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霸总气魄(1 / 2)

于是,陈骁清了清嗓子,提高音量,一本正经的问:

“高将军确定这信物,是她亲手相赠的?”

语气带有明显的质疑,说完后还故作很不服气的,看向某女。

顿让夜长辞心慌忐忑,虽说方才树枝上他收起发簪时,女人并没拒绝。却也知自己此举,不那么光明磊落。但此刻也顾不上太多,过去的他就是因为“柔自取束”,才错过晚儿。这一世无论如何都要“刚”起来,霸道一次。

担心晚儿会对所谓的信物稍作解释,夜长辞便赶紧走过去挡在男人眼前,将其视线隔开:

“是!”

他的这份心虚,让陈骁很满意。

尤其是一边的温庭晚背对二人,始终默不作声,似是带着一种“不怀好意”的将计就计?无疑让他乐上加乐、欣慰至极。

没想到冷颜的发簪还能让他和女人,心照不宣的给夜长辞挖坑。陈骁便低首抿唇,藏住偷笑,轻轻拿过男人手里的发簪,捏在指尖把玩:

“也就是说,高将军对此信物的原主人,矢志不渝咯?”

说的话滴水不漏,夜长辞就算再聪明,也难以猜到此“信物”另有隐情。更是万万想不到,他的晚儿竟会坑他……

“是!”故,他回答得依然坚定。

顿让一边的温庭晚皱眉起来,觉得这样“骗”长辞很不厚道,尽管她没有骗,从头到尾她都没说过那是信物。而发簪,也是男人自己收起来的!

好吧,这些都不重要!她更关心……

你赫连骁什么态度?会不会把你女人“颜儿”,将计就计的赏给长辞?

她认为:若是某货争气,毫不犹豫的做此决定。那倒是件“皆大欢喜”的事,属下开口请赏,主子一口应允,主仆之间“什么仇什么怨”都能化解。事后谁也莫怨谁,毕竟“发簪”一事从头到尾,都是你长辞自作主张。

(老天:我没听错吧?皆大欢喜?都能化解?)

“好!本督准了!”某货也不负她所望,豪爽应允,“待他日回到长安,本督亲自给你俩证婚!”

长安,即燕国的都城。

闻言,温庭晚深深舒口气,背对着二人,眉开眼笑。

闻言,夜长辞眉间一喜,没想到赫连骁这么好说话,便问:

“果真?”

“我赫连骁,一言九鼎!”某男掷地有声,笑得神秘又渗人,将那根发簪举起,“信物为证!就算到时女人反悔,本督也可让赫连陛下……赐婚!”

话落,夜长辞深深舒口气,以为这话只有自己能听懂:男人即是赫连陛下本尊,那言外之意——到了长安朕不会让昭月选妃,只会一尊圣旨,将她赐给你!

却不知,这位阴险君王是在给他挖坑……

所以,女人听出另一层意思:即便颜儿不嫁,我赫连骁也会逼着她嫁!

就这样,一句话顿让两人都无比欣慰……

尤其是夜长辞!

“她不会反悔的。”但见他深情回眸,看向女人背影,“我有信心,她愿嫁。”

这话让温庭晚心里咯噔了下,突感事情闹大了,她便转身弱弱开口:

“内个,我觉得这事要么再……”

想说,要么再等等看?

结果话没说完,就被夜长辞打断。

“谢都督之成全!”

恐是担心女人现在就反悔,他忙朝陈骁抱拳行礼,毕恭毕敬的弓腰垂首,掷地有声道,

“日后若有需要,高悍在所不辞!”

这话亦是很巧妙,并没像通常那样说着“谢主成全,末将当誓死效忠”等之类的话,只一句“若有需要,在所不辞”。

言外之意:这次的成全,日后我必找机会报答于你。恩怨还清后,你走你的燕国路,我过我的夏国桥!

在场都是聪明人,均能一听便懂,尤其是陈骁!

“高将军,你要记住……”

但见他一脸严肃的接话,郑重其事道,

“你是本督最器重的将军。只要能留住你的心,本督什么都可舍弃,包括女人!”

暗示:我知道你是夜长辞,也知你心系夏国,但我不会揭穿。只会用诚意打动你,盼你归属!

同时,也说给一边的某女听:别说是冷颜,换成你,老子照样赏出去!一个女人换一员猛将良才,大大滴划算!

所以,别在那儿自作聪明的以为老子会给他“穿小鞋”……

压根不存在!

故话落,女人深深吸口凉气,憎恶的瞪他一眼。

而夜长辞顿无限感动、纠结,眉间深深皱起,他不好假惺惺的去表忠心。便在顿了顿后,发自肺腑一句:

“都督之恩,末将铭刻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