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血溅圣寿堂(1 / 2)

清晨,圣寿堂前的青草上挂着颗颗露珠,在朝阳的映照下如珍珠一般。但那晶莹珍珠旁,草叶上竟还有一滴红,是血。殿前,十几个内侍提了水桶,来回穿梭,擦拭着所见之处的红色。

这时,只听不远处铠甲撞击之声充耳,内侍回头,一个哆嗦,吓得连水桶都丢了,跌跌撞撞爬回殿内。殿内王座上,十岁的石世身穿兖服,端坐着。这兖服,很明显是昨夜赶制出来的。穿在他瘦小的身上,极不合身。

石世旁,站着他的母亲,皇后刘氏。纵她浓妆艳抹,仍遮不住那满眼的疲态。正在迷离间,被内侍惊吓到,忙拉了石世的手。两排大臣们望向殿外,浑身哆嗦起来,连连往后躲去。

抬头望去,见内侍们身后跟着一人。

那人全副铠甲,手持紫金马槊,马槊上还滴着血。他黝黑的面上满是血,血水顺着面颊滴到铠甲上,便又汇合了铠甲上的往下流。他满脸满身的血,双目炯炯,却满是杀意,干裂的嘴唇边挂一丝冷笑,让人看了不禁生寒。此人便是,冉闵。

冉闵大手一挥,一道血水飞升到梁上。那跑在最前面的内侍人头落地,人头上的眼睛瞪得圆圆的,滚落到刘氏脚边。刘氏大叫着,跳到一边。就在那人头落地之时,一股血水飚起,飚到石世的王座上,飚的他满头满脸皆是。

石世吓得面色泛白,嘴唇发紫,浑身僵直,呆呆看着冉闵。冉闵看他坐下一片湿,仰天大笑。刘氏紧攥了石世的手,怒指向冉闵,“石闵,你,大胆,大胆。太子刚刚继位,你无召回都,可知是死罪?来人,来人,将这反贼拿下。”

刘氏未唤来来人,转眼,冉闵那沾满鲜血的马槊已架到她脖间,“下贱妖妇,大王薨逝,你秘不发丧,又假传旨意,是何居心?”

刘氏身子微微一颤,斜靠在王座上,仍昂起头颅。她抬眼,见董陶陶一身是血的率领着郑樱桃及石鉴赶来,不由的懊恼悔恨,咬牙切齿道:“早日今日,便该早早杀了这南蛮妖女。”

确实如此,冉闵能扭转乾坤,还多亏了这南蛮妖女董陶陶。三日前,董陶陶的暗桩突然被杀,临死前传出消息,怀疑石虎病逝。此时,冉闵还在南边打仗。留在邺城的,除了石鉴就是石世,而石鉴,一早便被刘氏骗进宫,绑了。

若石世当真顺利继位,刘氏第一个要解决的便是左积射将军府。因她认为,冉闵才是石世的最大威胁。况,主上年幼,容易被人挟持架空,若到那时,冉闵等就更加被动。思及此,董陶陶急换上轻甲。

一月前,石虎称帝,引的晋廷群情激愤,豫王司马冲亲率军攻打扬州。遂,冉闵同石遵前往抵抗,石鉴则因腿疾发作,留在都中。

旬日前,石虎大病初愈,不止晋封诸子为王,还于宫中设宴,招待前来恭贺的各胡族首领。当时,董陶陶也在,见石虎精神极好,身强体健,怎会忽然之间不行了?必是有人做了手脚。趁冉闵等不在都中,想来个快刀斩乱麻,到时木已成舟,冉闵及其他诸王也只能乖乖俯首称臣。

董陶陶命慕青率人务必护好府邸,她则进宫探听虚实。又与周菲儿约定,若自己未能在子时前回府,便想办法出城通知冉闵赶回来。

董陶陶刚行至东宫前,突觉一阵不安,忙勒马停住。寂寂深夜,世间万物像死了一般,没有半点声响。她能清晰听到自己的心跳声,忙将手按向腰间,就在此时,突然,斜刺里一支利箭飞来。

董陶陶躲过利箭,甩出皮鞭。接着,一道道黑影闪过,自一旁的墙上跳出无数黑衣人,董陶陶一夹马腹,身下白影向前窜去。

白影,便是慕容皝送给董陶陶的那匹白马。此马全身雪白,无一点杂色,健壮彪悍,速度极快,与冉闵的朱龙可堪一比,冉闵为它取名“白影”。

白影驮着董陶陶刚跑出一箭之地,突然,向前栽去。原来,那道路当中有个大坑,白影因跑的太快,看不清楚,跌落下去。董陶陶便也随着它摔下坑去,再抬头时,脖间架满长枪。

黑衣人用麻袋将董陶陶装了,背进宫中,扔到郑樱桃面前,将二人囚禁在慈惠殿。

董陶陶也是此时才得知,刘氏已率人围了圣寿堂,众臣工也都被困其中,不得与外有通信。如今,若想出入圣寿堂,出入王宫,难比登天。

府中周菲儿等到子时,仍不见董陶陶回府,便自那条穿越城中的长明沟内潜游出城,通知冉闵。

接到通知,冉闵随即联合石遵,快马加鞭,杀回邺城。

晨时,冉闵大军至邺城东的建春门,却被阻在了城外,守城将士言称:“陛下已命太子石世继位,命诸王安心辅佐新王,无召不得回邺城。否则按谋反论处。”

冉闵冷笑,果然,宫中出事。他大手一挥,将士们便抬了撞木撞上城门,城门上的土簌簌落下,带一丝泥腥。城上守将见如此,急命弓箭手射箭。一排利箭落下,死伤无数。眼看着将士一批接一批的死在弓箭、滚石下,冉闵怒不可遏。

冉闵与守城官一个在下,一个在上,怒视对方。突然,冉闵横握起马槊,大叫一声,将那马槊掷了出去。守城官见状,大骇,急忙就躲,但为时已晚。那马槊刺破空气,刺穿守城官身体,将其推到了城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