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辣砂锅薯粉
许若麟正在厨房忙碌,芳姨告诉她外面来了几个食客,指明要见她。
“见我?有透露原因吗?”许若麟握着锅铲,通过传菜窗口朝外张望。
“没有,”芳姨摇头,“不过我看她们几个面目和善,也许是慕名而来吧。”
许若麟点点头,把厨房交给波叔,取下围裙往外走。五个中年女人坐在二号桌,稍显拥挤。她们高声谈笑,一见到许若麟,五个女人七嘴八舌,各说各的。
为首的大姐大手心朝下压了压,代为总结:“许当家,我们几个听说这儿有金薯焗小排,特别好吃。我们几个从岐川下属的桂云县过来,就为了这一口美味。”
原来是许记的粉丝。正好今天备料齐全,许若麟松快地点头。“的确有这道菜,我给您下单吧。”
“等等,还有一件事,”为首的大姐大斟酌着补充,“其实桂云县除了金薯,还有几种金薯的农副产品。只是金薯名气太大,反衬得副产品默默无闻。我们几个动身之前,听说许记大牌档有一位女当家,年纪轻轻,厨艺了得,想让你帮忙用薯粉做一道菜。不知道……可不可以?”
大姐大从随身背包里取出一个红色塑料袋,递给许若麟。许若麟打开塑料袋,往里一瞧,竟是一大捆干米粉。
“这是……粉丝?”
“薯粉,这是薯粉,”为首的大姐大热络地介绍起来,“我们五姐妹都是读农科出身,理念一致,索性一起培育和研究农作物。我们在桂云县有个农场,岐川金薯就是我们改良的,薯粉是金薯的副产品。这捆薯粉是样品。”
许若麟把薯粉置于白炽灯下观察,又仔细闻了闻,与普通薯粉并无二致。她把薯粉拿进厨房,把方才的经历转述给波叔。波叔擦了一把汗,把刚出锅的爆炒鸡胗放到传菜窗口,摁响呼唤铃。
“这种薯粉我曾听说过,但买不到,至少我在菜市场没见过。”
许若麟赞同波叔的看法:“的确如此,那我先按普通薯粉处理。”
她把薯粉投入沸水中煮至可掐断的状态,大约耗时六七分钟。随后她捞起薯粉“过冷河”,冲至薯粉表面没有黏腻感,沥干备用。她打算参考什锦炒米粉,做一道什锦炒薯粉。
她把冬菇丝、红萝卜丝、椰菜丝和西芹丝炒香,投进一小把切成细条的叉烧和蒸熟的虾米。辅料炒得七八成熟,加入沥了水的薯粉,快速翻炒,以海鲜XO酱、蚝油、白胡椒粉、生抽等调味。炒薯粉必不可少的,还有少许白砂糖。许若麟看着碟子中热气腾腾的薯粉,非常满意。
事实上,坐在二号桌等吃的五个女人也这么认为。她们几乎同时将筷子伸向冒着热气的什锦炒薯粉,默默吸溜,用实际行动表示着最真实的反馈。
许若麟在厨房往外瞄了一眼,扬起自信的笑容,转身继续做薯粉。她们带来的那捆薯粉还剩不少,许若麟打算做一个带汤的。思前想后,决定以酸辣汤底一战。
酸辣香气从厨房一路飘扬,惹得在场食客纷纷转头寻找香味来源。她把砂锅放在二号桌,引得五个女人瞠目结舌。
“这是……小锅米线?”
“这是滇式酸辣汤底的砂锅薯粉,不正宗,各位不妨一试。”
五双筷子齐刷刷地向砂锅进攻。不得不说,砂锅保温效果一流,此刻仍在“咕嘟咕嘟”冒着小泡,浓烈酸香被一下一下地带到众人面前。
为首的大姐大天生铁嘴,不怕烫,夹起一筷子薯粉往嘴里送。薯粉香滑弹牙,同时被卷入口中的还有肉酱和韭菜段。她还没来得及咽下,立刻搅拌砂锅中的上汤,捞起西红柿粒、酸菜、薄荷等佐料。
“真没想到,薯粉还能这么做!又酸又辣,清新开胃,家常食材也能碰撞出这种效果?”
许若麟受到鼓舞,兴高采烈,脑海里瞬间蹦出好几个点子。“我参考了酸辣粉和小锅米线的做法,取其精华,煮出这份。不仅酸辣汤底,还可以做煳辣、麻辣、南洋风味、番茄汤和清汤底。”
五个女人边吃边窃窃私语,似乎在讨论什么做法比较t讨她们欢心。许若麟进厨房继续炒菜,趁着铁锅还未烧热,她吃了一口事先盛出来的酸辣砂锅薯粉——酸辣大骨上汤与劲道薯粉这个组合,实在无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