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第130章如此才是长久之道。……
这话说的胤禛也有几分沉默,片刻之后,他像是想通了一样叹口气:“算了,是我贪心不足。原本想着你能生一个就好,现如今生了嫡子,又盼着有嫡女。若是生孩子这事儿需得用你性命来换,那我们只有一个弘暻也足够了。”
和以前相比,能得一个嫡出的儿子,就已经是十分幸运的事儿了。
人呢,不能不知足,总是不知足就容易出祸端。
转眼也就到了康熙五十六年,西北那边再次爆发战事。朝中上上下下,都觉得这次需得大干一场,就算不能彻底将西北那边打服了,也需得让他们有顾虑。
然后在这领兵的人选身上,就各有分歧了。
有人推荐年羹尧,一来年家是胤禛门下,二来年羹尧也确实是有真才实学。推荐年羹尧的,大都是属意胤禛,支持胤禛的。
也有人推荐十四阿哥,推荐十四阿哥的,是因着十四阿哥这两年也很得康熙看重宠爱。
康熙去年去西藏,就带了十四阿哥,据说还带了十四阿哥见了西藏活佛,活佛将十四阿哥夸的天上有地上无的。
最终康熙是定下了十四阿哥。
册封了十四阿哥为征西将军,就命十四阿哥带兵出京了。
等十四阿哥这边离开京城,胤禛就恼恨的差点儿在书房里砸东西了。他不是那种自己憋着话不说的性子,不到片刻,就又来找那拉金婵抱怨了。
“我竟是才知道,十四竟然是和老八搅合在一起了,十四此次去西北,是得了老八的支持。”八阿哥手里是掌握着大阿哥的人脉的,去西北当主将,并不是说你有拳脚功夫就足够了的。你需得在军中,也得到支持,能压服的了那些兵痞子。
军中嘛,一是靠实力,二是靠义气。
老大被圈禁着不能出来,但是老大早些年培养起来的人脉却是有大半都还留着的。八阿哥不管是怎么从老大手里得到的那些名单,反正他是得到了。
十四并不是莽夫,他既然去西北那边,也就是做好了完全准备。
再加上朝堂上,有八阿哥等人为十四说话,支持十四,十四也就得到了这兵权。
那拉金婵都有些诧异:“十四之前不还和八阿哥闹的十分僵硬吗?”
胤禛沉着脸:“那是早些年的事儿了,怕是现如今十四自己都忘记了。”
再者,老九现在能赚钱,十四手里的那点儿银子,八阿哥怕是也看不上。
胤禛气恼的是十四里外不分:“他若是告诉我,自己想去西北,我难道还会拦着他吗?结果,我竟是半点儿不知情,他和老八却是早已经有了勾连。”
那拉金婵笑道:“什么里外不分,夺嫡呢,谁和你是兄弟?你难道还看不出十四的心思?在他看来,你怕不是他兄长,而是他的对手。”
既然是对手,他怎么可能会求到胤禛跟前来?
倒是老八,他估计是和老八合作,而不是求到老八跟前。
“就是彼此有把柄,这才能放心联手。”那拉金婵说道,再者,和老八争,输掉了,那还有老四在上面撑着呢。若是和老四争,输掉了,老四也元气大伤,那岂不是兄弟两个都在为老八做贡献了吗?
十四有野心,想和胤禛争是事实,但也确实是分了里外了。
她将这话说完,胤禛都气笑了:“意思是我还得夸赞他聪明?这混小子……”
但顿了顿,到底是没说完。大家都是皇子,都喊康熙一声汗阿玛,上面既没有太子也没有长子,那凭什么就不能争一争呢?
