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章 真正的谢轻舟(2 / 2)

姓谢?

谢垂珠望向对面厢房。木窗恰好掀开,里面的年轻人握着一卷竹简,眉眼清淡柔和。他听沙弥讲了几句,便抬眸看着她们,微微笑道。

“萍水相逢,自是有缘。不知二位如何称呼?”

谢垂珠抿唇,须臾回答:“唤我阿珠便好。”

旁边的邢望歌不吭声,显然没有搭话的意愿。那年轻人也不介意,放下竹简,行了个出家人的见面礼。

其声如清风拂面。

“——我名谢轻舟。”

(上部完)

——尾声——

这一年,成晋朝风起云涌,世事变幻有如沧海桑田。

向来与顾氏交好的闻氏,倒戈阳郡谢氏。闻溪与谢予臻联手,查出顾家不少陈年旧案,又披露了营州将士惨死的真相。

顾阳之被斩杀,营州兵权落于闻氏之手。顾封随即病逝,其子顾铭之也自绝于狱中。顾家千金盼斐,也于同日坠楼身亡,死因众说纷纭。

昔日“权共天下”的顾氏,终于轰然倒下,不成气候。庙堂官职,州郡兵权,便成了吸引诸多门阀士族的肉。一时间,各个世家争权夺势,掀起无数波澜。

当诸事尘埃落定,阳郡谢氏与鄞川闻氏,成为风头最盛的家族。谢予臻清正秉直,光风霁月,引无数百姓赞叹。而闻问渠才华横溢,亦有热血肝胆,激发多少士子从仕之心。

再说桓氏。

顾氏不仁,曾害死多少边关将士,后又求援淮北,致使桓宴率军救援营州。得胜归返,途经峡谷,落入顾氏陷阱,四万乌甲兵几乎无人生还。

司徒桓烽曾在家宅挂起丧葬白布,痛哭侄儿惨遭不幸,斥骂顾氏豺狼虎辈。

然,数月后,桓宴竟回到淮北,再立功勋,连升数级,接掌荣北军。

他是成晋最年轻的镇边大将军。沙场上所向披靡,凛凛然有若战神再世。边关多少百姓,不问庙堂谢闻家,只知谯郡桓氏。

还是这一年。

天子司芩病逝,谢予臻亲至湘州,带回衡阳王世子司景元,扶为新帝。新帝尚是少年,又拜谢予臻为相父,恢复丞相一职。此官职形同虚衔,但也有些殊荣,譬如宫内乘车,见三公而不拜。

至此,谢予臻掌揽朝政大权。开新政,减赋税,改官制,征贤才。各州郡局势逐渐平稳,有些地方竟显出一派清明景象。

也许,只有个别人清楚,平和的表象之下,尚有汹涌暗潮。

司怀住在桓烽的宅子里,时常与桓烽商讨政事。偶尔闲下来,他披着袍子坐在窗前,看院中落木萧萧。

为何没有恢复身份,这件事有许多道理。但他懒怠操心,只希望自己能熬得再久一点,不要早早死去。他还没有寻见阿珠,没得到她的原谅,也没能让谢予臻沉冤得雪。

他不能死。

桓府里藏着许多秘密。比如珞郎没了,桓烽亲自刻了牌位,放进宗祠。再比如桓不寿失踪,下落不明,桓烽却不显忧愁。每次提及此子,司徒神情狰狞,只道生要见人死要见尸,哪怕找着一捧骸骨,他也要挫骨扬灰。

可惜桓不寿再未露面。

此后数年,也不见踪迹。

岁月荏苒,转眼又过两年。暮冬之际,白雪皑皑,桓宴班师回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