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算计庶子横出世,费心思长女竟逢生(一)(2 / 2)

小可怜重生了 应惘然 1912 字 3个月前

这男子正是她的嫡亲表兄,李家唯一的子嗣李烨。李烨高才,刚及弱冠便挣得案首之名,此番赴京赶考,怕是心中丘壑已足,定能光宗耀祖以慰先灵。

李烨笑容暖暖,引她入正厅坐下。负责上茶的妇人目光却有些惴惴,颇有几分不安地看向傅晚晴。

“姨娘,你不必如此紧张,我们都是一家人。”李烨温和说着,伸手招她来一同坐下,“你若一直这般拘谨,今日还如何能与表妹谈及正事儿。”

这妇人是李烨父亲的妾室唐氏,李烨父母逝后,她却不肯离开李家,只一心将李烨视做亲子,细心周到地照顾他的饮食起居。

这次李烨进京赶考,唐氏放心不下也大老远地跟了来。

傅晚晴此次瞧中的唐家,正是唐氏的娘家。

提到正事,唐氏总算轻松了几分,她略为羞赧地福了一福,说道:“我已去与娘家说过,我那庶侄愿意,我爹娘也是一百二十个愿意,只是……”她瞧了瞧傅晚晴,有些不确定道,“表姑娘钟灵毓秀,哪里是我那庶侄能高攀得起的。”

“无妨。”傅晚晴浅笑回应,心中大石略略放下。她之所以挑中唐定,很大一部分原因便是李烨。

傅家未来多年都无后辈涉足朝堂,而李烨一瞧便非池中之物。靠着父母辈的血脉亲情终不长久,她必须要令寻其他的联结途径。而此次给唐家一个机会,便等于给傅家一个机会。

李烨甚为敬重唐氏,虽身份尊卑有别,却从不怠慢于她。傅晚晴清楚记得,前世时,李烨高中状元,求皇上的第一个恩典便是请封唐氏为诰命夫人。

这日后东山再起的李宅,唐氏必有其一席之地。

“哎,那我就让唐家等着消息。您什么时候说可以提亲,唐家就什么时候送上拜帖。”唐氏欢喜应道,脸上满是喜不自禁。唐家一介商贾人家能与名门傅家结亲,那是唐家几辈子修来的福气。

几人正细细品着茗,忽听见隔壁院落吵闹起来。咒骂声、哭叫声混在一处,凄厉得叫人不自觉地抖上一抖。

突然,那院落房屋的顶上出现一男一女。男子黑巾蒙面,扶着的女子虚弱至极。

院落中传来气急败坏的嘶吼声,那蒙面男子不敢耽搁,伸手将女子甩到自己背上,便掠着各处的屋顶朝远处飞速逃离。

傅晚晴猛地站起,有几分不可思议地看着那双男女远去的背影。

李烨与唐姨娘不明所以地跟着站起身来,待要询问,候在院外的王环已气喘吁吁地跑了进来,惊骇道:姑娘,小的在外头瞧见了大夫人与老爷的车架,他们带着一众仆从砸开了隔壁院落的门,又抢了一个婴孩出来,此刻已兴高采烈地回府去了。”

“什么?”傅晚晴惊叫出声,虽不知到底发生了什么,却直觉与一直按兵不动的冯家有关。

她忙别了李烨,命王环快马加鞭赶回。

春燕焦急的候在门口,见她归来立刻小跑过来禀报道;“姑娘,大夫人与老爷带了个婴孩回来,说是府里头流落在外的小公子,此刻正在风华院滴血验亲。”

“流落在外?婴孩?马姨娘。”傅晚晴倏然想起方才被蒙面男子带走的马姨娘,心底的疑团越来越大。

她明明记得,当初马姨娘在天华庵中时便已小产,此刻又怎么可能变出一个婴孩来。

就在这时,傅老爷的人也急匆匆过来寻她,说傅老爷请她去一趟风华院。

她疑惑重重,只得先来风华院探个究竟。

此刻的风华院安静得过分,傅老爷与大夫人分坐主位;辛嬷嬷抱着依旧熟睡的小婴孩立在一侧;坐在下首的傅晚玉难得安静,可眼中的兴奋挡都挡不住;余下的仆婢们口眼观鼻,如木偶般立在廊下。

等她走入,大夫人挑高了眉,皮笑肉不笑道:“大姑娘快过来恭贺老爷,老爷福泽深厚,竟找到马姨娘生下的小公子。”

“咳咳,尚不曾确认,还先别这么早下定论。”傅老爷尴尬地摆了摆手,可眼底的期待一览无余。

果然!

傅晚晴的目光扫过他们,又看向用来滴血验亲的器具。大夫人似知她所想,忽掩唇一笑,将所有器物都塞到她的怀中:“这种事儿还是交给大姑娘来准备,我今日便偷个懒,只管瞧结果罢。”

傅晚晴愈发惊疑,可如今对手的招数她一概不曾摸清,便只得走一步看一步,遂亲自淘来干净的水,又重新取了盛水的器物。

熟睡的婴孩被抱了过来,被针尖戳中的疼痛刺激得他哇哇大哭。傅老爷心疼连连,赶忙命辛嬷嬷将他抱下去好好安抚,等那婴孩的哭声小了下去,这才取了银针扎破自己的指头。

碗中两滴鲜血殷红,在水中互相靠近,渐渐融合到一处。

傅老爷激动得抱住双碗,扬天长笑道:“苍天待我不薄,我傅德终于后继有人了。”显然已全然将傅晚晴抛诸脑后。

“恭喜老爷(父亲)、贺喜老爷(父亲)。”大夫人、傅晚玉也跟着笑出声来,一叠声地将傅老爷团团围住。

傅晚晴不可思议地看着那已融到一处的血液,脑海中的谜团越来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