十四本来就争强好胜,从小就如此,和胤禛是亲兄弟,但若是胤禛得了康熙和德妃夸赞,十四就必得要恼恨。那他现在盯上了皇位,想要争,也不是什么理解不了的事儿。
胤禛面色阴沉,片刻才说道:“若是十四在西北站稳了脚跟,形式就有些不太好。”
争夺皇位呢,最重要的部分就还是兵权了。
西北军营距离京城是有些近的。
当然,要是和丰台大营比起来,就又有些远了。
那拉金婵并不认识当兵的人,费扬古早逝,家里剩下那些个兄弟又都是不争气没出息的,她那拉家,和武将几乎是扯不上什么关系了。
所以这事儿上,她是帮不上胤禛什么忙的。
但胤禛很快就想到了一个人:“十三。”
当年十三不曾被圈禁的t时候,曾从弘晖学校带走了好几个人安插在军中。
而且,西北大营,也算是十三的大本营。
现如今西北大营换了主将,那想必是也要进行调动,若是将那些人调动到丰台大营来……还有绿营那边,是汉人将领,若是能拉拢过来,那整个京城,也就是在自己手里了。
不过这事儿需得小心谨慎,万不能让人发现端倪。否则,怕是下一个被圈禁的就是自己了。
老爷子是最恨别人在他活着的时候盯上他的武将,谋夺他的兵权了。
胤禛沉思起来,那拉金婵闲着也是闲着,就顺手帮他揉按了一下额头。
胤禛忽然起身:“十三福晋现如今也不能出门,你回头再往十三府上送东西,就帮我送一封信过去。”
原本十三福晋是能出门的,但后来十三从养蜂夹道出来,被关在府里,那府里就是只许进不许出的了,连带着十三福晋也不能再出门。
之前十三福晋生孩子,也都是那拉金婵帮忙找的稳婆给送进去的。
也幸好呢,母子平安。
是的,十三福晋生了个阿哥。因着十三福晋自己身体好,所以这孩子也十分健壮,生下来就是白白胖胖的,哭声也十分宏亮。
那拉金婵念着孩子无辜,就总给十三府上送些吃的用的。
通过德妃呢,将这事儿透漏给康熙了,康熙也是知情的,但并未拦着。
胤禛想和十三联络上,也就只能是让那拉金婵帮忙了。
那拉金婵笑道:“这等小事儿,你只管放心,我保准给你办妥当了。”
胤禛立马去书桌旁边写信,那拉金婵顺便看了两眼,胤禛明面上肯定不会问丰台大营的事儿,看守十三阿哥的人都是康熙的亲信,这种自找圈禁的话,怎么可能会写在明面上?
他写的是想念十三,某年某月,两个人在雍郡王府喝酒,兄弟两个说了些什么话之类的。
总之,肉麻的很。
那拉金婵看着都忍不住哆嗦了一下,赶紧的转移开了视线。现在明面上的都是能说的,没写出来的,才是他要和十三说的话。
这种兄弟之间的默契,那拉金婵是有些将信将疑的,但胤禛都将信纸给塞到了信封里,她也不好追问十三能不能看明白,只点头应道:“我明天亲自去一趟,正好,天气也有些冷了,该给十三府里送些皮毛了。”
包裹是直接交给守门的侍卫的,侍卫会先检查一遍,若是有夹层信件之类的,就需得上报再次检查。
那拉金婵送完了就走,并不过多停留。
没过多久,纺织厂那边的女工,就到学校那边找了以往的同窗联络来往。
女孩子嘛,重感情,没成亲之前,得空了约着逛街看戏都是常有的事儿。
这中间往来的消息,也就是那拉金婵帮着送了。
李氏那边来给那拉金婵请安,顺口就抱怨富察氏:“进门也有半年了,竟是还没有动静,我想着,不如请太医来把把脉,看看她身体有没有什么不好的。”
那拉金婵忍不住抽了抽嘴角:“才进门半年,我当年进门三年才有了弘晖。”
在弘晖出生之前,李氏倒是先生了个格格。不过,那孩子体弱,没站住。
现如今想想,孩子之所以体弱,大约是因着李氏和胤禛那会儿都年幼的缘故。不过,事情都过去那么长时间了,现如今倒也没必要再说了。
她摆摆手,打断李氏要说的话:“再者,府里也有小宋大夫,犯不着专门请太医。是药三分毒,富察氏身体若是没问题,就用不着专门去调理。”
李氏有些不太认同,但又不敢反驳,只好瓮声瓮气的应了:“那也好……再等一段时间吧。”
又说起来二格格家的孩子:“会认人了,上次妾身去,还不愿意让妾身抱,有些认生了。”
小孩子认生是很正常的,尤其是五六个月的时候,有些孩子还只认亲娘一个,吃饭睡觉拉屎,都很不能长在亲娘身上。李氏又不是住在那拉家的,她偶尔去一次,小孩子能记得住她才怪。
那拉金婵没说话,李氏就又说道:“二格格说,额驸最近办差有些辛苦,已经一个月没回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