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病相怜(1 / 2)

众人各怀心思,进了西偏殿。

西偏殿的炕桌上,正放着一个模样普通的匣子,匣子的盖子松松的盖在上面,似是刚被人打开过。

“这是……”齐嘉撩袍坐下,瞟了一眼木匣。

向清欢将盖子掀开,里头的东西尽现人前。

她笑道:“不过是几件皮子罢了。”

齐嘉探过头去,伸出一根手指挑起一块,“不错,是上好的白狐皮。等入了冬,做件白狐裘是极好的。”

“皇上过奖了,臣妾这里的,不过是些山野俗物罢了,哪能与番邦岁贡的珍品相比。”

“嗯,自是不能比的。”

向清欢被噎了一下,默默地在心里翻了个白眼,不再出声儿。

齐嘉把那件白狐皮放回匣中,眼尖地瞥到匣底露出一丝耀眼的火红。

他好奇地伸进手去,一把将那物件扯出来,登时便愣了愣。

怪不得向卜文会千里迢迢地命人送回京,确实是难得一见的珍品。这样鲜艳如火的裘皮,便是翻遍了内务府,怕是也找不出几张。

齐嘉一边将翻看着狐皮,一边不着痕迹地打量向清欢。皇后肌肤胜雪,眉眼清丽,这般热情似火的颜色,确实是极衬她的。

向卜文果然极为疼爱他的嫡妹。

碧玉在一旁瞧着,暗赞娘娘料事如神。

方才,她本想将匣子收起来,娘娘却说,赵冼刚走,皇上又来得迟了,想必是路上遇着了问话来着。皇上心思重,遮遮掩掩难免惹出事端,将匣子随意搁在炕上便是。

现下瞧着,皇上果然对那匣子里的东西很上心。

珍珠掀帘子进来,福了福身,道:“皇后娘娘,酒酿圆子已经好了,可是要现在用?”

向清欢登时便雀跃了两分,“嗯,端上来吧。皇上,这个时辰,您还没用宵夜呢吧。珍珠准备了酒酿圆子,您也用一碗吧。”

齐嘉皱眉,又是酒,酒酿也算。

要是他没记错,上次会亲的时候,向清欢就是提到了酒,他那大舅子才……想入非非的。皇后一个女儿家,似乎对酒情有独钟。

好酒本也没什么,但让人误以为她借酒消愁,从而对他这个丈夫产生不着边际的误会,就是她的错了。

思及此,他右手握拳,抵在唇边清咳一声,道:“饮酒误事,皇后打理宫务,更要节制才是。”

向清欢一愣,笑道:“皇上误会了,臣妾并不常饮酒。这酒酿,是母后赏的。近日天气渐热,这酒酿健脾益气、生津开胃,对身子大有益处。”

说话间,珍珠已将两碗酒酿圆子端了上来。

齐嘉看着那五彩缤纷的一碗,抬头瞅了瞅李德全。

李德全接收到皇上询问的目光,很有几分委屈。

太后确实没给皇上送啊,要是送了谁还敢私吞了不成。至于太后为什么不给皇上送,他又怎么知道。

当然,这些话他半个字都不敢吐出来。

“皇上,请吧。”

向清欢说完,径直端起自己的那一碗,用玉勺轻轻搅了搅,舀一勺入口,接着满足地眯起了眼睛。

这等甜汤,齐嘉以前从来不用。

来自江南的陆御厨曾兴致勃勃地做了一回,结果皇上不好甜口儿,愣是一口没动。从此御膳房再也没敢做过。

齐嘉本不想用,可瞧见向清欢一勺接一勺、吃得香喷喷,不由得也想尝尝味道。

他端起碗,学着向清欢的样子搅了搅,然后舀了一勺送入口中。

……唔,比想象中的味道好一些。

酒酿味浓甜润,却又不过分甜,带着淡淡的桂花香,圆子软软糯糯,爽滑有弹性。

“皇上,珍珠的手艺如何,可还合口?”

“不错,别有一番风味。”

闻言,李德全托了托下巴。

向清欢颇有些自得,“不瞒皇上,臣妾少时,曾跟随父亲南下,吃过不少的江南美食。珍珠的这道酒酿圆子,比起那夜市春船上生意最好的小贩,也不遑多让。”

见她提起江南,一副眸中带光、神采飞扬的模样,齐嘉不由得想起了那日母后的话。

左相原本看中的,是闽浙总督赵荣的嫡子。

此人他隐隐有些印象。

岁父皇崩逝之后,赵荣曾带嫡子回京服丧。

当时他尚未登基,便在乾清门面见群臣。

赵荣趁机向他引荐,他却没心思细看,打了个照面便匆匆走了。

如今想来,那小子……赵荣唤他什么来着?赵……赵银?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