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致之久在边关,与邱林部多次交手,熟悉对方情况。且他为人坦**赤诚,又富有才干,是最合适的人选。
眼见上座的君王有许可之意,江憬再度开口,“陛下,臣以为选派任何人前往都好过选派莫致之。”
元瑜蹙眉,“这是为何?”
莫致之有过人之处,但江憬却说得如此笃定。
江憬略去盛弘远恼恨的目光,侃侃而言,“邱林部背信弃义、以下犯上,纵然有强兵也是忤逆人心天意,定会败北。朝中良将颇多,大可选择资质优越者前往。至于莫致之,且不说他尚在宁州鞭长莫及,只说他声名狼藉,为江州民众所弃,择其平乱,只会搅乱军心。”
信远侯好不容易被他除掉,哪里还能让他的儿子再起声威。何况若是莫致之前往胥州,岂不是要坏了一开始就定好的计划。
“莫致之也不至于右相所言的那般。”元瑜开了口,试图替莫致之说几句好话。
他们是血缘兄弟,从小一起长大,莫致之的性情他还是了解的。
江憬眉头紧了紧,郑重揖礼,“陛下,大敌当前,不可轻率啊。”
他太了解当今这位天子了,勤勉是挺勤勉,但却总缺一些君王的杀伐果敢之气。不过恰恰因为他遇事总是犹豫不决,才能让自己有更好的前途。
盛弘远眼看着元瑜被江憬说动,马上出言反驳,“右相,你口口声声说莫致之声名狼藉,不知狼藉在哪里,他又为何不能御敌?”
莫致之是个真性情的人,的确也做出过有悖常理的事,但那不过都是小节。在大事上,他从来是谨慎笃定,未曾出过任何差池或者纰漏。
江憬笑得不置可否,“盛统领与四公子私交甚好,但也该知晓此处乃朝堂之上,盛统领尽朋友本分无可厚非,但在此之前要先清楚臣子之责。”
盛弘远这个北衙统领是如何当上的,他连说都懒得说。他是谋划大事之人,盛弘远和莫致之的那点心思在他看来,完全就是小孩子过家家。以为扳倒了樊氏就能撼动朝中格局吗?真是笑话。
盛弘远素来光明磊落,被江憬暗示有举亲之嫌,顿觉一口气堵住,胀得脸色发红,再也说不出一个字了。
元瑜看看下站的其他人,大多都是江憬的亲信,不必他开口询问,也知他们必然支持江憬。略一沉思后说道:“孤生为天子,不能坐视夷狄涂炭生灵,孤决意亲去胥州督战。”
一言出,下站众人纷纷惊得面面相觑,唯有江憬仍面不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