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局(2 / 2)

丑后 秦越27 1637 字 3个月前

“不可能!”银娇大惊失色,“那明明就是胎记!若非是胎记,怎会用水都擦不掉?”

看来他们将凌绪迷晕后,还检查过他的身子,也算是严谨,不过,棋差一着。

凌无双并不打算回答银娇的疑问,因为她的目的已经达到,她含着笑冷冷地凝视着银娇,看得银娇浑身发毛,就感觉她像是在看一具尸体。

随后凌无双又看向盛勤,依旧冷冷地笑着,“盛公公,近日真是有劳了你对本妃兄长的照顾,你的这份恩情,本妃记下了。”

说完她又瞟了一眼额头狂冒汗的柳诚义,睥睨着他,接着就转身拂袖而去,径直离开了天牢。

愣在原地的柳诚义心里满是惴惴不安,方才太子妃的那个眼神是什么意思?为什么她就那么走了?刚想问旁边的盛勤到底是怎么回事?却见他绵长地叹了口气,缓缓闭上了双眼,一脸的菜色。

凌无双在前头走着,福宝公公在后面一路低头跟着,俩人直奔御书房,来到殿前,凌无双什么也不说,直接就跪在了地上,福宝见状,想去扶她,但是又仔细想了想,先进到了殿里去向圣上复命。

稍顷,常广亲自来到了凌无双跟前,宣她进殿,她这才松了一口气,稳稳当当地从地上站了起来,不疾不徐地跨过了门槛。

大殿内,顺帝依旧同往日那般,在御案后的龙椅上坐着,手持着奏折,只不过这一次,为他研墨奉笔的人,变成了敬王,想来顺帝已经从旁处得知了敬王在民间默默所做的那一切,对这个儿子的不喜,更少了一些。

“老三,今日你先回去,父皇改日再同你研讨兴建泄洪渠之事。”

虽江淮向来雨水丰沛,可近来已大雨倾盆十余日,未见有放晴迹象,昨夜有急讯来报,江水已淹至镇水铜牛腹部,大有过顶之势,不得不予以重视。

提到水患,顺帝最先想到的便是敬王,他曾上书不少奏折,每一份都极有见解,顺帝对他,也愈发给予了器重。

敬王恭恭敬敬地同顺帝行了个道,“父皇莫要太过操劳,儿臣告退。”

说完就转身向门口走去,经过凌无双时,同她点了点头,算是行了礼,凌无双屈膝回应,随即敛下了眼眸,端端正正地走到顺帝面前,跪了下来。

顺帝俯视着低着头面容平静的凌无双,颇有些愧疚,可身为一国之君九五之尊,即便知错,也不好放下身段当面认错,大殿内的气氛,突然变得静谧极了,听不到任何声响,恍若无人之境。

这像是一场无声的战斗,顺帝在等着凌无双给自己台阶下,可凌无双却不肯给他这个面子,她虽面无表情,可这样一声不吭地跪着,却是在向顺帝表达抗议,顺帝又怎会体会不到她此刻愤怒的心情。

“太子妃——你起来吧。”

终究是顺帝先做了让步,他幽幽叹了口气道,“朕没想到,竟是朕冤枉了定北侯,太子妃,你可怨朕?”

既然顺帝已经承认了自己的错误,凌无双哪里还有继续同他犟着的道理,从地上站起来后,语气诚恳地同顺帝坦白。

“儿妾能够体会事发之际,父皇当时的心情,也感激父皇在定北侯遭人陷害犯下这样的大错时,仍然留了他一条命,儿妾不曾有怨言,只是,儿妾恳请父皇听一听定北侯的说辞,让他能有机会倾诉一番心里的委屈。”

身为后宫阴谋阳谋里摸爬滚打过来的胜利者,顺帝能从胎记的疑点中揣测出凌绪是被人陷害,那么他也能猜得到这幕后的主使者是谁,凌无双此番就是想向顺帝讨要一个说法,给她一个满意的结果。

聪明人之间,有些话不需要明说,顺帝踟蹰了片刻,还是做出了决定。

“好,朕准了。”说着,顺帝唤来门口的福宝,“去把定北侯从天牢接出来,朕有话,要亲自问他。”

很快凌绪就被四个宫人用担架抬到了御书房,顺帝只瞧了一眼已经被打得皮开肉绽、浑身血腥、人事不省的凌绪,就闭上眼不忍再看,命人将他抬去明德殿偏殿好生看护,又传了太医来替他诊治。

与此同时,天牢中,银娇已被顺帝派去的宫人就地处决,而承风殿内,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的刘婕妤跪在地上听着福宝公公传来的口谕,被吓瘫在地,紧接着殿里的宫人全都被罚去了掖庭宫。

刘婕妤的母家本就薄弱,父亲只是个靠着科举入仕才一步步升迁的中书令,她在这后宫里每一步都如履薄冰,只因不敢得罪皇后,才助纣为虐,最后落得打入冷宫这般凄惨的下场,她好恨,可是又能如何,她斗不过皇后,她不敢说出真相,她只能任人欺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