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大魏的习俗,纳彩须有男方族中的两位有官位,有才貌的二位郎君,作为函使和副函使,带着长一尺二寸,宽一寸二分,木板厚二分,盖厚三分,内宽八分的杨木或者楠木盒子,盒子用五彩线扎缚,封题上“通婚书”。
二男身后跟着浩浩****的抬彩礼队伍,便可去女方家,正式上门提亲了。
偏生周琰的身份特殊,不便有族中作为正副函使的男丁,亲自上门提亲。
但是手中带着当今圣上亲自书写的赐婚文书,倒也颇有牌面。
于是,当周琰带着媒人登门时,李家上下尽皆热情相待。
由于李娇娘的父亲已故,便由爷爷李老汉身穿正式的礼服,出门将媒人迎接进门,先是双方交换了庚帖之后,问名这一关就算是过了。
媒人自知这场姻缘来的风光不易,使出了全身的解数,将此事夸得天花乱坠。
哄得双方喜笑颜开,又得了许多的赏钱,才算是功成身退,开开心心的去吃宴席了。
这天,李家准备的宴席上,不仅需要招待周琰带来的众人,还有与李娇娘有关系的亲友,也都闻讯赶来吃酒。
作为证婚人的县令孙贺荣,绝对被李家人捧在了主位上。
哪怕平日里在村里耀武扬威惯了的里正,在孙贺荣面前一样是点头哈腰,小心陪酒。
孙贺荣的脸上带笑,非常享受众人的吹捧。又因为有江农老先生就在旁边看着,他也不敢太过托大,只能规规矩矩的夹了一筷子梅菜烧肉,尝了一口,下意识地赞赏道:“这道菜烧的真不错,肉质肥而不腻,与梅菜的配合相得益彰,香,真香。”
说着,孙贺荣又尝了一口,似乎真对这道菜特别满意。
听见孙县令喜欢自家准备的美食,一旁正因为插不上话而着急的李老汉,连忙笑嘻嘻的帮着介绍:“这道菜是我们村张龙做的,他外号是张一勺,是我们村有名的好厨子。”
孙贺荣面上带喜,连忙道:“哦?看来咱们李家村可真是藏龙卧虎啊,快带出来,让我瞧瞧。”
李老汉闻言,连忙应承去厨房叫人。
正在厨房忙到顾不上喝水的张龙,听闻县令大人有心想要找他说话。
心里美丽的同时,又碍于手头还有事情没办完,只能无奈的冲李老汉说道:“大叔,能不能帮我同孙县令说一句抱歉,就说我现在正忙着做菜,没时间过去。这样,待会儿等我把手头上的事情办完,再出去敬县令一杯酒。”
李老汉自然明白厨房的事情有多紧张,连忙道:“今日的事情,真是要辛苦你了。要是我家换了旁的事,便能让娇娘那丫头过来帮忙。可惜她今日是主角,得留在桌边陪客人。”
张一勺一边动作不停的炒菜,一边回道:“您这说的哪里话,我就算忙死,也不能让新娘子帮我炒菜。您放心吧,这顿饭我一定做到尽心尽力。”
“好嘞,我就不打扰你了,待会儿一定出来陪孙县令吃两杯。”
两人简单地说完之后,李老汉便美滋滋的出去回话了。
对于这样的回答,孙贺荣显然早就想到了,对于能不能见到张一勺,自是不甚在意。
对他来说,刚刚的话,不过是话赶话说到那了,是不是真能见到,还真无所谓。
李老汉等人在主桌上巴结着孙县令,另一张桌子上的张氏则是不停用眼神示意自家的两个儿子。
先前就已经猜测到,江老先生可能会在今日现身。
在屋里的时候,就已经与自家的两个孩子嘱咐过很多次,希望他们今天一定要在江老先生面前好生表现一番。争取等到江老先生的青睐,不管看在谁的面子上,只要能够让她的两个孩子成为学堂的学子,不需要再站在门外旁听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