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1 花魁身世(2 / 2)

她的“继父”是鞑靼人,两位弟弟也是鞑靼人,且是鞑靼的高级头领,甚至是统治鞑靼各部落的可汗与王子!

绿澜一介孤女,如何是骁勇善战鞑靼人的对手?

“绿澜姑娘,你蛰伏十八年,敢与他们对抗,其心可嘉。”白语晖一通夸赞,话锋一转,“可是,朝廷的几万大军尚不能拿下鞑子们,你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弱女子,如何敢深入腹地,报仇雪恨?”

“白大小姐,我既敢独自一人前来,便做好了完全准备。到时候,你就瞧好了,我是怎么把他们玩弄于股掌之间!”

玩弄于股掌之间,这寥寥数字,便让白语晖猜到绿澜将要对鞑子们使美人计,急忙劝道:“绿澜姑娘,你生得国色天香,自然能把鞑子迷住,博得欢宠。可以色事人能有几时好?更别说你心里藏着恨意,容易莽撞行事,万万不是鞑子的对手,还是别去涉险为好。”

“白大小姐,我早已说了,对鞑子是有家仇国恨,好比是蹴鞠,怎能在临门一脚的时候怕踢不中,便不踢了呢?”

家仇国恨!

虽不知女真的官爵如何划分,但绿澜姑娘的地位大概相当于大耀王朝的公主!亲爹死,亲娘被掳去敌营当宠妾,说明绿澜姑娘是亡国公主的身份!

身为亡国公主,复国的重任自是不必说了,为爹娘报仇也是迫在眉睫的事!绿澜姑娘要鞑子死无葬身之地,白语晖要帮徐怀策击退鞑子,获取军功。虽则目的不尽然相同,但憎恶鞑子的心是一样的,便心潮澎湃,伸出一手,“绿澜姑娘,我愿助你一臂之力。”

“白大小姐,我没看错你,只有你会帮我。”绿澜也伸出手握住,十指紧紧地扣在一起,充满力量。

“绿澜姑娘,女人本就该帮女人!”

看着白语晖与绿澜姑娘的手紧紧交握在一起,听得云里雾里的宝玲和宝荣也凑热闹,伸出手去,四人同时紧紧地握住了手。

因她们急着到边关,午饭直接吃干粮解决,下午一直赶路,直到日色将暮的时候,才包下一家客栈歇脚。次日起个大早吃顿早饭,继续赶路,一连多日都是这样在马车里昏昏欲睡地度过,直至九月十八,到了大同府的地界。

离大耀王朝的军营驻地只剩几十里路,白语晖的心悬了起来,眉眼间流露出无限期待,用一个小铁钩将侧边帘子钩住一角,她趴在侧边小窗下,紧紧地盯着外面的动静。

只见冷风狂吹,鲜有行人,偶有几个走过,皆是瑟瑟缩缩地快步走了,几乎不在街上停留。马路两边极少有人摆东西卖,鳞次栉比的铺子关了大半,只剩下卖米面酱醋的铺子还开着门,等着主顾上门做生意。

一家名为兴记米行的铺子,挤了数位百姓等着买米。外头的木粮仓空空如也,一个个扎紧口子的麻袋堆得比人还高,买米的众人想看看米什么成色,都被伙计们一一赶开了。

“米都不让我们看,哪有你们这样卖米的?”有人愤愤不满地斥道。

伙计答道:“少东家说了,往后兴记米行卖米,一麻袋就是一石,不再散称一斤两斤的,你们爱买就买,不买就一边儿呆着去,有的是人要买,别耽误我们做生意。”

“一石米,得有十斗,能装满两大箩筐,你们这个麻袋这么小,别说一石,就是半石也没有。”老叟指责道。

伙计一脸蛮横,“我们说有一石就有一石,少罗里吧嗦的,买不起就走开。”

“那一石米多少钱?”一妇人高声问。

“十两银子。”

“十两银子一石米?你们哪是做买卖的,摆明了是趁火打劫!”妇人气得转头就走,走了几步又折回兴记米行,“按你们说的,十两银子一石米,也就是一两银子一斗米。我刚好凑了一两银子,就称一斗米,家里等着米下锅,半大的小子们都饿哭了。”

“我们刚才就讲了,从今往后卖米都是一麻袋一麻袋的,一麻袋就是一石,你要买就买一麻袋,甭说一斗两斗,我们不卖。”伙计一脸傲慢,不断地赶客。

妇人反驳道:“一斗两斗怎么就不卖了?你打开一个麻袋,给我称一斗不就成了?一两银子又不少你的。”

“如今的大同府,吃碗面都要半两银子,一两银子够干啥的?”

妇人看尽了伙计的恶臭嘴脸,却不得不低声下气地再问:“那小麦呢?”

“一麻袋二两银子。”

“咋又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