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人多好玩儿,留在家里还得读书识字,他又不傻,宁愿出去玩儿。
那拉金婵点头,反正才两三岁,该玩儿还是要玩儿。孩子嘛,不好抓太紧,劳逸结合才是正道理。
不过去的不是老的弘晖学校,而是新建立的弘晖学校,现在只剩下花花草草没弄好了,等这些花花草草栽种下去,整个学校也就可以进行搬迁了。
武金秀和宋清清在这边忙碌得很,两个人说是做监工,那就必得要做到细致,事事儿都得完美。
顶着个大太阳,两个人在亲自盯着工匠们忙活,身边也各自带了助理,这两个助理也是从弘晖学校那边挑选的。
那拉金婵将弘暻放下来,吩咐了奶娘带着他去玩儿:“不要糟蹋花草就好,另外,也不许去太偏僻的地方,距离人群不要太远。”
虽说学校有院墙,但现在还没有守卫,该注意的还是要注意的。
她在整个学校里面转一圈,走完所有的地方需要大约两个时辰左右——还只是走,并不停下来观看别的。
这样大一个学校,光靠着两条腿是不行的。
要不然,将滑板给弄出来?但滑板对地面的要求太高了,倒不如自行车,而且自行车的话,可以携带的东西也多。
走完整个学校,她就又带着弘暻去老学校那边,和王先生商量搬迁的事儿:“后天是好日子,我特意请钦天监算的,可以先让男生搬迁过去,男生搬过去之后,再过三五天,再让女生搬过去。”
三天时间,到时候学校有什么隐患,也就能摸清楚了。
当然,不是说建筑隐患什么的,而是说巡逻方面的。万一周边的村镇,有人想摸进学校呢?
所以这三五天的时间,是用来安排这个事儿的。
学校外面的商铺也都已经或者租,或者卖的定下来了,学生们一旦搬过去,店铺必然是要开门做生意的,这方面也是在安全隐患里面的。
方方面面,都需得考虑清楚。
甚至,若是这些安全隐患排除不掉,那女生不搬过去也行。彻底的将男生和女生分开。
这样想着,那拉金婵就忽然一拍手:“也是我一叶障目没想清楚了,将男生女生分开才是最好的,那边从此就只做男校,这边做女校。”
如此一来,在早恋这方面还能更大可能的进行杜绝了。
王先生笑道:“也不是福晋没想到,我们这些人,不也都没想到吗?不t过,现在提起来也为时不晚,那这搬迁,就只让男生搬迁了?”
那拉金婵犹豫,分男校女校挺好的,但是,新学校建成了,不让女生们去看看,这好像也不太好。
“嗯,后天只让男生搬迁。”沉思片刻,她还是点头了,等男生搬走了,完全可以请武金秀和宋清清两人过来,将这边给重新设计布置一番嘛,新学校虽然好,也大,但旧学校也不差啊,该有的也都有。
再者,看新学校也不是没机会的,到时候两个学校完全可以举办个联赛,蹴鞠,短跑,骑射,不都能互相比试一番嘛?
所以现在不能去,也不算可惜。
她又说道:“将家国天下的牌子留在这边,男生虽然更能为国尽忠,但女生这边更需要这个鼓励。”
王先生并不和那拉金婵争论这个,这么些年了,他难道还看不出来四福晋其实是更愿意让学校的这些女孩子们变得更强大,更独立的吗?
虽说他和那拉金婵的观念不太一样,但也并非是完全否决那拉金婵的观念的。
再者,他也想看看,这些女孩子,到底能给大清带来什么样的改变。
盛唐时候的贵女,和现如今的可是有大大的不同的,若是将大清的女孩子变成盛唐时候的样子……好像也不错?
搬迁不是小事儿,先是教室用品,再是生活用品,然后还有食堂那边——民以食为天,女生这边既然不搬迁,那这边的食堂肯定是要保留下来的,新学校那边就需得再请人手。
不过现在那拉金婵最不缺的就是人手了。
弘晖学校都开办了五六七八年了,光是这毕业的学生都有多少了,除却胤禛要走的,那拉金婵要走的,剩下的招呼一声也就回来了。
新学校那边岗位颇多,保安部,食堂,教师,后勤,这些岗位加起来,总共需要一百多人。
这个事儿,那拉金婵全部交给了王先生去管。王先生反正是要跟过去做校长的,他不管谁来管?
