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廷珞回家后不久就进了翰林院。
这本来是他正常的出路,是当初有人需要他去做卧底才把他塞到的詹事府,如今回来也算是一种拨乱反正。
他的满语是全院最好的,被评价为比张廷玉当时都有过之而无不及。
倒也没有人太嫉妒,大家都觉得张廷玉的弟弟这样很正常,说不定人家在家里天天特训来着。
只有张廷珞和明轩才知道,张廷玉那脚不沾地的哪有空管他的学习。这只是因为在詹事府里和小白编了那两个月书。
如今想起来就像做梦一样,说出去估计都不会有人信吧?张廷珞苦笑着想。
仍然有人在催他成家,他都兴致寥寥。最后逼急了就说不如从三哥那里过继一个孩子。
这话被好不容易有空回家的张廷玉听到,拿着板子追了他五个院子。
“休得妄言,”张廷玉警告道,“你可知原先父亲要给你许婚的那家出了什么大事?”
张廷珞自从回到翰林院就只是编书。他离开四爷的庄子之前无双跟他说了,她原来主编的那本满语教材让他找个机会再弄出来,署他的名字就行。
她的原话是“不然太浪费了”。
为了这话,张廷珞这几个月就没有在子时之前睡过觉。翰林院是清贵之地,朝堂里的事他不刻意去打听,自然也是不知道。
“是戴先生。”张廷玉沉声说。
戴名世给他们几兄弟做过西席,多年前张英还想过要给张廷珞求娶戴家小女儿为妻。那会儿张廷珞什么都不记得,却不知道为什么拒绝了这桩婚事。
这事让张英很没面子,但又不想对小儿子生气,最后不了了之。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如今戴家摊上一桩大事。
戴名世编过一本《南山集》,是他四处走访前朝遗老而来,记载了明清政权交替那几十年间的许多事情。
此书已编成十几年,先前一直没有什么事,甚至戴名世本人前几年参加科举还考中了那年的榜眼,被康熙赞许过才学风骨,却不料左都御史赵申乔不知从何处得到的消息,参了戴名世一本。
那《南山集》中,用了南明伪朝廷的年号,且对清军入关时多尔衮的一些暴行进行了陈述,而非像清朝史官一样为尊者讳。
虽然多尔衮已经被康熙他爹顺治批倒批臭踏上一万只脚了,但是,满人骂满人,行。
汉人骂满人,不行。
由此,戴名世被下狱,株连全家,连给南山集写序言的人都被抓了。
也就是张英当时身体不好,戴名世恐也因为亲事不成有些恼了,没有去找张英。
否则怕不是张家都要受牵连。
纵然如此,还是有人说到张家。也不知道他们从何处得到的消息,说当时是张英主动求亲于戴名世,只是后来事没有成。
一下子连张廷玉都被扫到台风尾,康熙倒不觉得张家会有问题,还是放了他几天假免得别人再说他。
他便是要回来叫这惹祸精老四别搞了,这段时间夹着些尾巴做人。
文字狱也在查,阿哥们也在斗。朝堂上波诡云谲,纷争永远不会有停止的时候。
都不求出头了,只求这段时间别出事才是真的。
张廷珞听了他的话,沉默了一小会儿。
无双可能自己都不知道,她又帮了他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