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突然其来的吻(1 / 2)

出京的那一日,秋意正浓,皇帝明明说过很忙,可他还是来亲自送冯保保出城。

皇城大门,巍峨壮观,显得地面上站着的人,格外渺小。

但宫城是死的,不会动,不会移。

谁占有了它,它就属于谁。

三十年前,它曾是大晋皇朝——成氏一族的居所。

三十年后,它早已改姓“冯”。

至于百年后,它是否还姓“冯”,就不太好说了。

但冯保保铁定知道,千年后,它肯定不再属于冯氏。

她初中是历史课代表,了解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古往今来,从来没有哪个王朝,逾越千年时光。

这些所谓的伟大王朝,帝王霸业,在时光的长河中,不过缥缈一粟。

想到这里,冯保保心中不禁感慨万千。

皇帝今日一身琥珀色织金龙袍,显得他本就秀美的脸庞,越发清俊明亮。

他若不做皇帝,少年时是个翩翩浊世佳公子,就算人至中年,也必定是个温柔潇洒的富贵王爷。

冯保保望着他,他也望着冯保保。

皇帝捏了捏冯保保的肩膀,目光温和又悲悯,声音平缓而柔和,叮嘱道:“保保,行宫秋色深重,你多保重。”

冯保保点点头,往后退了一步,对着一身龙袍的皇帝陛下,行礼如仪:“宝华也祝愿皇叔,身体康健,夙愿达成。”

不知什么时候起,她已经对这一套古代的礼仪,越发娴熟、流畅。

看着越来越远的队伍,皇帝的眉头,阴沉如墨。

“陛下既然不放心,为何不让臣等随行?”齐修一身禁军统领的藏青色衣袍,眉目冷冽,语速却热切。。

皇帝高眉垂低,目光茫然地看向地面。

他握了握右手,轻声道:“民间有句俚语说的好,舍不得孩子,套不到狼。”

只一句话,齐修敛紧了眉目,宗全也....暗暗咬紧了牙关。

皇室历年都有秋狩的惯例,一般都是皇帝亲自领队,只不过这一次情况特殊,皇帝留在京华有要事处理,圣旨言明,特由宝华郡主带领皇室成员和公卿子弟,先行一步,前往羽华上行宫。

后来史官大人在详细记录,大魏文帝新安六年“杀秋令”章节的时候,开篇第一句,便是:新安六年九月末,皇室秋狩,宝华郡主驻往羽华行宫,郡马范渊宁陪同在右,另有随行侍君数名。

宝华郡主的黄金宝盖大马车,走在队伍的最前面,后面陆陆续续的几十辆马车,坐的都是京华城里的王孙公子,和名流千金。

队伍走走停停,走了两天才到羽华山下。

冯保保下车的时候,侯在最前面的是,太常寺赵弥和归德将军谢礼,其后是郡马范渊宁和英国公世子乔诤,再往后是西陵琅和梅世华等。

冯保保一身明黄色广绫罗尾凤裙,乌发如云高高束起,鬓间一支凤求凰八宝璎珞金玉簪,简直称得上金光闪闪。现代的冯保保,和古代的冯保保,有个共同点就是,她们都爱黄金这种俗物。

所以宝华郡主的妆匣里,最不缺纯金质地,又闪又亮的首饰。

冯保保轻轻抬手,打了个哈欠,嘴唇小巧如樱桃,一双明眸皓洁如月,肤色更是莹白如雪。

列队的人群众多,无一可胜她风华绝世。

年长些的太常寺卿赵弥,看着冯保保从马车上下来的那一刻,有一瞬间的晃神,还以为见到了当年的宝亲王妃再世。

宝华郡主,八分肖母,已是如此绝色,更遑论当年的天下第一美人——萧云霓,是何等的翩若惊鸿,宛若游龙。

冯保保坐在西厢房正厅,素手芊凝,正在翻看太常寺卿呈上来的折子。

赵弥是料理琐事的一把好手,他的折子记录了此次秋狩的详尽安排。

冯保保细细看过一遍,觉得并无不妥,便说道:“此次秋狩,事多繁杂,赵大人安排的很妥当,就这样办吧。”

赵弥躬身行礼:“这是臣的本分,郡主过奖了。”

冯保保微微颔首,看向一旁的归德将军谢礼。

“郡主,羽华山的布防,已经完成,所有的意外因素,都掌握在臣的控制范围之内,郡主不必担心。”

谢礼的眉眼和神态,让冯保保不得不想起了一个人来,太傅谢敦。

谢家是百年的书香门第,冯保保还是第一次见谢家人穿甲衣,持长枪,果然别具风格。

冯保保将笑意掩在了眉睫下,严肃道:“有归德将军在,本郡主自然放心。”

说罢,冯保保抬眼望去,谢礼的背后,是一直青色的队伍,旗帜飘扬,队列整齐,侯在羽华平原上,身如青松般,赫赫扬扬。

她来在这个世界半年多,除了那一次出西都赈灾,还从未出过远门。

也是今日,才见到如此壮观恢弘的场景,青黄交接的广阔平原,羽华行宫在寂静秋色里格外亮堂。

一面面银底青龙旗在寒风中猎猎飘扬,三千青鱼卫迎风而立,气势昂扬。

那一刻,冯保保真真切切的感受到,她是大魏的郡主。

目之所及的都是她的子民,他们护卫她,她也应该保全他们。

当天夜里,冯保保代表皇帝,在羽华行宫举办了一个小小的晚宴,预祝此行秋狩顺利平安,丰收足裕。

今夜无月,可羽华行宫各处灯火通明,在京华城中拘束惯了的王孙公子和宗室贵女们,一年难得有几次,可以这样自由自在的疯玩,加上这次皇帝还不在,他们内心的则更加躁动了。

冯保保坐在一群年轻人中间,反而是最沉稳的那个。

也是,按照她实际的心里年龄,是比他们都要大几岁。

张文熙去了碎叶城,衡阳郡主不知道犯了什么事,被她父王关禁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