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历史遗留问题(2 / 2)

忆起这段过往,双方之间顿觉更加亲近了几分。

将三人安排落座,李延熹命人看茶,自己也没坐到主位,而是就近扯了把椅子,坐在了距离三人很近的上垂手。

“今日找你们三位来,想必你们也能猜到些,不为别的,正是为了农田之事。”

李延熹开门见山直奔主题。

“据我了解,目前咱们上谷郡,尤其是苍梧周边,大部分的农田都掌握在几个豪绅手里,可有此事?”

范华茂回道:“苍梧周边的话,目前主要以周吴朱吕四家为首,这四家手里的田地加起来几乎就占了全上谷的半数,原来冯家也算靠前些的,不过经过王家村的事情后,如今已经败落了。”

马叔随之点头,“确实,这四家势力最大,我当初也去他们的佃户家中打听过,租子只比我王家村多,不比王家村少,怎奈人家势大,若不种那方圆百里都没地可种,那些佃户为了能糊口,也只能任人拿捏。”

李延熹了然,招手换来门口的王全。

“你去,再把管税务的少府史常汕给我叫来,让他带着这几家的赋税册子。”

王全领命而去,不到半盏茶的功夫,少府史常汕便捧着赋税册子来了。

“常汕,这四家的赋税情况如何?”

很快,常汕便给出了答案。

“周家去年赋税二百四十石,吴家去年赋税二百石,朱家去年赋税二百零五石,吕家去年赋税一百八十石,今年由于农忙的这段时间郡中事务繁忙,赋税尚未收缴。”

常汕的赋税册子刚念到周家的时候马叔便皱起了眉,等他念完后,马叔已经气得手都在发抖了。

“大人,这……这不对啊!”

堂内众人齐齐看向马叔。

“去年年头好,别说他们四大豪绅的田地大部分都是上好的水田,就是我们王家村的普通田,每亩年产也差不多有一旦半了,去年,光是我家交与冯员外的就有七十石,周家名下少说也得有五千余亩良田,怎的赋税只有二百多石?!”

此事即便马叔不说,其他人其实也听出端倪了。

常汕原本就是管赋税的,他颇为惭愧,解释道。

“从前因为赋税的事我也曾去找过陈喻和陈嗔,得到的答复大人可想而知,之后……我就成了第一个负责洒扫的少府史,后来,我干脆连这赋税册子都见不到了,若不是大人,哪里敢想还能重新摸上这册子。”

交到郡上的只有二百多石的话,那送去上京的,也就只剩一百多石了。

小小的五人会议,暴露出了太多历史遗留问题。

对于这些,其实李延熹心中早就想到了。

陈嗔在任,将权利看得比什么都重,说他不与这些地方豪绅勾结,鬼都不信。

说来,若非有阿爹与皇上的那层关系在,朝廷也不会如此放任。

陈嗔能养出这么大的胆子,做出这么多伤天害理的事,完全放任的阿爹也不是没有责任。

只是……阿爹究竟为何会如此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