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拉金婵打断她的话:“你的意思是,让王爷想法子将星德给调回来?前程不要,就整日里在家守着妻子孩子?这是你自己的想法还是二格格的想法?”
李氏被吓一跳,赶紧摆手:“不不不,妾身不是这个意思……星德若是出息,二格格也能被人高看一眼,是我一时糊涂说错了话,我原想着孩子小,二格格需得守着孩子,怕星德在外面……男人家,万一做了什么糊涂事儿……”
那拉金婵就皱眉,片刻才说道:“这事儿只能看人心,星德若是有良心,自是不会辜负了二格格。但他若是没良心,你哪怕是打发人寸步不离的守着,他该做糊涂事儿还是会做的。”
顿了顿,那拉金婵才又说道:“不过,我倒是觉得,星德还算是有良心,否则,婚前也不会身边没个伺候的人了。再者,你一个长辈,整日里去操心小夫妻之间的事儿,是不是太闲得慌了?”
星德是她女婿,但又不是只是她女婿。
小夫妻之间的事儿是最怕长辈掺和了。
可能星德本来没有这样的想法,结果李氏办了糊涂事儿,比如说像是今儿一样,直接去求了胤禛将人给调回来,那星德心里能舒坦?
他心里不舒坦,又不能找李氏拼命,那面对二格格的时候心里会不会厌烦腻味有心结?
二格格若是当真不愿意让星德独自在外面,要么呢,是亲自和星德商量这个事儿,征求了星德的同意,再说这调回来的事儿。要么呢,二格格就带着孩子去陪着星德。
她是郡主,大清只说八旗子弟不能随意离开京城,但没说嫁出去的女子也不能随意离开京城。
那万一夫君赴外任,总不能将女人留下来,让夫妻分离吧?
所以这事儿算是李氏逾矩了。
那拉金婵就皱眉:“你若是再这样糊涂,日后就少去那拉府上,免得好好的夫妻两个,也被你撺掇的成了怨偶。到时候若是夫妻两个当真离心,你良心可过得去?二格格还是你亲女儿呢。自来只有盼着女儿女婿和睦的,哪儿有像是你这样,巴不得他们两个争吵起来的?”
李氏就赶紧缩了缩脖子,低着头不敢言语。
那拉金婵对她那脑子真是一点儿不抱希望了,摆摆手打发她回去:“还有富察氏那边,你也少插手,只要富察氏孝顺你,你只管安安心心的当你的婆婆就是了。”
不要总想着调三斡四的。
李氏出来之后才撇撇嘴,略表现了一下自己的不服气,但瞧着武氏和宋氏联袂而来,又赶紧将脸上表情换成了笑容:“武妹妹,宋妹妹,倒是难得见你们两个出门。”
武氏笑道:“前段时间福晋交给我们俩一些差事,才办完,现在来给福晋回话。”
宋氏也微微笑了一下,算是打招呼了,两个人着急进去,就没再和李氏多说什么。李氏犹犹豫豫的,想走吧,又特别好奇,想知道那拉金婵交给她们两个什么任务。不走吧,这都出来了,再回去好像也不太行。
杨嬷嬷出来赶人:“李侧福晋,时候不早了,福晋说,眼看天冷了,弘时阿哥比去年又长高了些,今年还需得再做冬装,您回去给弘时阿哥量一下尺寸。”
李氏赶紧点头应下,又伸着脖子往里面看一眼,这才走开。
武氏和宋氏来交的是学校那边的花园设计图。
新学校马上要建成,那拉金婵准备趁着这秋天,赶紧将树木花草给移栽好。这花草的图形呢,武氏是很有经验的——也不光是花草,她还打算在学校里面开辟菜园子和耕种粮食作物。
但是,又不能显得很突兀,需得和学校整体环境融为一体。
宋氏是帮着算账的,花草的价钱,树木的价钱,以及菜种粮种的价钱,都需得过一遍儿。
现如今,宋氏算账也是很有经验的了。
武氏先将图纸给拿出来:“按照福晋的意思,选取便宜容易活,不需要精心伺候,但又有些用途的花草,这边是栽种一些菊花,可以采摘花苞来炮制花茶。这边是栽种栀子……”
栀子是有清心祛火的作用的。
再就是一些月季,月季是有活血的作用的。
因为要构思图案,t所以花朵的颜色也不尽相同。
武氏说的认真,那拉金婵听的也认真。等武氏说完,宋氏就开始报账。
花草树木,连带粮食菜种,大约是需要两千两银子,这两千两银子还是因着学校的面积太大,所需要的东西多,才显得银子也多的。
那拉金婵忍不住笑到:“你们两个现在配合的是越来越默契了,若是我让你们两个去做监工,你们可做得了?”
