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第140章这事儿,才算是定了下……
到了晚上,弘昀从外面回来,乖乖巧巧的来给那拉金婵请安:“那张氏的事儿,是儿子没有察觉,儿子实在是羞愧的很,又劳烦嫡额娘操心了。”
那拉金婵摆手:“我并没有如何操心,倒是你福晋,这两天忙前忙后的,你倒是要多去关心一下你福晋。再者,还是要先生个嫡子才好。”
顿了顿,又说道:“明年开春要选秀,你额娘这两天也说起来这事儿,不过,我想着富察氏才进门……”
她没说下去,弘昀机灵,忙笑道:“儿子就先不要人了,额娘那边儿子自己去说,嫡额娘费心了。”
那拉金婵笑道:“你叫我一声嫡额娘,我就总要为你考虑几分的。另外就是你的差事,你阿玛也和我说了,你这年龄,也不好一直读书了,想让你跟着办差。”
但弘昀毕竟才刚成亲,康熙呢,是儿子多。
所以胤禛那会儿,十五六就可以单独办差。
但同样的,康熙儿子多,所以到这会儿,他也更愿意用成熟的,稳重的儿子来办差,而不是给小屁孩孙子机会。弘昀想当差,两条路子,一个是从衙门底层开始,比如说,去翰林院做个书办。要么呢,是跟着长辈学经验。
胤禛的意思是让弘昀跟着三阿哥胤祉先去修书。
虽说不用上学了,但人还是要多读书才好。再者,人家胤祉也是有差事的,礼部那边就是三阿哥负责的。
胤禛这两天忙,今晚上也还有事情,所以这事儿就交代给了那拉金婵。
“你阿玛也是想看看你自己的意思,你想如何,这事儿都是有可商量的余地的。”那拉金婵温声细语:“就算是你暂且不想办差,也行,嫡额娘这里也有事儿交给你来办。”
弘昀犹豫了一下才问道:“不知道嫡额娘要交给我来办什么事情。”
那拉金婵就笑道:“弘晖学校那边呢,我打算将生意给汇总一下,然后设一个钱庄……也不是钱庄,而是类似于……”
她沉吟了一下,说银行吧,也太概括了些。
“一个专门的放款的部门。”那拉金婵说道,不等弘昀说什么,就先摆手:“不是放高利贷,而是以一个比较低的利率借钱给那些学生们创业,以前学校那边有助学贷款的,这个你是知道的对吧?”
弘昀点头,弘晖学校的助学贷款可以说是开创了借钱读书的先例。
没钱可以先找学校借钱,和学校签订协议,学校提供你吃住,教导你读书,但是你在毕业三年之后,十年之内,需得将这笔钱还上。
借钱读书这个——是没有利息的,就完全是那拉金婵在做慈善。
当初京城里议论的人很多,但是,也确实是有不少农家子弟来询问,也确实是有不t少的人和学校签订这协议。
据弘昀所知的,到现在为止,已经毕业了的,有一多半儿是还上了这个贷款的。并且,这一多半里面,还有一半儿,除了还钱之外,还另外给学校捐赠了一些银子,不算多,十两到五十两的都有。
至于剩下的,暂且是还没攒够钱的,并不是说人已经失踪不见了。
现在那拉金婵将这放款的事儿和这个助学贷款相提并论,弘昀就明白了,她说的利钱很低,就必然是很低的。
顿了顿,弘昀才说道:“若是利钱低,那这个放款,学校是如何赚钱的呢?”
“学校只要不赔钱就行。”那拉金婵说道:“就完全是一个面对弘晖学校所有学生的一个……嗯,资助。谁有做生意的打算,可以先提交计划书,然后你找人来看着计划书,觉得能行,就审批,放钱给他,等他赚钱了,还钱就是了。”
弘昀眨眨眼,所以,又是做慈善吗?
片刻之后他才笑道:“我觉得这事儿有意思的很,阿玛那边,还请嫡额娘帮我求求情,我想先到嫡额娘这边来学一学。”
那拉金婵也不是胡乱找的人,弘昀在算数方面也确实是还算有天分。
这个放款的事儿呢,暂且就当是为他积累经验了。
若是在弘晖学校,这法子能用,日后说不定就能推广开来,那就距离成立银行不远了。当然,就算是要成立银行,这东西也必然得是归属于朝廷才行。
怎么说呢,存钱的人自来是弱势的。
在现代银行的监管已经算是比较全面了,结果还是有不少取不出来钱的事情发生。
在古代……这种事情怕是更难以杜绝。
所以若是要成立银行,就必得是要一个很成熟的条件下去成立才行。
那拉金婵打发了弘昀明天去找王先生,她已经是和王先生打过招呼了,王先生自会和弘昀来商量一个章程的。就比如说,想要借钱的人,需得有什么条件,总不能是谁来说自己有计划书,就都能借出来钱。
等开了春,宫里要选秀。
德妃就先叫了那拉金婵进宫:“你们府里,今年还是不打算进人?”
