的。”
凤娘一愣,这与她要打听的唐仲元没有任何关联。
陈兰芳盯着凤娘有些诧异,赶紧说:“凤娘,你是不是喜欢这泥塑脸谱?这样,我托人捎一套给你。”
凤娘解释道:“陈姑娘,千万别误会,我不是喜欢这泥塑脸谱,这样,你先忙着,我回绣坊了。”说完,精神乏力地离开了房间。
陈兰芳思索了一会儿,自言自语道:“就是山东高密啊!”
高密泥塑已有几百年的历史,在明朝隆庆、万历年间,这里的农民就自己设计用泥做成一种叫“锅子花”(也称泥墩子)的焰火出售。后来又把装火药的泥坯塑成娃娃型,焰火放过以后,再当玩具或装饰品摆设。最后这个泥塑的品种逐渐发展,并且涂以各种颜色,使其生动活泼,题材丰富。
高密聂家庄泥塑是民间泥塑园囿中的奇葩,形、色、声、动俱佳,深受世人喜爱。农闲时聂家庄几乎家家户户都会捏这种泥玩艺贴补家用,曾有民谣广为流传:聂家庄,朝南门,家家户户捏泥人。
当然,聂家庄的泥塑并不是靠泥塑脸谱闻名,而是叫虎、叫鸡、摇猴,这也是聂家庄泥塑销量最大的经典“老三样”。这三样泥塑也慢慢地涌入了苏州的市场,成为老百姓比较喜爱的物件。
高密聂家人的泥塑活比较细,按照制作工序可分为粗货与细货两大类。粗货即耍货,是专门给孩子玩耍逗趣的泥玩具,包括叫虎、叫鸡、摇猴、吧嗒孩儿等,这种耍货大多装有芦苇秆做成的“苇哨”。细货则主要用于装饰赏玩或民间信仰供奉,题材多为拴孩娃、白蛇传、刘海戏金蟾、猪八戒背媳妇、武财神、八仙等人物内容,其中的彩绘工序被艺人美其名曰“画花”,需要艺人具有较高的画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