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第 131 章 一时都有些反应不过来……(1 / 2)

第131章第131章一时都有些反应不过来……

最近胤禛常住在书房,他是有事儿要忙,那拉金婵心里明白,也并不去打扰。

不过,忙活了小半个月,也总算是得空来后院了。

听到那拉金婵说她让宋清清和武金秀去做监工了,一时都有些反应不过来:“谁?”

宋清清和武金秀这两个名字,听着有些陌生啊。

那拉金婵忍不住抽了抽嘴角,提醒道:“宋庶福晋和武庶福晋。”

胤禛点头,好的,知道了,宋氏和武氏。

他沉吟片刻才说道:“你看着安排就是,武氏……”

那拉金婵强调:“武金秀。”

胤禛嘴角抽了抽,对上那拉金婵的视线,只好点头:“武金秀在这个构图上是有几分勤劳的,物尽其用,你愿意用就用,不愿意用也没什么。至于宋……宋清清,素来本分,不过我还是要提醒你一句,算账这事儿,需得心腹,宋清清虽说老实,但你也需得多上心几分。”

那拉金婵点头:“我知道,我心里有数,王爷不用担心。十三弟那边,王爷可有收获?”

胤禛点头:“十三送出来一张名单,我回头会先看看。这么些年过去了,这些人也不一定还能用。其实,最好还是十三弟亲自来,他侠义心肠,这些和他相交的将领,原本都是和他性情相投的,彼此之间也更好说话。”

但怎么让十三出来,这却是个问题。

胤禛顿了顿才又说道:“也不知道……到底是有些不太方便。”

有些事情吧,做的太着急,恐怕被康熙发现。但若是慢慢做,又怕到了事情上来不及。

他抿了一口茶,放下茶杯:“汗阿玛的脉案,太医院那边是保密的,但汗阿玛若是身体不舒服,也还是要吃药,所以太医院那边若是留心几分,汗阿玛的身体状况,咱们也就能了解一二了。”

康熙身体若是还强壮,那他这边的事儿就需得缓一缓。可若是康熙身体不好,那事儿就不能耽误。

大约也是因着临睡觉之前,胤禛特意提了康熙的缘故。到了晚上睡觉,那拉金婵就忽然说起来和康熙相关的梦话:“康熙帝8岁登基,14岁亲政,在位61年,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除鳌拜、平三藩,轻徭薄赋,与民休息,奖励垦荒,致力治河,争取汉族士大夫官僚,励精图治,□□,驱逐沙俄入侵,平定噶尔丹,奠定了清朝统治的基业。结束了鳌拜等四大臣辅政之后,其政治取向却与四辅臣一样,都在于中止顺治皇帝的汉化之道。”

胤禛躺在旁边瞪大眼睛听着,后面那些细数康熙的政绩的,他是不用认真听的,因为许多事情他自己本身也是亲身经历的。他着重听的是那几个数字,8,14,61。然后,还有最后那一句,顺治皇帝的汉化之道。

他原以为,自己的祖宗们是绝不愿意让满人汉化的,难不成,汗玛法竟是有过这样的政策?

胤禛本想立马起身到书房去的,但是刚动了一下,那拉金婵就微微皱眉,像是要醒过来,胤禛就连忙擡手,轻轻拍了拍那拉金婵的后背,好让她继续睡着。

暂且没办法查看顺治朝的那些政令,他索性就先在心里算起来那几个数字。

现t如今是康熙五十六年……那么,还有五年时间?

胤禛心里有些激动,又有些迷茫——五年之后,汗阿玛就要死了?

这么说呢,对一个儿子来说,提前告知自己亲生父亲的死期,这是一件儿很残忍的事情。但若是对一个想要争夺皇位的继承人来说,这个消息,好像也还带来了些别的情绪。

胤禛抿抿唇,将那种不合时宜的情绪都给压下去,只专心想自己幼年时候,和康熙的相处。这样想着,心里就越发难受,康熙无论什么时候,总是那样的精力充沛。

明明那会儿朝堂上事情多,又要平三潘又要□□,还要清缴四大臣留下的残部,他还要自学西洋文字,和钦天监学算数天文,饶是如此,也是每天必要亲自过问他和太子的功课——那会儿大阿哥和三阿哥已经进了上书房,康熙也会亲自看他们的功课。

只他是太子的尾巴,时常跟着太子进出乾清宫,所以才被汗阿玛亲自考校。

天冷时候,康熙会亲自过问他们的穿衣盖被。天热时候,康熙会亲自到阿哥所看他们用的冰盆,还会特意叮嘱太医多留意他们的身体,免得中暑。

无论多忙,康熙总会做到一个父亲该做的事情。

胤禛忍不住长长的叹口气——毕竟是亲生的阿玛。

若是……若是可以,他倒是愿意让康熙多活几年。要不然,明儿进宫,劝说汗阿玛多休养,别劳累过度?

