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务府里,赵冼看着“龙皮”直发愁。
“德顺公公还说什么了?”他问。
小太监挠了挠头,“没旁的了,就说让把这宝贝送到永安宫去,别说是皇上赐的。”
赵冼揉了揉额角,真是怕什么来什么。
前日他带着皇后娘娘的计策去了宣室殿,皇上沉吟许久,最后却没有同意,还嘱咐要将加强慎刑司大牢的守卫,以防对方杀人灭口。
出师不利,他夹着尾巴回来,路过永安宫,脚下跟生了钉子似的,一步也迈不进去。回来提心吊胆了两日,见皇后娘娘不闻不问,正暗喜自己躲过一劫,皇上竟又送了差事来。
皇上也是,送什么不好,非得送张蟒蛇皮。送也就罢了,还打着内务府的旗号,这不摆明了让皇后娘娘恼他嘛。
赵冼颇嫌弃地翻了翻那毯子,触手细腻凉滑,是个宝贝,可惜了,是个烫手的宝贝。
“大人,大人……”
管事匆匆进屋。
他径自揉着额头,一脸不耐,“又怎么了?”
“大人,闽南上贡的荔枝到了,刚过了午门。”
“什么?!荔枝到了?!”
赵冼大喜,顿时头也不疼了,“赶紧地……赶紧带人去接啊,拣出上好的给永安宫送去。”
那管事愣了愣:不应该先给太后和皇上送么?
赵冼一把将他扒拉开,“一个两个的,都呆得很。没一点儿用,本官亲自带人去。”
说完,他脚下生风一般,转眼就不见了人影。
那管事被他推得一个趔趄,困惑地眨眨眼:急什么啊?
永安宫里,向清欢来了葵水,正腹痛难忍。
碧玉找出一个汤婆子,弄得烫烫的,让她拢在怀里。疼痛是缓解了,可大热天的,生生拢出了一身汗。
好在永安宫冰例多,便又让人在殿中多加了两个冰盆,冰盆袅袅升起缕缕的寒气,给殿中又添了几分清凉。
向清欢总算好受了一些。
见娘娘苍白的脸上总算有了些许血色,碧玉刚要开口,透过窗子,瞧见外头呼啦啦来了一群人。瞧着模样,像是内务府的。
“娘娘,您歇着,奴婢出去瞧瞧。”
向清欢点点头。
碧玉掀开帘子,见珍珠已经迎了上去,便站在廊下观看。
为首的太监道:“珍珠姐姐,这是闽南上贡的‘妃子笑’。这刚到,赵大人就命我等拣了上好的,赶紧给皇后娘娘送来了。”
他一抬手,后面的随从将厚厚的盖子打开,露出冰鉴里泛着寒气的新鲜荔枝来。
珍珠笑着点点头,“有劳各位了。”
那太监眼珠一转,又道:“珍珠姐姐,天儿越来越热了,冰鉴里的冰,怕也挨不了多久。宣室殿用夏凉毯隔热,赵大人也为永安宫准备了一个,您瞧。”
有小太监奉上一个漆盘。
上头的黄绸掀开一角,br>珍珠好奇,刚要伸手去碰,那太监忙挡下,“欸,珍珠姐姐,这个宝贝,可不能见阳光。夏日万物发热,它却始终清凉。将它覆在榻上,坐下不生汗。覆在冰鉴上,冰块化得极慢。”
珍珠不疑有他,“如此,就谢过赵大人了。”
那太监顿时高兴了起来,“那您先忙着,咱家还要回去跟赵大人复命呐。”
不等珍珠回话,他便带着一群人逃也似的走了。
碧玉上前,围着荔枝转了两圈,狐疑道:“我怎么觉得,他们今日有些奇怪呢?”
珍珠点点头,“想来是赵大人自己心虚吧,要不然为何如此殷勤。”
她说着,瞥了一眼那“夏凉毯”。
碧玉会意,突然想起那太监方才的话,心下一动,端起漆盘进了昭阳殿。
向清欢好奇地看了一眼,“这是什么?”
碧玉笑道:“娘娘,这可是好东西,叫做夏凉毯。据说铺在榻上,坐下不生汗。内务府送来的正是时候,奴婢给您铺上吧。”
向清欢不信,“哪有如此有效的夏凉毯,都是刚铺上那会儿清凉,过后还是热,不用麻烦了。”
碧玉伸进手去摸了一把,惊叹地睁大了眼睛,“娘娘,这个真的好,凉凉滑滑的,好舒服。”
她说着,将手上的漆盘递了过去。
向清欢半信半疑地摸了摸,确实清爽滑腻,带着一股特别的凉气。
赵冼怎么会有这种宝贝?
她疑心大起,索性将黄绸掀开,将那毯子提起来一抖。
“啊——”
“啊——”
一前一后两声尖叫响彻永安宫的上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