这就是要出门。
女人做监工,前所未有。
武氏和宋氏先是互相看一眼,然后脸色就红了,又是害怕又是激动:“我们当真能去做监工?”
“自然能,图纸是你们的,该在哪儿栽种,你们比谁都清楚,既如此,你们做监工,才能更好的将这图纸给还原出来。”那拉金婵说道,她鼓励女人走出家门自己做工赚钱。
就连武氏和宋氏,她也并不打算只局限在府里。
女权的醒悟,并不只是靠几句宣言。而是首先要让女人有自己可以活命的能力,这样她们才会有选择的权利。
没有活命的本事,和离就是死,被休就是死,那哪个女人敢在婚姻里和男人对着干?
当然,若是武氏和宋氏不敢,那也就算了。她鼓励对方,并不是强迫对方。
沉默片刻,武氏就点头:“我去,我连皇上都见过了,之前还得过皇上夸赞……就算是那些工匠不服气我,但也不敢胡乱说话。”
否则,就是在质疑康熙的眼光。
武氏都去,宋氏自然也不落后,她本身就是跟着那拉金婵出门过好几次的人,所以也爽快点头:“好,那我们就去做监工,福晋给了咱们这样的机会,咱们得把握住才好。”
走出门也没什么不好的。
总比呆在府里,整日里不是做针线活儿就是发呆的强。
跟着那拉金婵出过门之后,宋氏就觉得,自己回不到以前的日子了。
有事情做,就会觉得人生充足,内心也有被需要的满足感。
没事情做,整日里想东想西的,一日比一日空虚,日子才是难熬。
若是有孩子也还好,好歹能照顾照顾孩子。但她和武氏,又都是没孩子的人。王爷越发的冷情,又要养身,这些年除了正院,连后院都不怎么进了。她们这年岁了,难道还奢望生孩子吗?
那拉金婵就笑道:“好,回头呢,我也给你们两个准备个助理,或者,你们自己到弘晖学校去挑一挑?武氏可以挑选擅长画图的,宋氏可以挑选擅长算数的。”
顿了顿,她纠正:“武金秀可以挑选擅长画图的,宋清清可以挑选擅长算数的。”如此才能对她们有所帮助。
她们既然不想呆在后院,想走出去,又有自己的名字,那就不能再以宋氏或者武氏来称呼了。
武金秀和宋清清都瞪大了眼睛,片刻,竟是眼眶有些发红,但又赶紧露出笑容来,使劲点头:“好,那我们就去学校那边走一趟,从学校那边挑选助手。”
学校那边选出来的人,可比丫鬟婆子好用多了。丫鬟婆子大多不识字,若是要用,就需得从头教导,等教导出来了,或许也该嫁人了,或者到年龄要回家养老了。
那拉金婵笑道:“这次的事儿若是办好了,我就给你们……嗯,三百两的辛苦费。”
武金秀忙忙点头:“那可太好了,正巧我之前看上了一幅画,是江南那边传过来的,因着不是古画,价钱还算是便宜,一百两银子就能买得到呢。”
虽说不是古画,但也必然是名家手笔,否则,卖不了一百两这样的高价钱。
那拉金婵笑道:“你自己赚的银子,你想买什么就买什么,那清清呢?你想买什么?”
宋清清沉吟片刻才说道:“我暂且没什么想买的,攒起来吧,等日后攒的多了,买个铺子或者庄子。”
那拉金婵点头:“也好,如此才是长久之道。”
她顿了顿才说道:“若想要百姓富裕,民间还是要有更多生财之道才好。”
人人都能赚到钱,那也就不必非得拘泥于种地。
当然,粮食还是要种的。想要让各行各业百花盛开,前提条件是粮食增产,足够所有的人吃饱穿暖,能让大部分的人,脱离土地劳作,从而赚到银钱,用这些银钱来购买粮食,保证自己的生存。
所以,话题还是绕回来了——粮食增产,才是一个社会能发展起飞的重要基础。
谁能让粮食增产,谁就是整个国家的恩人。
那拉金婵打算在弘晖学校开设农学院,这个农学院,也需得和工部那边连上。
她在这儿沉思,武金秀和宋清清就不出声,只安安静静呆着,生怕打断了那拉金婵的思绪。
那拉金婵好半天才回神,冲她们两个摆手:“今儿有些晚了,不太好出门了,明天吧,我和侍卫头领说一声,让他调派四个侍卫跟着你们,虽说你们不怕麻烦,但就怕有些人胆大包天。”
武金秀和宋清清忙谢恩,见那拉金婵没别的吩咐了,这才拿着图纸和账本,赶紧的起身告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