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中生智(2 / 2)

他瞅瞅四下无人,一个箭步便冲进了里间。

正如丁公公所言,里间的书架整齐有序,卷宗根据年份、种类标识地明明白白。

钱良很快便在其中找到了先帝十二年的卷宗,意料之外的是,容贵人一案的卷宗,足足有六卷。这要是放在身上,很难不被人发现。

钱良急得冒汗,他环视一圈,急中生智,推开北边的轩窗,将六个案卷都扔在了墙根下。

待他返回外间,刚低下头捡起一张册子,丁公公便赶了回来,“钱大人,您这是……”

“哦,钱某没站稳晃了下,一时没拿住,这册子便掉了下来。丁公公见笑了。”

丁公公松了一口气,“册子掉下来不打紧,钱大人没受伤便好。”

钱良捡起册子,作了一揖:“钱某要的东西已经找到,此番有劳丁公公了。钱某还急着回去交差,改天再来拜谢。”

丁公公不觉有他,笑眯眯地送他出了门。

钱良绕了一圈,回到望书阁后,将墙角的六个案卷都捡了起来。

话说刘璋被常喜着急忙慌地带走,路上却状况不断,半天也没抵达永安宫。

原来常喜刚出宗人府便闹了肚子,捂着肚子直放屁,整个人柔弱地哼哼唧唧。

千载难逢的拍马屁良机,随行的小太监一窝蜂地涌上去伺候,将刘璋晾一旁候着。

就连常喜去茅房里如厕,众太监也要在外头眼巴巴等着。

刘璋不耐,便道:“皇后娘娘还等着下官,下官这便先走了。”

那常喜的徒弟常乐却死活不让,掐着腰娇叱道:“好你个刘璋,我师父亲自来迎你,你却要自己去永安宫。皇后娘娘见了,岂不要责怪师父他办事不利。好你个杀千刀的,忒没良心。”

别的小太监听了,生怕风头被常乐一人抢了去,一时间争先恐后、七嘴八舌地声讨起刘璋来。

刘璋不知自己为何惹了众怒,只好忍着气在一旁等着。

偏那常喜蹲坑的时间格外漫长,刘璋盯着茅厕那扇木门盯了很久,久到他十分怀疑常喜已经掉进坑里。

他侧过头,想跟小太监们合计一下捞他出来的可能性,却瞧见众太监们都神采奕奕、信心百倍地等着,便又将嘴边的话咽了下去。

好容易等到常喜携着一身臭气“凯旋而归”,他们一行人才欢欢喜喜地重新踏上去往永安宫的路程。

等到了永安宫,刘璋却没能进得门去。

守门的小太监横眉冷对,声称皇后娘娘久等他不至,又另派了一队人去催。没想到,还是没请来,真真儿好大的架子。

刘璋据实以告,那小太监的脸色才缓了缓,让他在门外等着,他进去通报。

他这一去,便去了两刻钟。

刘璋在骄阳下被炙烤地外焦里嫩,无比销魂。

好在,在他可以出锅前,那小太监及时赶到,称皇后娘娘召见。

本以为皇后会迁怒于他,没成想,皇后娘娘春风化雨,一脸歉意,“事情始末本宫都知道了,是本宫的奴才不像话,让刘大人受委屈了,瞧瞧,脸都晒红了。珍珠,赏冰酥酪一碗,给刘大人解解暑。”

刘璋受宠若惊,“皇后娘娘言重了,微臣无碍。不知皇后娘娘召微臣前来,有何吩咐?”

闻言,上座的皇后轻叹了一口气,“也没什么旁的事儿。慎刑司乃是后宫之重器,本宫接管后宫以来,一直想与刘管事谈谈慎刑司的有关事宜。可惜诸事繁杂,今日才得了空。本想宣你前来聊一聊,不成想被这起子不成材的奴才闹得鸡飞狗跳,本宫也没什么兴致了。”

刘璋跪在阶下,实在不知说什么好。好容易才来了,这就又要赶他走了?今日出门没看黄历,倒霉透了。

不料皇后话锋一转,“可本宫想着,也不能让刘掌事白跑这一趟。既是如此,刘管事,本宫便放你半天假。用了这碗冰酥酪,解了暑气,你便可以出宫回家了。”

刘璋一脸错愕地抬起头,正对上皇后一双似笑非笑的眼,“怎么,刘掌事,你不想回家歇着啊,本宫倒也可以……”

刘璋忙勾了头道:“微臣谢皇后娘娘恩典,皇后娘娘千岁千岁千千岁。”

有宫女进来,引刘璋去耳房消暑。

昭阳殿的帘子重新放了下来,碧玉小声道:“娘娘,您说,钱大人得手了吗?”

向清欢笑道:“若他没有点道行,怎能得皇上重用。”

顿了一顿,又道:“他早上送来的……唔,炸糖糕还有么,本宫饿了。”

碧玉无奈地跺跺脚,娘娘这么大人了,还总跟个孩子一样,总是偏爱这些零嘴。偏那钱良误打误撞,竟让他讨得好儿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