可他这样做了,康熙会不会觉得他是在争夺权利?是别有用心?

胤禛顿时有些发愁,左右为难,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若是什么也不做,真要到了那一天,怕是也要后悔难过的吧?

做人,就是要顶天立地,光明磊落,绝不做那些会让自己后悔遗憾的事情。

他自来都是大丈夫,难道要因为一个皇位,就将自己变成那种藏头露尾的鼠类吗?就像是八阿哥,做事儿从来都是遮遮掩掩,所以他就很是看不上八阿哥。

总不能将自己变成八阿哥那样的人吧?

胤禛抿抿唇,翻来覆去一个时辰,他总算是做了决定——他宁愿晚几年呢,也不能让自己日后后悔遗憾。再者,晚几年不代表他想要做的事情也需得推迟,他安全可以先做着这些事情。

等日后……上手了直接继续做就成了。

男子汉大丈夫,有所为有所不为。

胤禛念叨着这句话,总算是睡过去了。

不过早上醒的也早,身边一有动静,他就立马睁开了眼睛。那拉金婵本来是要静悄悄的起身的,见他睁眼,就笑道:“今儿不用进宫?”

胤禛脑子有些懵,睡太晚了,没睡够,所以就觉得脑袋嗡嗡的。从枕头。

又将鼻烟壶给塞回去:“一会儿进宫,昨晚上你说梦话了。”

那拉金婵怔愣了一下,赶紧问道:“说了什么?”

“就是我昨儿好奇的事儿,你全给说了。”胤禛含糊说道,那拉金婵瞪大眼睛:“这么灵验的吗?你想知道什么,我就立马说什么?”

胤禛笑道:“不是早和你说过,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吗?你偏不信,现如今可是相信了?”

那拉金婵抿抿唇才说道:“反正我自己也不知道说了些什么,信不信的,有什么区别?你若是要进宫,就要赶紧起床收拾了,别一会儿再去的晚了。”

胤禛一边将衣服给穿好,一边说道:“你说,我让人在西洋那边打听些医术好的人怎么样?”

“挺好啊。”那拉金婵并不反对:“虽说咱们这边看不上那种开膛破肚的医术……”

中医讲究一个阴阳平衡,也讲究一个整体,就比如说,你头疼,那有可能是肝脏上的问题,也有可能是脾胃上的毛病,把脉确定哪儿不舒服之后,就开方子或者针灸,并不一定就是头疼开止疼药。

如此一来,不光是治好一个头疼,还能治好身上其他的毛病,整个身体都会健康。

西医呢,在中医看来就十分……粗暴血腥。

头疼就敲脑袋,肚子疼就打开肚子,腿脚有问题就将腿脚给砍掉。

再举个例子,就好像一棵树,这边的枝叶有问题,就咔咔咔一顿砍。那边的枝叶有问题,也咔咔咔一顿砍,砍到最后,说不定就剩下个树干。

若是人的生命力强大,那树干还有活路。若是生命力不强大,那就是一条死路了。

就完全是一种赌博心思,砍掉你一条胳膊一条腿,赌你还能活下去。至于活的好不好,那就不再考虑范围内了。

所以,大清的中医,是瞧不上西洋那边的医术的。

不过康熙是个开明的,他又是吃过西洋药物,甚至是因着洋教士才捡回来一条命的。所以他倒是对西洋医术的接受度呢,很高,又觉得医术这东西,该采取百家之长。

就开膛破肚,砍掉腿脚这治疗方法,也并非是西洋那边独创的啊。

自来天朝就有这种治疗方法,华佗的刮骨疗伤,虽说不是开膛破肚,但开了脑袋,是不是比开膛破肚更恐怖?

所以胤禛若是从西洋找些医术好的,不说别人,康熙肯定是能接受的。

不过,那拉金婵还是提醒道:“若是你找回来的,汗阿玛不一定能放心用。”

胤禛笑道:“我昨晚上也想了这事儿,最终决定,还是要做,无论别人信不信,我自己问心无愧,这就好了。”

剩下的,自有时间来评判。

他该尽孝就尽孝,身为人子该做的,他也会一件儿不落的去做。

胤禛穿好衣服,洗漱之后,又抱着弘暻说了几句认真读书的话,这才匆忙往宫里去。

那拉金婵就问弘暻:“我一会儿去学校那边,你是留在家里,还是跟着我一起去?”

弘暻都不用想的,连忙点头:“我跟额娘去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