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七章夫人放心(1 / 2)

李耘看李娇娘的这一眼,虽说并没有得到回应。

却成功引起了自家母亲张氏的注意力。

张氏先是听到江老先生说把孩子们都收了这样的话,开心之余虽然不能与孩子们一起跳舞欢庆,却也一样喜形于色。紧接着,又看到老先生单独冲自家大儿子悄悄说了两句话,紧接着就看到耘哥儿抬头望了眼李娇娘的方向。张氏的心里顿时咯噔一下,暗叫不好。

等两个孩子回来时,她故意忽视掉小儿子连说带比划的自我表彰,反而将全部的注意力,都放在耘哥儿身上,小心翼翼的问道:“耘哥儿,刚刚江老先生最后与你说什么了?”

李耘似乎还沉浸在先前的思绪中,听到母亲这么问,略有些茫然的抬起头来,刚想要张口,却又欲言又止。

最终还是摇摇头,竟是什么都没说。

这样的状况是张氏先前从未遇到过的,不由愣在原地。第一次对自己的判断产生了怀疑,不知道把孩子们送去江老先生的学堂,究竟是对还是错。

这顿饭,李耘匆匆吃了两口就借故要去看书而先行告退,这样一来,使得张氏对他们适才的谈话,变得更加怀疑。

趁着江老先生还没有离开之际,特地找过去问了一句:“江老先生,我是耘哥儿与柠哥儿的母亲张氏。”

“哦?夫人可是有话要与小老儿说吗?”江老先生面带微笑的看着她。

张氏壮着胆子,先是点头,继而说道:“适才老先生与我家大儿子说了一句话,他回去后便闷闷不乐,连饭都没有吃几口就走了。我想问他,可他却不告诉我。江老先生,不知道你能否告知我一二,好让我这个寡母也为儿子分分忧。”

关于张氏的事情,江农知道的并不多。

但是,她是如何成为寡母的,江农却知道的比谁都清楚。

没办法,谁要当初李娇娘入狱时,李二郎在宜兴城闹得那样凶,就算想不让人知道都难。

更何况是始终关注着李娇娘一切动向的江农了。

如今见她找自己来问,江农的脸上顿时露出意味深长的神色,没有正面回答她的问话,反而苦口婆心般的劝了一句:“夫人能将孩子送到我的学堂上学,说明是看中了小老儿的一点点能耐。既然如此,小老儿不妨多嘴一句。孩子们长大了,尤其是男孩子,自然应该有他自己的想法和决定。身为母亲,您这样做无可厚非,可是您有没有想过,孩子为何不愿与您多说?”

话说到这里的时候,张氏不由一愣,面上红一阵白一阵,看起来尴尬极了。

江农既然打开了话匣子,就没有准备这样算了,于是继续道:“我这里不是说你哪里做的不好,而是希望你能够给孩子们一点自我的判断机会。不要太过约束了他们的言行,也不要小看了他们的每一个决定。至于刚刚我与他说了什么,夫人请放心,绝对没有有任何刺激到他的地方。”

既然人家已经把话说到这个份上了,张氏也不好再问,只连连谢过江农,便转身离开了。

这边的江农注意着张氏匆匆离去的背影,心里将这个女人的言行记挂在了心上,无奈的摇摇头。

正准备与李娇娘告辞离开时,却看到,与他一般,正欲告辞的人里,江农认识的有除了宜兴城李氏药堂的掌柜,同济药堂的秦掌柜,训庭镖局的仇训庭以及他身边的两位兄弟,丽春院的何姨,城东门口卖胡辣汤的老胡头,甚至还有一直被李家人高高捧着的县太爷孙贺荣。

看到孙贺荣也准备要离开,江农的脸顿时拉的老长,也不顾众人的看法,径直朝着孙贺荣走过去道:“莫非孙县令也要走?”

整顿饭的功夫,孙贺荣都始终在注意自己的言行,生怕惹得干岳丈不高兴。

如今见他老人家气势汹汹的来找自己问话,心里不由咯噔一下,一边盘算着自己究竟哪里做错了,一边赶紧陪着说话:“回老先生的话,这边的事情忙完了,我的确是要回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