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赐良机(1 / 2)

人境庐中,端王放下笔,将墨迹吹干,将信装入一个玄色信封中。信封上,有两根白色的羽毛,正插在信封的两角。

书案的另一侧,还有一个一模一样的信封。

隋青俯首帖耳候在一旁。

端王将两封信一同递给他,“即刻将信送出去,不得有误。”

隋青接过,犹豫道:“王爷,属下接到周长史消息,杨腾还没有对向卜文动手。南越接到您的消息,恐怕不日便会发兵,万一皇上因此改变了想法,恢复了向卜文的大将军职位,岂不是……”

端王摆手,“不会,皇上的脾性,本王最了解不过。他最不喜受人钳制,哪怕是太后都不行。如今,皇后被禁足宫中,或许不日便要被废。向卜文若是在南疆立了大功,少不得要为妹妹讨个公道,皇上怎么会允许这种事情发生。”

顿了顿,他又道:“本王思来想去,此次乃天赐良机。本王和阿公都被禁足,朝中不管发生什么,都怀疑不到本王头上。到时候南越和契丹同时发兵攻打,齐嘉自顾不暇,届时,便是本王起事的好时机。”

隋青恭敬一拜,“王爷英明,属下今夜便将信件送出。”

“等等,”端王似想起了什么,“本王让你去查张应华,查得怎么样了?”

“王爷,属下买通了张府的下人,张应华最近并无反常之处,也没与什么人往来。倒是尚书大人被禁足的那天晚上,他自己在书房里呆了很久。”

回想起他今日在朝中的言行,端王哂笑,“真是个窝囊废,这么点风吹草动就吓成这个德行。当年他毒死姜有田,谋得官位的时候,怎不见他如此缩手缩脚。”

隋青跟着笑,“是舍不下得之不易的官位吧,也不想想,若是没有王爷和尚书大人,哪有他今日。”

端王自得地翘了翘嘴角,“既然他害怕,此次传信契丹就莫要过他手了,省得坏了咱们的大事。”

“是,王爷。”

半夜三更,鸡犬无声。

京郊潘家大院,突然响起浅浅的马蹄声。

几百米外的树林中,树上挂着的两人猛地睁开了眼睛。

马蹄声越来越清晰,不多时,后门“咣当”一声打开,有人牵马出得门来。

四个人,四匹马。

月光下,那四人皆是一身短打,腰间别着弯刀。行走间落地无声,上马时轻盈矫健、一气呵成。

都是身手不俗的练家子。

树上二人对视一眼,听得马蹄声渐远,这才悄无声息地滑下树来。

宣世殿里,长信宫灯正燃地热烈,偶尔溜进一丝夜风来,将灯芯吹得毕剥作响。

李德全又遮掩着打了一个哈欠,瞟了一眼炯炯有神的皇上,又死心地勾下了头。

顾听大步流星地进来,眉目见戾气隐现,“主上英明,京郊果然有动静。方才有四骑骏马出现,两两一行,分别往南、北而去。”

齐嘉点头,脸上带着一丝得逞的神色,“那就好,不要轻举妄动,随他们去。”

“是。”

顿了顿,顾听又道:“典狱长已经找到了小康子的娘,被人随意掩埋在潘家宅子的后山里。已验过尸,她是被毒死的。尸体属下已经交给赵冼了。“

齐嘉点点头,“潘家宅子的底细,你心中可有谱了?”

“回主上,那宅子底下有军火库,直通后山,端王豢养的死士便在后山中操练。潘家当年委托鲁造设计的地下金库,定址本在潘家宅子以东。可如今那里的金库,早已被废弃掩埋。

“潘家借着他的图纸,暗地里在宅子底下建造了军火库。小康子娘的尸体出现在后山,便是因为地下军火库的出口便在后山。属下让人在那埋伏了几日,终于发现了死士的痕迹。”

齐嘉皱起了眉头,“你估摸着,他手下有多少死士?”

顾听略一犹豫,“约是暗卫的三倍。”

“他倒是思虑周全,连在暗卫上都要压朕一头。”齐嘉冷哼,“可瞧见他们的本事了?”

“回主上,没有交过手,只远远地见识过。其兵力可媲美铁甲军,但若是属下等,可以一当五。”

“好!”齐嘉大笑,一掌击在案上,站起身来。

他在殿中踱了几圈,又道:“便是你们不将那些乌合之众放在眼里,朕却疼惜父皇留给朕的暗卫。你先让手下好好盯着,待到兵戎见面那日,朕另有嘱咐。”

“属下遵命!”

……

两日后,交趾。

营帐里,桌案上赫然放着一个玄色信封,信封两端都插着根白色的羽毛。

李广一边临摹端王的笔迹,一边嘟嘟囔囔,“色字头上一把刀,老祖宗诚不欺我。你说端王,竟把这等机密告诉一心思叵测的女子。就这脑子还想上位呐,啧啧啧。”

向卜文无奈地睨着他,“你好好写行不行,别一会儿写得不像,让周长史起了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