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第 139 章 若说全是算计吧,也不……(1 / 2)

第139章第139章若说全是算计吧,也不……

李氏被喝住,当着富察氏的面儿被那拉金婵给下了脸面,心里愤愤,但面上终归是不敢有什么表露的。

富察氏也不敢去看李氏,生怕回头李氏再给她穿小鞋子,就低着头继续说道:“另一个是因着昨天回去,家里老娘生病,伺候了一晚上,今儿才有些犯困。但儿媳还是有些疑惑,就算是两个人都犯困走神,怎么就正好是一起呢?”

她顿了顿才继续说道:“今儿一早派人去那丫鬟家里打听了,她老娘确实是昨儿一早摔了一跤,不巧脑袋碰在了石头上,到今儿都还没醒过来。”

也就是说,两个丫鬟犯困都是有正当理由的。

但这世上的巧合也不能巧到这种地步,所以富察氏心里还是有些怀疑的。再者,一般来说,害人总要有理由,那拉金婵不会对弘昀的庶长子动手,她有弘暻,所以弘昀要是先生个庶长子,对她来说,或许还是好事儿,有可能以后后宅不稳嘛。

李氏更不会对那张氏动手,毕竟张氏是她自己挑选的,张氏肚子里的又是她的孙子。

这府里剩下的两个,宋清清和武金秀,都和张氏没什么关系,人家又不是活腻歪了,对个不相干的人下手。

思来想去,也就她这个弘昀的嫡福晋最有动手的可能,所以哪怕是为了洗掉她自己身上的嫌疑呢,也必得要将这个事儿给查明白才行。

富察氏当着那拉金婵的面儿保证,五天时间,她必定能查出来。

李氏不愿意,着急:“五天时间太长了,三天,三天你若是查不出来,福晋,我想亲自来查这事儿……”

那拉金婵摆手:“给富察氏五天时间,她若是查不出来,你再出面。另外,张氏那边,你暂且不要赏赐东西,等事情弄清楚了再说。”

再者,大冬天的,外面天寒地冻,张氏非得要在院子里散步做什么?又是大晚上,就不能在屋子里走两圈吗?

若是富察氏没动手,这府里其他人也没有动手的必要,那么,再不可能的猜测也有可能是真相。

更何况那拉金婵是听过十三福晋说他们府里那石氏在瓜尔佳氏的撺掇下自己小产了的事儿的。

所以就算张氏现在是受害者,那拉金婵也并不觉得她就可能真是被害的。

打发了富察氏和李氏出去,顿了顿,那拉金婵又叫了杨嬷嬷:“问问张氏身边伺候那两个丫鬟,最近张氏见了什么人,身上可有什么异常。还有,那两个丫鬟,必然有一个是不对的,你也打听打听。”

杨嬷嬷是内宅管事嬷嬷,这后院的丫鬟婆子,她都能管。所以,她出面打听,该是很好打听的。

胤禛从衙门回来,听那拉金婵说了这事儿,皱了皱眉:“回头我叫弘昀过去问问,连两个女人都搞不定……”

总共也就一妻一妾,结果还闹出来了事儿。这要是传出去,别人都得怀疑弘昀的能力本事。

那拉金婵笑道:“现下事情还没查出来,你也先别着急说弘昀。对了,十四和老八的事儿,你打听清楚了?”

胤禛点点头:“打听的差不多了。”

