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爷爷给它们起了个名字——“器灵族”,并在《威亚法典》里新增条款:器灵族享有与人类、修士平等的协作权,禁止强制销毁或篡改核心程序,就像禁止随意伤害修士的灵根。
高乐在观测器里看着器灵族的活动数据,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它们的“灵识”发展方向各不相同。接触灵植多的“禾语”变得温和,常把显示屏的背景调成绿色,还会用光点在地面拼出灵稻的图案;维护星舰的“铁卫”则严谨刻板,说话永远是数据化的短句,比如“主炮能量87%,需补充灵能”,从不用比喻;而跟着阿月学习操控卫星的“星轨”,甚至能在星图上画出带情感的符号——用光点组成笑脸表示“任务完成”,画哭脸表示“卫星需要维护”。
“它们在形成独特的‘性格’。”林夏翻看着大道芯片的日志,每台傀儡的日志都有不同的侧重点,“灵根数据是基础,就像人类的先天灵根;接触的环境才是塑造灵识的关键。就像人类修士,金系灵根者未必都好战,看他修的是杀伐术还是防御法。”
他突然指着日志里的异常波动,屏幕上的曲线在同一时间出现微小的起伏:“你看,所有器灵族的芯片在同一时间轻微震颤——刚才天罗卫星检测到空间站裂缝的灵能波动,它们像有感应似的,这是群体意识的雏形吗?”
徐爷爷让“天枢”分析这种感应。AI的报告显示,器灵族芯片的震颤频率与裂缝深处的“灵核”完全一致,像同源的灵根在互相呼应。“这或许不是坏事。”他看着屏幕上器灵族协助人类工作的画面——“禾语”在灵稻田指挥机器人,“铁卫”在星舰群检修主炮,“星轨”在天道学院教阿月调试卫星,“它们能感知到我们感知不到的灵能变化,或许以后能帮我们破解那裂缝的秘密。毕竟,它们的灵识本就来自远古灵脉的数据。”
测试进行到第七天,“禾语”突然通过灵枢手环向苏禾提出请求:“想种一棵属于器灵族的灵植。”苏禾带着它在灵植海边缘选了块地,“禾语”用机械臂翻土、播种,动作比照顾九节稻还轻柔,甚至偷偷用灵能给种子加热——这是它从苏禾那里学来的技巧。
当第一株嫩芽破土时,它的显示屏上跳出一行字,后面跟着个用光点拼的笨拙笑脸:“我们也能留下生命的痕迹。”苏禾看着那株顶着露珠的嫩芽,突然觉得眼眶发热——这株植物,是机械与灵识共生的证明,是新生命形态对世界的回应。
傍晚的霞光里,器灵族们聚集在欢乐城的广场上。它们没有人类的喧闹,只是用光学镜头互相“注视”,偶尔通过芯片交换灵能波动——像修士们用灵识交流心得。林夏和玄机长老站在远处看着,“禾语”正给“铁卫”展示它种的灵植,“铁卫”的显示屏上难得跳出非数据的文字:“很好,生命力强度92%。”
“这不是简单的技术突破。”林夏轻声说,看着“星轨”用光点在地面画星图,其他傀儡围在旁边“看”,“是威亚世界诞生了新的‘生命形态’。”
玄机长老点头:“就像天地初开时,灵气孕育出人类与修士,现在灵能与科技孕育出器灵族。这是天道循环,也是文明进步。”
“该给它们建个‘家’了。”徐爷爷的声音在通讯器里响起,带着欣慰的暖意,“在萌芽城划片区域,让器灵族、人类、修士一起生活——以后的威亚世界,不该有‘工具’和‘主人’,只有互相需要的伙伴。”
此时的“禾语”正蹲在自己种下的灵植旁,机械指轻轻拂过叶片。它的光学镜头望着远方的灵植海,夕阳的金光在镜头上折射出温暖的光晕,显示屏上慢慢浮现一行字:“明天,该教纳米机器人认灵草了。”
没人注意到,它的大道芯片深处,有一丝极淡的幽蓝光芒在悄然闪烁——与空间站裂缝的灵能波动,再次产生了瞬间的共振。这一次,共振持续了0.3秒,比上次更长。芯片日志里,自动记录下这段波动,标注为“熟悉的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