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当家主母的为难(2 / 2)

偏巧她挑不出一分错来,不能教主母做事,还得陪着笑脸感谢:

“青枝福薄,能有夫人提点教导,自是感激不尽。”

“可惜家道中落,无有能拿的出手的感谢,便是将这份恩情铭记于心。”

“来日结草衔环,以报夫人收留庇佑之恩。”

姜娥对她的态度很是满意,打从心底里喜欢这样顺服的姑娘,不喜欢飞扬跋扈、不知道天高地厚的狂妄之徒。

语气也从冷淡,变得稍显温度:

“一家人不说两家话,既你已是齐家的人,男人们在外面打仗,我们不能随之建功立业,就要懂的为其分忧。”

“如今你安置妥当,也适应了相府的日子,便要早早写劝降书,给你那些尚在西凉、顽冥不化的舅舅们。”

“尤其反贼萧重荣,他三番五次上表朝廷,弹劾丞相。颠倒黑白,人神共愤。”

“若能凭你一己之力,让他悬崖勒马,及早归顺。也不必丞相大动干戈,起兵讨伐了。”

“毕竟,你也知道,沙场点兵,九死一生。便是连年征战,百姓民不聊生,也非丞相所愿。”

姜娥的话有理有据,滴水不漏,让她无从反驳。

从前担忧的事还是发生了,只未曾想到来的这样快。

这封信注定石沉大海,如今四公子已经认定她是个水性杨花、见小叔子有继承大统之像,便不顾礼义廉耻,去妄加攀附之人。

若是发现她再无丝毫用途,不知是否会立即将她遗弃。

“夫人,妾身才疏学浅,恐劝降的书信寄出后,贻笑大方。”

“嘲笑妾身一人无妨,只恐折了丞相的威严。被人误以为军中无良将,所以才需一女人出来抛头露面、化解干戈。”

姜娥是早领教过她这一张巧嘴的,舌灿莲花,能生生逼得老二放了人。

当下即是铁了心的、要强按牛头喝水,又怎会无功而返。

不吃她这一套,并讲明了利害关系:

“四公子肯带你回来,你也该知晓他的心意。”

“只你罪臣之女的身份,若是寸功未立,恐难以服众,不能让四公子娶你为妻。”

“拖的久了,年岁渐长,在相府日复一日住着,难免遭人闲话。”

“你若执意不肯为相府出力,那将来即便老四开口,丞相也不会答应赐婚。随手指了你做填房,你可不要委屈才是。”

董青枝明白自己的处境,更不愿长辈向酌哥哥施压,不再做徒劳无畏的挣扎。

只得应承下:“妾身愿意一试。”

“只叔伯、舅舅们作何打算,青枝便不得而知了。”

这封信寄出去,便等于跟娘家人彻底割裂了。

从前的旧友、同乡,天下之人,会有多少人骂她奴颜婢睐、背叛族人、投降反贼,不得而知。

只知道,今日若不答应,此时便难以过关。

姜娥见她如此上道,对她有了改观。

只初见时的第一印象太差,总担心她这张红颜祸水的脸蛋,会招致相府不宁,还是敲打了两句:

“你能有此觉悟,我心甚慰。”

“至于老五在宫宴上写得那篇美人赋,你不必放在心上。”

“切忌不可狐媚惑主,惹得家宅不和,否则我定不饶你。”

董青枝敛眉凝息,继续做恭敬的样子:

“妾身谨记。”

离开夫人的厅阁,仍旧觉得犹如脚踩在棉花上。

还未出门,便跟迎面进来的丞相齐晖,撞了个满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