那拉金婵就笑道:“前几天儿媳问了王爷了,王爷说,府里人多了就曹嘈杂,他是最不耐烦嘈杂的,现在这样就挺好了。”
德妃就皱眉,说起来张氏的事儿:“也是富察氏年轻没留意,再者,这晚辈的事儿,哪儿能惊扰到胤禛?你也该劝一劝胤禛,你们府里的子嗣……到底是有些少的。”
过完年之后,十四从西北那边送回来一个庶福晋,是怀了孕的,三个月身孕,坐稳了胎,能赶路了,就给送回到京城来了。
这种事儿常见的很,出门在外,男人若是不带个侍妾姨娘,就好像日子过不下去了一样。十四又是长时间在西北的,就算是他自己不带,十四福晋也必然要安排人去伺候的。
十四府上……现如今也已经有了三个阿哥了。
十四和胤禛差了十来岁呢。人家这子嗣数量,都超过他了——十四还有三个女儿。
那拉金婵就干笑,也不知道这话题该如何应对。但幸好,德妃也并未难为她,而是说起来十三:“十三府上可要进人?”
十三福晋又有了身孕了。
那拉金婵就笑道:“儿媳回头问问十三弟妹?”
德妃点点头,她这养母也难办的很,不给十三赐人吧,转头康熙要是原谅了十三,又会觉得她这养母不地道,势利眼。给十三赐人吧,十三现在这情况,谁家的姑娘进去都不太妥当。
干脆还是让十三夫妻俩自己做主吧。
然后就是宫里的小阿哥们。
十七阿哥到了年纪了,十六阿哥也还没成亲,十八阿哥呢,说要成亲吧,年龄也不算很大。但说不成亲吧,再过三年可就十六了。
算了,才十六,拖一拖也还行的。
再就是宗室里面的孩子,老三家的大儿子该成亲了。
这一堆的事情,德妃就和那拉金婵絮叨:“以前还有个惠妃帮帮忙,现如今,惠妃也不出来,宜妃也开始吃斋念佛……”
那拉金婵耳朵灵敏:“宜妃母也开始吃斋念佛了?”
“说是要为五阿哥祈福。”连九阿哥都有了儿子了,五阿哥和五福晋还是没个儿子,庶子都没有。
良妃也没了,虽然良妃以前也不管事儿,可少了个人,就是怪不得劲儿的。
荣妃呢,年纪大了,不是这儿不舒服就是那儿不舒服的——荣妃可比德妃大了好几岁呢。再者,荣妃生孩子早,早些年也因着孩子夭折的多,难免伤心,也有些损害身体。
到了现在,可不就只剩下德妃一个人来管事儿了吗?
那拉金婵也不好插嘴,就只听着德妃抱怨几句,又帮她将名单给整理好——宗室里需要婚嫁的阿哥格格们,名字年龄,宗人府每逢选秀都要做成册子送进宫来的。
格格们不用选秀,选秀主要是为了给爱新觉罗家的男人们填充后院。
格格们呢,运气好的,宫里看不上,就给了恩典让自行在家婚配了。若是运气不太好,宫里看上了,那可就要和亲蒙古了。不过,和亲也有好处,至少能得个爵位,回头也能领禄米和俸禄。
等选秀结束都已经是五月了,胤禛府上到底是没进人。
十三那边呢,也没送人过去。十三福晋到底怀着孕呢,不好让她再分心或者劳神。
康熙五十九年就在一片安稳平和中过去了。
转眼也就到了康熙六十年。
然后,在倒春寒的时候,康熙生了一场病。
人上了年纪了,他总觉得自己身体好,到了春天了,就非得穿着春装在园子里转悠,这可不就被冻着了吗?以往这着凉了,那都是小事儿,三五天也就能好了。
但这次,从二月一直病到了四月里,整整两个月,大早朝都上不了,康熙只在乾清宫见朝臣们,开小朝会。
京城里的气氛……有些紧绷、
毕竟康熙这个年纪,病总不好,大家心里也就难免有猜测。
西北那边,十四也上了几次折子,想要回京来探病,但康熙一直没允许。
到了五月里,胤禛回来的时候就说起来福建那边的消息:“三年前出海的那船队,总算是回来了,已经在福建那边靠岸,要不了一个月,怕是就能到京城来了。”
那拉金婵就好奇:“之前说让他们带一些西洋大夫来……”
胤禛点头:“倒是带了,但就不知道汗阿玛愿不愿意用。”
不管康熙愿不愿意,胤禛还是要将消息告诉康熙的:“您这病拖了太长时间,御医总看不好,汗阿玛也该换个大夫看看,儿臣前些年派人出海,曾让人打听些西洋大夫带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