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兵败(1 / 2)

卫戍平等人出了城,看到青营也狼烟滚滚,显然是已经被包围了。卫戍平想:“青营离暴捷国很远,为何他们也会被包围?有些蹊跷,我得去看看。”他马上叮嘱卫秉钺:“墨营、青营接连遭到攻击,不太正常。你快回海西,先叫你十叔带五千兵马去增援青营,你再带五千兵马去守着蓝营。”

蓝营距离暴捷国最远,并没有被攻击,卫戍平这样说,不知是何道理?军令如山,卫秉钺并没有多问,只是领命离去。他纵马狂奔了两个时辰才赶到海西府,通知了十叔之后,他也带着五千兵马,准备赶去蓝营。

他带人刚刚出城,他的亲兵麻浩就叫住他:“八郎,你看!”卫秉钺回头看到海西城楼之上,旗语兵挥动旗帜,不断打起旗语:墨营危、墨营危。

卫秉钺心想:“墨营距离碧波城最近,阿娘和碧琳没我们的马快,只怕这会儿刚刚走到墨营,不知道她们怎样了?我若现在转身去救墨营,则墨营之危可解。可爹爹明明白白下的军令是去蓝营,这可如何是好?”

军情紧急,不容多想,卫秉钺咬了咬牙,下令全军向蓝营进发!等他赶到蓝营时,才知道卫戍平的预感是对的,敌军并非暴捷军,而是水魔军!

水魔国左将军托不经率领三万大军来攻击蓝营,而己方只有自己带来的五千救援兵马,和蓝营本来的五千上等兵和五千预备军。蓝旗旗主就是卫戍平最小的弟弟、卫秉钺的十三叔-化水星君卫戍安。

此刻卫戍安正站在营帐里,看着自己面前的城防地图,思索了一会儿才开口说话:“八郎,托不经敢带三万人来攻,绝对不止他一家行动。说不定他们几国是联合起来,突然发难的。”见卫秉钺点头赞同此自己的观点,卫戍安就开始部署兵力:“我带一万人马正面迎敌,你带着五千后备军埋伏在左翼。”

卫秉钺看着面前的这个小叔叔,他只比自己大上五岁,还未有子嗣。也不知道是不是他收养了自己妹妹卫泱泱的缘故,娶了两次娘子接连病死;去年又定了一门亲事,新娘子还未过门也病死了。坊间纷纷传言卫戍安克妻,说他这化水星君是要靠妻子的命续上才能维持美貌,此后再无人敢嫁。

卫秉钺主动请缨:“十三叔,让我带一等兵对敌吧。”卫戍安摇摇头:“三万人马,托不经的精兵大半都在这里了。现在马上就是秋耕,他们肯定是青黄不接饿疯了,才敢重兵来抢粮食和水。我们必须守住蓝营,否则海西危矣!他们若踏平了海西,中原门户大开,万民生灵涂炭,咱们卫家万死也对不起皇上和朝廷。”他看着卫秉钺,脸上表情十分郑重:“我是蓝营旗主,这是我应该做的。”

卫泱泱在卫秉钺定亲这天偷偷跟着车队一起去了碧波城,她会克人,就不能进苗家的门。不让她进去吃饭也就罢了,还偏偏遇到十年难遇的暴雨,又冷又饿。幸好苗家的家丁认识她,借给她一把雨伞。

北境很少下雨,卫泱泱非常高兴,举着雨伞满大街乱走,边走边买些好吃的。她还做了好事,送一位未带伞的官人一程。等她吃饱喝足回到苗家,却发现苗家静悄悄的,并无上午那般热闹。她赶忙向门房打听是出什么事,这才知道是墨营有难。

卫泱泱立刻骑上马向碧波城北门跑去,可是平日里热闹的北门此刻却紧紧关闭。她忙问守城的士兵为何关门?那士兵打着官腔:“城外发现敌军的踪迹,为防他们攻城,任何人都不得出入。”

北境几国军队想要来到碧波城,必须经过海西,只有东部的海斯国,有条路可以不经海西而来到碧波城。可那路须得绕过几座山,中途并无水源。跑这么远的路冒着渴死的风险来这攻城,简直是得不偿失,因此平日里并没有人走那条小路,那今日这里为何会出现敌军的身影?

卫泱泱有卫家开出的路引,她给守城官看了看:“我是卫家军的人,必须得赶回去救援,我要出城。”卫家军戍守海西,整个后湾郡都要给他们做后勤供应,半点不得怠慢。那守城官看到路引之后,就命人将城门打开放她出去。

卫泱泱骑马出城门时,看到门外有几国百姓求着想进城。可守城官职责所在,怕混进来奸细,在她出去之后,立马又命人将城门关上。

她骑马行了一段路,远远看到有军队行进。她就立刻翻身下马,躲在一处沙丘后面,将马也拉倒,看着那支军队从她面前走过。当卫泱泱看清对方的服饰时,吃了一惊:真的是海斯人!他们来做什么?

她本来是准备赶去蓝营的,看到此处心想:“所有人肯定都想不到,海斯人敢绕路而来。海斯国那么小却敢跑来挑衅,若背后无大国支持,他们绝对不敢,那么来犯之敌定非海斯一国。不行,我得赶紧回海西报信!”想到这里她果断变换路线,拼命鞭打马儿,一路向海西方向跑去。

卫泱泱回到海西府后,等了三天,没有等到任何消息。卫夫人比她先回来,说是半路就和爹爹还有八哥分开走的。她爹爹杳无音讯、她十叔接到军令领兵去支援青营、她八哥领兵去支援蓝营,其他各营也都没有消息传来。在卫家留守的是她的十五哥卫秉锏,卫秉锏只比她大一天,也仅仅只有十三岁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