至于女校这边,她打算将胡嬷嬷给拎上去做校长。
胡嬷嬷也识字能读书,之前做后勤做的就很好,事事周全。女生嘛,也不科举,只要学到本事就好,所以也并不用什么大儒,只要这做校长的是个周全人就好了。
搬迁的通知是立马就吩咐了下去,毕竟这些男生都是要干活儿的,帮忙搬书案,黑板粉笔,书本试卷,以及自己的生活用品这些。所以,今儿就需要开始收拾起来。
先生们负责管理,这个班级的负责书案,拿个班级的负责黑板等等,将活儿都给分散开来。
还是那句话,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许找小厮来帮忙。
弘暻到了这边才像是如鱼得水,跟在先生们屁股后面一个班级一个班级的去打转。像模像样的帮着先生端茶,听先生训斥人,还要认真去看被训斥的人长什么样子,好回去给自家阿玛额娘描述。
那认真的小样子,看的那些学生们手痒痒,很想打他一顿,免得他回家说自己的坏话。
整个搬迁虽说是定了一天,但其实总共是搬迁了三天。
时不时就有人想起来什么没拿,然后再来通知胡嬷嬷——胡嬷嬷在男生们搬出去之后,就立马开始准备将女生们的宿舍和教室,全都给扩展开。
所以不打招呼的话,就没办法进学校里面。
只有和胡嬷嬷打招呼了,胡嬷嬷定下来了时间,他们才能进门。
其实将男生那边分出去,也是那拉金婵考虑了商业街的缘故,学校的女生几乎都是慈济院出身的,到新学校那边,消费一旦上涨,肯定是不能适应的,还可能会出现窘境。但男生嘛,大部分的出身还是很不错的。再者,不着急科举的话,甚至还能找些勤工俭学的岗位赚钱,他们对于银钱是比女生这边宽松些的。
总之,将男生给分到新校区,几乎算得上是皆大欢喜的事儿了。
等事情完全办完,那拉金婵才有空在家描摹自行车图纸。
没有橡胶……那就用弹簧来减震,虽说减震效果没那么好,但肯定有比没有强。
自行车横梁车座这些,可以改用木头的。至于轮子和脚踩轮,那肯定是需得钢铁的,生铁容易断裂,需得炼制过的混合铁质才行——是的,大清已经有类似于钢的东西了,但和现代的钢肯定是不能比的。
像是红衣大炮,还有火铳这些,用的就是钢,比较结实,不容易炸膛,不容易开裂。
转向杆可以做简易版的,也就是用钢铁套着铁棍,铁棍再连着把手,一转把手,转向杆就会跟着转动,再带动轮子来转动。
她想的正入神,就听身后传来声音:“这是什么?”
那拉金婵回头看一眼,是胤禛,就笑道:“两轮车。”自行车这名字,可不太好解释,两轮车却是十分契合的,有了两轮车,日后说不定还有三轮车,四轮车。
嗯,大清的独轮车还是很普及的。
胤禛很有兴趣:“和我仔细说说?”
想要大量生产这种两轮车,还需的胤禛帮忙,所以那拉金婵就很干脆点头,拿着图纸认真的和胤禛解释起来。
胤禛听的专注,有些不太明白的地方还要仔细问:“这个链条是带动两个轮子转动的?就跟滑轮一样?”
和滑轮自然是不一样的。
那拉金婵却又不太知道为什么这链条要做成一节一节的,而不是一整根带子,她只好含糊说道:“一整根的容易掉?或者,太滑了,卡不住这个齿轮,就没办法带动轮子转动吧。”
她自己说着,就一拍手:“对,就是这个道理。”
不是也得是。
胤禛嘴角抽了抽,不过却是没让那拉金婵发现,只说道:“那这轮子上,为什么要有这么多的铁条?”
“是为了支撑轮子不要变形。”那拉金婵信心满满:“你看,这样均匀的布局,是不是将轮子承担的压力给分散开了?”
嗯,就是这个说法。
胤禛听她胡说八道一通,然后点头:“我先找人试试。”
至于为什么不能换成带子,或者去掉这些铁条,让人试试不就知道了吗?反正,他不缺这个试一试的钱。
若是这东西真好用,说不定可以代替马匹……到时候,可就是整个军中都要发生改变了——不用吃粮草不用担心生病发疯的铁马,甚至坏了还可以维修重新用,简直就是一大杀器。
对大清来说,这样的东西,绝对能算得上是天赐宝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