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4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1 / 2)

相府内,齐晖听完齐酌风的禀告,半晌没缓过神来。

“这个撷……什么?”

齐酌成连忙及时小声提醒了一句:“父亲,是撷芳。”

“啊对,撷芳。”齐晖看着跪在地上的几个柴府家丁,知晓儿子审问犯人是一绝,自然不必重复做工。

只一时间犯了难:“大敌当前,水军大都督掉链子,这该如何是好?”

齐酌江坐在父亲身侧,建言献策道:

“父亲,莫不如先佯装不知,任由撷什么在洛阳安居,待剿灭了江南,再做打算不迟。”

齐酌成倒是嗤之以鼻:“若他归心似箭、朝秦暮楚,又岂能真正的为父亲效力?”

“留着这样的祸害,就不怕他在战船上动手脚,最后坑害我数万名将士?”

“何必如此谨慎,驭人之术讲究平衡之道,不是非黑即白。什么时候了,还拿顺者昌逆者亡的老黄历。”齐酌江有点嫌弃这个莽夫二哥,不是为着血统,相反,不是父亲的亲生儿子,还能让他少点对手。

只弑父不成依旧被偏爱后,上位者的姿态便愈发遮不住了。

从前对二哥还能好言好语,本也不是锋芒毕露的性子。

如今在父亲跟前,越多的急于表现,便倦于去顾及谁的感受:

“若是担心他不够尽心尽力,但派个人监视他就是了。”

“如今在未找到精通水师的,临阵换将,恐军心不稳。”

齐酌成没跟他争,只语气不善地抱怨了句:

“这不是自己人,就是喂不熟。父亲给他置办宅院、以礼相待,又赏赐他妾氏,谁知他还是没能将洛阳当成自己家。一直蠢蠢欲动,做梦都想回他那个扬州。”

旁人没再答话,只各怀心事。

若是将自己换在柴昭辅那个位置上,得知自己家人被杀,所以投降。

在知晓家人尚在,会不会拼了命也要回家乡,不管身在番邦还是鲜卑。

“父亲,三条腿的蛤蟆找不到,两条腿的能人志士遍地都是。”齐酌成深思熟虑之后,还是决定不能任用此人:

“多少人踌躇满志,不得赏识,何必非扒着一个有异心的异乡人。”

“多少?在哪儿?二哥不知道,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么?”齐酌江不待父亲发话,已十分不恭敬地扫了他一眼,语气生硬地怼了回去:

“术业有专攻,要不你先在军中找来一位能臣干吏,再商议换将之事。”

齐晖听着儿子们争执,心底已经大约摸有了定论。

见坐在门口,与齐酌畔并肩的老四,父子间到底生分了不少。

从前也是争强好胜的性子,在狱中那阵子,算是彻底被磨平了棱角。

“嗯?”齐晖一指席子距离自己最远的两位,慈爱笑笑,主动问询道:

“老四、老七,怎么不说说看?”

齐酌畔看了四哥一眼,见他没有反应,便顾不得长幼有序,先拱了拱手,开口道:

“爹,儿私以为柴将军不可再用了,但要找到合适的接班人,以免青黄不接。我冀州人才济济,不愁没有有志之士。”

齐晖笑着指了指他:“你这个小鬼头,倒是不得罪人,无非是将你几个哥哥们的意见攒在了一起。”

随后,才板起脸孔来,半是严厉地呵斥道:

“不可鹦鹉学舌啊。”

“是。”齐酌畔得了义父警告,才将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说了出来:

“爹,我觉得咱们可以暂放江南,先征巴蜀。待时机成熟,兵精粮足,有了合适的主帅,再南征不迟。”

“毕竟,不是从将军长起来的将帅之才,也不敢随便拉来一个识水性的,就要他做水军大都督。”

“嗯——”这回齐晖捋了捋长髯,欣慰的点了点头。

“不行!”齐酌成坐在义父身侧,坐而论道,教训起小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