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甲将尖刀对准了程子安的眼眶,一直睁大眼睛的程子安把眼睛突然地闭上了,这实在是有些出乎他的预料,因为程子安现在已经是弥留时刻,居然还能感到...害怕?
他作为刽子手,行刑时不会掺杂个人喜恶,程子安有没有贪粮食,有没有为祸百姓,在他看来都不重要,司法机关审理完毕,接下来就是他的活儿,他只管干活,不管其他。
所以他不同情程子安。
赵甲心想在盯着什么呢?是盯着那些因为他贪腐而死去的百姓,还是盯着给他定罪的锦衣卫,还是他这个行刑的刽子手?作为亲手送程子安上路的人,他的余生应该会经常想起他,可长安的百姓们,监刑的锦衣卫们,又能记得他多久呢。
不对,应该换一种说法,除了把这次行刑当成自己执刑生涯谢幕演出的赵甲,还有谁会在意这个上了处刑台的程子安呢?
看看百姓吧,他们的目光是那么的恐惧,那么的恍惚,他们不是同情程子安,只是想到了有一天自己在这处刑台上,他们不是畏惧赵甲,而是畏惧大唐法纪,这才是公开行刑的意义。
至于那些脸露兴奋,目不转睛的,他们就是敢于将心里柔软的一面给死死压下去,不让它们见天日的人。
这么多年的执刑生涯,到这一刻总算是走到头了。
以后就算是再有人请他,估计他也很难再出山了,看看自己这双还在灼热着的手吧,像是握住了火炭,它已经没办法再拿起刑具,再继续为大唐的法纪做该做的事情。
这么多年,死在自己手上的人有多少呢?砍头的,腰斩的,车裂的,凌迟的,到了今天,终于全部凑齐了。
程子安不算是个好的行刑对象,比起师傅当年凌迟过的妓女来说,更是完全不能比,师傅的那一天像一场精彩的棋局,而自己的今天像是一场没有感情的屠杀。
都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一天,看来自己没有师傅那样的运气。
不过所幸的是,在执刑生涯的末尾,还是赶上了一场凌迟,这样想来,也许还得感谢一下锦衣卫,感谢一下...程子安。
一路走好,下辈子如果还能当个贵人,就别贪了,赵甲淡淡的想。
他垂着头,看着自己的脚尖说:
“第一千八百五十五刀,凌迟完毕,请验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