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宫治病(2 / 2)

郡主降临 大长公主 1966 字 2个月前

徐诺知道,皇帝并不以为这是自己通过他的脸色看出来的,而是怀疑大长公主监视自己,将病症透露给自己,便继续说道,“若我没猜错,陛下时有头痛、耳鸣、疲倦、心悸不安的状况?后半夜浑身虚汗,至于再多的我便无法通过望来判断了,还请陛下容我诊脉仔细诊断。”

皇帝饶有兴致地看着这个女孩,若说前边的可以通过太医脉案和奴才获知,这后边的除了自己之外,可是无人知晓,只见她神情自若,不卑不亢,丝毫没有得见天颜的慌张,也没有小时候的软糯与怯懦,一派自信模样,不由得也对她燃起了信任,“那便劳烦诺诺帮朕诊上一诊吧!姑母放心,无论未来朕身体如何,都不会降罪给诺诺”。得了这句承诺,大长公主脸色稍霁。

徐诺来到皇帝近前,坐在太监放好的软凳上,接过白芨从诊箱中取出来的纱巾铺在皇帝手腕上,轻轻将手指放在皇帝腕间。

一臂之外的皇帝看着眼前这个女子,白玉一样的皮肤泛着少女淡淡的红晕,纤长的睫毛,晶莹的双眸,小巧红润的嘴,眉梢的朱砂痣如点睛一般,让这张明媚的脸上多了三分妩媚,五分风情,站在二人身后的李如海盯着皇帝微微泛红的耳根,心揪了起来,这可是未来的安王妃啊。

片刻功夫,徐诺猛然间抬起双眸,目光与一瞬不瞬盯着她的皇帝撞了个正着,对方一副做贼心虚的模样,目光闪躲地看向了别处,徐诺却是一副坦然模样,“陛下,还请容许外甥女取一滴您指尖的血液来做判断。”

“昭阳,不可无礼!”一边的大长公主出言喝止,看着孙女向危险的边缘靠近,大长公主竟然紧张了起来。

“姑母,您我姑侄哪里需要这般谨慎?难道那些老臣君君臣臣的迂腐之言没进到朕的耳朵里,反倒都进了姑母的耳朵里?”皇帝对大长公主的阻拦明显不悦,饶有兴致地看着徐诺。“非要取血不可吗?你可知伤了龙体可是大罪。”

徐诺起身跪倒在地,“臣女知晓,只是臣女怀疑陛下病根未去,稳妥起见,需要取血验证,请陛下定夺是否需要进一步诊断。”徐诺态度不卑不亢,伏在地上回到。

“起来吧,不要动不动就跪,地上寒凉。”皇帝说完看了一眼旁边神色依然焦虑的大长公主,再次安慰,“姑母,诺诺不仅是您的孩子,也是朕的,所以您且放心。”

“陛下,确实是本宫顾虑太多,即顾念您的龙体,又不想让诺诺被人借此中伤,但是既然你二人都认为可行,那本宫也不再多言。”大长公主轻轻地呼了一口气,若皇帝真如自己所言,将诺诺当成了孩子,那自己这颗心倒是可以放下了。

皇帝看大长公主态度软化,笑着问徐诺,“那诺诺便取吧,需要什么工具吗?”

“不用,只需银针刺破手指,针沾上血即可。”

“好!那便辛苦诺诺为朕取血了!”皇帝痛快地抬起了手。

“且慢!”一个声音如惊雷一般在门口响起,紧接着太后在一众侍女太监的簇拥下如潮水一般挤进了养心殿。

看着如斗鸡一般气势高昂、不请自来的太后,皇帝和大长公主二人几不可察地皱了眉头,皇帝起身问安,徐诺也忙着再次跪倒问安,而大长公主则稳稳地坐着,屁股牢牢地钉在软凳上,甚至连头都没抬,太后看着跪在地上的徐诺,努力掩饰着内心的波澜,迟迟不发话让徐诺起身,大长公主皱着眉,招手对着徐诺说,“诺诺,起来吧,回祖母身边来。”

徐诺抬眼看着脸色发黑的太后,又看了看一边垂眸的皇帝,缓缓站起身来。

“大胆,谁教的你规矩,哀家未让平身,你怎可自行起来?!”太后厉声喝到。

“诺诺的规矩是本宫教的,本宫的规矩是太祖皇帝教的,不知太后有何意见?”大长公主看着进退维谷的徐诺招了招手,“诺诺,过来,”徐诺看了一眼已经坐在自己软凳上的太后,低眉顺眼地站在了大长公主另一侧。

“那哀家便要问问皇姐,太祖可教给皇姐长辈未发话晚辈便可自行起身的规矩?”太后扭头看着大长公主,一副不依不饶的模样。

“太祖教本宫父慈子孝,兄友弟恭,长幼有序,君君臣臣!弟、妹见到长姐要行礼问安,请问太后你刚才可对本宫问安?你既然先不守规矩,又跟本宫谈什么规矩?”大长公主说的话剑拔弩张,但是表情、口气却是一副云淡风轻。

“皇姐也说了君君臣臣,哀家为君,皇姐为臣,那当是你跟哀家行礼才对,怎得要哀家跟你行礼?”

“太后此言差矣,若说国礼,皇帝为君,太后为臣,太后见了皇帝并未行君臣之礼,为何本宫要对你行君臣之礼?”大长公主气势凌然地看着身旁的太后。“所以,若按国礼,当是太后你先给皇帝行礼,本宫再给你行李,若按家礼,当是太后你先给本宫行礼,皇帝和诺诺再给你行礼,本宫说的对也不对?”

太后被大长公主的话说的哑口无言。心里暗暗叫苦,求救地看着上首的皇帝。皇帝马上接收到太后的求救信号,笑着打诨到,“姑母所言甚是,只是咱们这一家子,今日不讲国礼,只讲家礼。”

“既然皇帝说只按家礼,那太后还欠本宫一个礼,行完了,本宫再让诺诺给你全了这跪拜之礼!”大长公主不为所动,对于来找茬的太后,势必要先灭一灭她的锐气。

皇帝尴尬地看着太后,又看了看大长公主,最后看了一眼站在她身边的徐诺,见双方都没有退一步的样子无奈地摇摇头,左右都是长辈,偏向不得,只得作壁上观,念及此也一屁股坐了下来,心中感叹,自己这个姑姑平时收起了爪牙露出一副慈祥模样,便有人将她当成了乖顺的小猫,巴巴地上去招惹,但那错判形势之人,怕是马上要受这虎口拔牙之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