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6 傅社(1 / 2)

傅园第一春 碎红豆 1169 字 2个月前

也许易先生是个好的说客,但二人都非那耳根子软的人,而且根本不给他游说的机会。

从满庭芳回来,先给在上海滩的京戏编剧名家,递交了封自荐信,方打道回府。

鹿鸣看见小姐和姑爷回来,赶忙回禀府上的事:

“小姐,先生,您们走后,傅社的人便来了。”

“婢子不好拒之门外,便将他们都请了进来,在茶水间喝茶。”

“你做的很好。”乔恨秋夸了一句,随即同傅安洲一块进去。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各地捧角儿的习俗各不相同。

北平听戏多半是为了消遣,戏迷就是家人,把角儿当成自家儿子。该批评批评,护犊子的时候,却也真护。

天津卫从不惯着角儿,什么张老板、李老板?戏迷消费了,就是大爷,顾客就是上帝。唱得好正常,就该唱这么好,谁让你吃这碗饭?唱得不好直接给你撅台下去。

上海滩捧角儿能捧出花来,到这里的角儿都是受人爱戴和拥护的人民艺术家。

对于傅社的成员,傅安洲早有耳闻,是傅静山还未收刀时,便一直活跃在梨园行里。

北平和天津卫也有,只未像上海滩这样发展成规模。

“久等了。”

瞧见傅老板,无不惊喜,社长是个比傅静山小不了多少的男人,立即起身迎了过来。

“早前收到傅静山先生的书信,知晓您要过来,我们便一直在此等候了。”

“家父早有嘱托。”傅安洲拱了拱手,忽然意识到用老北京城的礼数,似乎不大好。

便同社长握了握手,均是各界精英,即便不是他的戏迷,光是交朋友认识这样杰出的人,也会近朱者赤。

“多谢您们厚爱。”

社长拍了拍他的肩膀,方跟他相对而坐。因着一直在政法两届做律师,周身散发出来的气场十分强大。

“我来给你介绍一下,这位是咱们傅社的笔杆子——陆茂学,十分擅长赋诗、作画、出书、刻匾。”

既然要捧角儿,就得动真格的。没几个剧评家,拿什么在报纸上,跟人骂战、写软文。

不管是骂还是夸,只要在报纸上热闹,就有知名度。若是连评论的人都没有,那就是凉透了。

只有强大的戏迷群体,有组织有纪律,有实实在在做不了假的流量,才有各地不断地邀约。

“陆先生好。”傅安洲同他握了握手,不卑不亢,既没有因为自己是角儿,就眼高于顶。

也没有因为他们掌握自己的生杀大权,便奴颜婢膝。

他更希望角儿和捧角儿社之间,能够互相欣赏、互相成全。

社长又介绍了几位傅社的大佬,方问道:

“上回在京剧报上发的那篇,【浅析为什么听戏要听傅派老生傅安洲】,笔名叫醉不成欢,不知是谁。”

“写得真好,雅俗共赏,而且十分洗脑,使我身边只爱靡靡之音,不喜京戏的,都忍不住想来听听。”

“我打听过了,只未打听到,想必是喜爱傅派艺术的游兵散将。若能结识为我们出力,堪称如虎添翼。”

“只怕时间久了,这笔杆子又喜欢上旁的角儿,我们便又多了一份竞争。”

“她不会。”傅安洲笑出了声,忙曲起手指,抵住唇边,“她是我太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