这事儿怎么说呢,老十四能做到这个地步,胤禛也是有些难以相信的。

十四在西边是很有根基和人脉的,西藏许多奴隶主见康熙带着十四过去,还以为十四已经被册封为了太子,当着康熙的面儿,也有称呼十四为太子的。

十四如此张扬,八阿哥虽说还能稳得住,但老九和老十就有些坐不住。两个人就来撺掇十四,说既然十四在西北这边有如此势力,合该给康熙送件儿礼物的。

听闻西藏这边有一种鹰,叫白肩雕。

满人对于鹰是很看重的,他们是草原上的民族,甚至对于鹰有一种类似于供奉的态度。

白肩雕不光是长的威猛,还很是稀有。

若是能抓一只白肩雕送给康熙,那保准十四在康熙面前大出风头。

十四当时就应了,趁着康熙带着大臣们在行宫开小朝会,就领着人出门寻找白肩雕。

也是他运气好,还真让他给找到了一只白肩雕的雏鹰,才手臂那么长的小鹰,他兴冲冲的t带回来,打算交给康熙的时候,偏康熙正好出了行宫去找西藏活佛密谈。

西藏那地方,也并不安稳。

那些奴隶主也并非是全都想靠着大清安稳生活的,有些想自立,有些投靠了西夏那边,还有些墙头草。

但不管是哪边的,对于活佛都还是要给几分情面的。所以,历来西藏这边的活佛,一旦被找到,朝廷都会下旨册封,朝廷不承认的,就不能算是活佛。

这种缘故之下,活佛也就是要帮着朝廷来稳定奴隶主。

十四忙活一天累得很,九阿哥和十阿哥说是帮他照顾那雏鹰,十四也就应下来了。

毕竟,谁都知道他出去抓白肩雕去了,这事儿是做不了假的。

谁能想到,等十四再被康熙叫过去的时候,看见的就是一个雏鹰的尸体。那雏鹰,已经死了。

老九和老十都指责是十四在抓的时候已经弄伤了雏鹰,他知道雏鹰即将要死,还送过来糊弄康熙,是有诅咒康熙的意思。

十四自然是要为自己分辨了,他当时带了这边有名的猎人,雏鹰是不是健康的,能不能养活,这样的老手一看就能看出来。

两边各有各的道理。

本来呢,康熙是要各打五十大板的。他确实是很生气,毕竟是儿子们主动要送,结果送了个死的,这不是送晦气吗?

但也没想着因着这么个玩意儿,就将儿子给处置了。

结果八阿哥要护着老九和老十,就以十四在西藏这边名声太望的事儿说事儿了。

当初太子是怎么被拉下马的?

明面上看,是太子要谋反,但实际上,康熙心里已经有许多猜疑忌讳了——在江南时候,人人都知晓太子,连文章都只往太子那边送。

现如今,八阿哥还是同样的一个招数。

汗阿玛都没提过册封太子的事儿呢,你老十四就以太子自居是什么意思?

再者,人人都知道你十四大将军王,却没人知道天可汗康熙,你十四又是什么打算?

八阿哥上了折子,几乎将十四说成了西北这边自立为王的贼寇。

给十四冤屈的,当场就要撞柱子,说自己绝不想和胤礽二哥一样,因着得汗阿玛看重,就被人百般陷害污蔑。

太子那事儿怎么说呢,康熙理性上知道自己做的是对的,因为胤礽到如今,已经很不适合做大清的太子了,若是将大清交给他,那大清指不定再传个两代就没了。

但理性是理性,做父亲的,对胤礽又是一手带大的,他难道就真的不恼恨那些想方设法将太子给拉下马的人吗?

偏胤禩又用了同样的招术。

“十四是沾了二哥的光,胤禩当即就被汗阿玛斥责了,说他性情狡诈……”胤禛忍不住叹口气,那拉金婵眉头都皱起来了:“十四竟然有这样的脑子?”

胤禛沉默片刻,微微挑眉没说话。

那拉金婵试探的问道:“有人给十四出了主意?”

若是有人给十四出了主意,那是不是说明,胤禛对于西北的事儿是运筹帷幄?那他还装什么去外面打听消息,怕不是事儿刚发生,他这边就已经收到了消息吧?

然后随着康熙回京,他怕是已经将当时在场之人的表情言语都了解了个清清楚楚吧?

那拉金婵无语了片刻,果断问道:“那现如今,老八算是不足为惧了?”

她就知道,胤禛必定是有算计胤禩的一天的。但他不能亲自出手,因为到如今,朝中呼声最高的就是他和胤禩了,若是他亲自来算计胤禩,康熙就必然要知道他的野心,然后对他也心生忌惮。

所以,只能是借着别人的手来算计。

可借助谁的手呢?

老三是不行的,那就是一个墙头草,有好处的时候蹦跶的比谁都高,有危险的时候窜的是比谁都快。

老五也不行,就算五阿哥现在看着和九阿哥并不是很亲近,但人家始终是一母同胞的亲兄弟。

老七也不行,他对上老八,就好像鸡蛋碰上了石头。

十四就像是被胤禛给养大的野猪,现在是终于派上了用场。

胤禩怕是到现在,都只还以为真是十四出的手。

那拉金婵又问道:“收尾收干净了?”

胤禛微微挑眉,伸手捏了一下那拉金婵的脸颊:“什么收尾?这事儿和我有什么关系?不过,八弟现在病重,我也不好不闻不问,回头让人收拾些药材,你给八福晋送过去。”

那拉金婵嘴角抽了抽,早知道还有这么一出,在八福晋上门的时候她就将这事儿给办好了好吗?结果现在,还要再走一趟。

她转头就叫了春华,也不知道八阿哥是什么病,但是药材嘛,只管挑好的找。

回头她就让人送到了八阿哥府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