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清早,储秀宫正殿里高朋满座。
众嫔妃不时偷觑上座的丽妃一眼,交头接耳,眼里都是亮晶晶的。
要说这几日宫里的变化,那可是翻天覆地。
皇后被禁足,即将被废的流言传得沸沸扬扬。朝中大臣力荐萧婻为后。
在这当口,皇上又将协理六宫之权交给了丽妃,其中含义可谓是不言自明。
眼见着这后宫,便要是萧家女的天下了。众嫔妃羡慕有之,嫉妒有之,暗恨有之,面上却通通一派春风化雨的吉祥喜气。
“恭喜丽妃娘娘,咱们姐妹,以后便要多多仰仗丽妃娘娘荫庇了。”
“就是,妾身提议,咱们以茶代酒,敬丽妃娘娘一杯。”
众人附议,齐齐端起茶来,“敬丽妃娘娘。”
丽妃脸上带笑,从荣裕如地受了这一敬,樱唇略略沾了点茶水,便放下了盖碗。
“承蒙皇上太后错爱,本宫临危受命。既是如此,为了后宫的和谐安定,本宫便少不得立下规矩。本宫今日召集众姐妹前来,便是有三件事要说。”
她环视殿内一圈,不怒自威,“一则,近日后宫传言甚多,为正风气,以后谁再敢在背后乱嚼舌根,让本宫知道了,禁足那是轻的;
“二则,宫务繁杂,本宫又身体抱恙,精力难免不济。以后还是五日一晨昏定省,各自宫里的事情都拣要紧的说;
“三则,皇上登基已一年有余,宫中却无妃嫔产子,太后甚是不满。自今日起,本宫会让太医院挨着给你们调理身子,以免哪天得了圣上青眼,却白费功夫。就此三件事,可都听明白了?”
众妃嫔对视一眼,齐齐起身行礼,“回娘娘,妾身等都记下了。”
“本宫乏了,今日便到这里吧。”
“妾身告退。”(齐)
储秀宫门前,妃嫔们鱼贯而出。徐嫔跟魏常在咬耳朵。
“常言道:新官上任三把火,丽妃倒是尽得真传,正正好好三把火,一把也不少。”
魏常在得偿所愿,心情甚佳,“索性她怎么说,咱们就怎么办呗。只要不碍着她,大家关起门来,各过各的日子。”
闻言,徐嫔意味深长地看了她一眼,“魏妹妹,如今这宫里,除了丽妃之外,最得宠的便是你了。姐姐粗通医术,丽妃体胖,怕是不易有孕,但是妹妹你就不同了。皇上上回宠幸你,没准儿啊,这里已经有了呢。”
她说着,摸了魏常在的小腹一把,调笑道:“妹妹,他日飞黄腾达,可不能忘了姐姐我啊。”
忆起那日之事,魏常在脸色突变,“谢姐姐吉言,咸福宫中还有些杂事,妹妹这便先回了。”
说完,她扶着绿珠,匆匆忙忙走了。
徐嫔一头雾水,怎么恭喜她,她还不高兴了呢。
绿珠回头看了看,低声道:“娘娘,徐嫔没有跟上来。您慢些吧,别摔了。”
顿了顿,又道:“万一您腹中真有了龙种,咱们……”
“你胡沁什么!”
魏常在恼怒地打断她,绿珠害怕地颔首,她才意识到自己反应过激了。
“本宫自然也想诞下麟儿,只是眼下是多事之秋,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与其冒着失去麟儿的危险,本宫宁愿他晚点儿来。”
这番话倒是实话。她确实不想冒这么大风险,而且,此时便是生下表哥的孩子,将来也是身份存疑,名不正言不顺。所以她每次与表哥欢好后,都会服下避子药。
绿珠乖顺地点点头,“娘娘,是奴婢鲁莽了。”
魏常在拍拍她的手,主仆二人各怀心思地回了咸福宫。
她们前脚刚到,后脚太医令便带着医女也到了。
“魏常在,老臣奉丽妃娘娘之命,前来给您调理身子。”
魏常在奇道:“怎得从本宫这里开始,难道不是依着位份来么?”
太医令笑了笑,“常在果然贤德,时时不忘宫中规矩。只是太后急盼孙儿,这些日子除了皇后之外,宫里只有您侍寝过,便让老臣先来您这儿了。”
魏常在脸上闪过一丝尴尬,又若无其事道:“既是如此,那便有劳太医令了。”
太医令颔首,医女上前,将小巧的医枕垫在她手腕下,又将她的衣袖向上折起三寸,露出一截光洁的腕子来,再在那腕子上搭上一块轻薄的绢帕。
布置完毕,医女退到一边。
太医令上前,道一声“得罪”,便伸出两根手指,轻轻地搭宰了魏常在手腕上。
“嘶~”
突然他眉头一皱,倒吸一口冷气。
魏常在不由心紧,紧盯着太医令大气不敢喘一声。
太医令也不作声,闭了眼,手上的力道重了两分,似乎在慎重探查。
半晌,他突然松开手,躬身便拜,“恭喜常在,贺喜常在。”
魏常在心下一慌,干巴巴地道:“喜从何来?”
太医令大声道:“常在,您身怀龙种,已经二月有余啦。”
殿中宫女太监一听,顿时喜上眉梢,“奴才恭喜娘娘。”
唯独魏常在惊恐地睁大了眼,这……这怎么可能?!
“常在,下官这便去禀告皇上、太后娘娘,晚些会让医女送来保胎的汤药。龙胎金贵,您可要多多保重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