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章(2 / 2)

赵洋被御林军擡着往前,忽的哈哈大笑。

笑声痴狂,听得人头皮发麻。

苏源无声轻叹,收回落在赵洋身上的目光。

犹记得当年从松江府回京述职,和还是怀王的赵洋狭路相逢。

彼时的赵洋风度翩翩,俊美儒雅,颇有几分闲云野鹤的超脱世俗之感。

若非他提出以自家庶子和元宵定亲,苏源还真看不出他心怀鸿鹄之志,欲与太子争锋。

那时匆匆一见,更没想到多年后会因为赵洋野心的暴露,而牵扯出一系列连锁事件。

对苏源等一众臣子而言,是绝对相当的好事。

他们察觉到扶桑国的狼子野心,在大势未成前将其扼杀在摇篮里。

可对弘明帝而言,便是好也不好。

绿云罩顶是一回事,更多的应该是失望。

这个由他亲眼看着长大的孩子,最后还是在亲生母亲的引导下,一步步走上绝路。

思绪流转间,苏源听到弘明帝说:“今日之事到此为止,福阳宫到底因何失火,还请皇后查明。”

皇后福了福身:“臣妾谨遵陛下旨意,另外马氏......”

提及马氏,苏源随大流地看向马氏。

猝然回首间,脑中倏地爆发出一阵尖锐的嗡鸣,激得苏源擡手捂住耳朵,面露痛苦之色。

弘明帝注意到苏源的异样,关切询问:“承珩怎么了?”

苏源想说“微臣无碍”,又被一股陡然窜起的电流刺激得口不能言。

宛若一只无形的大手,带着绝对不容置喙的力量,将苏源的意识拉入深不见底的漩涡。

彻底失去意识的前一秒,苏源隐约听到有人急切地呼唤他的名字。

苏源置身于不见五指的黑暗中,被那只大手拉拽着前行。

意识浮沉混沌,四肢更是轻飘飘如同棉絮一般,连抵抗的力气都没有。

令人不适的吸入感不知持续了多久,一段轻灵的乐声传入耳中。

意识下沉,光亮随之而来,刺得苏源不得不半眯起眼,以缓解强光给眼睛带来的不适。

再睁开,眼前是纷华靡丽的宫殿。

乐师弹拨着琴弦,舞姬在乐声中翩翩起舞,脚腕上的铃铛清脆作响。

苏源忙不叠移开眼,发现殿内除了乐师舞姬外,还有三个男子。

正要上前,舞姬脚步一转,擡高的手眼看就要打到他身上。

苏源躲闪不及,已经做好逃窜的准备,却见那舞姬的手从他身上穿过。

再看那舞姬,压根没发现他的存在。

苏源低头看着自己,陷入沉思。

......难不成他隐身了?

经过两次尝试,确认在场所有人都看不到自己,苏源就放开了,直奔那看不清面容的三个男子走去。

走近后,苏源惊觉这三人竟是赵进、梁盛还有梁守海。

他们身边各坐着两个衣着暴露的女子,娇笑着喂他们喝酒。

嘴对嘴的那种。

这副场景,堪比传说中的酒池肉林。

苏源胃里一阵翻涌,索性挥袖而去。

出去后,苏源发现这里是皇宫。

逛了一圈后,发现整个皇宫都没有弘明帝、太子还有赵琼等人。

苏源站在荒废凄凉的东宫门口,心底升起一个不可思议的猜测。

——他极有可能又回到了原剧情中。

一如当年他金榜题名后,梦回第一世那样。

所以,他们都不在了吗?

苏源找了很久,一无所获,又回到了赵进所在的宫殿。

酒池肉林依旧存在,好在那些女子退下了,只他们三人边喝酒边说话。

“......多亏有你们,否则朕如何能除掉赵澹,顺利登基为帝。”

梁守海和梁盛相视一笑,前者的笑脸是一如既往的伪善:“只因天时地利人和,还有陛下的英明果决......”

从他们的谈话中,苏源得知赵进和马氏狼狈为奸,让赵澹感染上痘疹。

从确诊到离世,中途只有短短三天的时间。

白发人送黑发人,弘明帝大恸,自此一病不起,不到半个月就抑郁而终,皇后也紧随其后。

弘明帝死前遵循立嫡立长原则,将皇位留给了赵进。

可苏源知道,马氏是赤钰的人。

那是不是意味着,原书中赵澹英年早逝,和赤钰......准确来说,和赤钰背后的扶桑国有一定关系?

再看一脸洋洋自得的赵进,苏源颇看不上他,被人卖了还给人数钱的蠢东西。

索性仗着自己被施加了隐身buff,走到赵进面前狠狠锤了他几拳。

正准备再给梁盛父子几拳,眼前画面陡然一转。

赵进已死,已逝的刘贵妃次子在梁盛的拥护下登基为帝。

梁家作为外戚,一时间风头无两,成为人人奉承的存在。

被捧得过高,难免失了警惕,以致于幼帝和梁家都死在了赵洋这只黄雀手中。

赵洋率领私兵发动政变,顺利成为新帝。

成为九五之尊后,赵洋彻底暴露了本性,自私自利,残暴不仁,宠信奸臣宦官,任由他们戕害朝中忠臣。

满朝文武人人自危,天下百姓亦是怨声载道,赵氏皇族的统治摇摇欲坠。

而赵洋对此全然不知,竟在道士的忽悠下开始炼丹,将朝政全盘交托给了奸臣宦官。

奸佞误国,百姓民不聊生。

终于在赵洋登基的第三年,百姓开始反抗,民间出现多股起义军势力。

赵洋得知后怒不可遏,派兵前往镇压,并残忍坑杀数万起义军。

此等残忍行径,逐渐让朝臣、百姓对他冷了心。

但是当扶桑国举兵入侵时,所有人还是毫不迟疑地举起武器,守卫他们的家国。

奈何弘明帝大力推行的新政难产而亡,本可以成为明君,带领靖朝走上新高度的赵澹也死了。

在弘明帝的父皇,赵进以及赵洋的挥霍无度下,国库空虚,连军饷军需都填补不起,靖朝大军压根没有与之一战的能力。

还是林璋、孙见山、范诩等文臣,以及宋竟遥等武官带领十多万残兵败将殊死抵抗,才勉强击退扶桑大军。

靖朝险胜,可代价是以上所有人战死沙场。

十八万大军死得只剩五万,剩下的这些也大多落下了终身残废,再无法上战场。

苏源看着林璋等人一个接一个地倒下,满腔悲怆无处发泄,化作滚烫的热泪滴落而下,洇入被血染红的泥土中。

然而这还没有结束。

赵洋丝毫没有意识到靖朝已经到了穷途末路的时候,依旧沉溺在丹药和酒色之中。

终于在某一天,他吃了一瓶丹药,连召五位嫔妃侍寝。

一个激动,马上风死了。

赵洋的死极不光彩,本就对他失望的朝臣匆匆将他葬入皇陵,迎赵洋之子登基。

赵洋之子勉强算个守成之君,就在满朝文武以为靖朝在新帝的带领下会越来越好的时候,杭州府封锁多年的港口被上百艘海船冲破。

杭州府知府以及当地驻军以血肉铸成围墙,死守半月,终究敌不过五国联合而来的军队,死得一个不剩。

五国联军在杭州府大开杀戒,一路向京城挺进。

大军所经之处,一片哀鸿遍野,血流成河。

苏源已经数不清多有少百姓死在五国联军的手中,只机械性地跟着大军一路北上。

眼看大军攻入京城,摘下新帝的首级,砍杀无数朝臣百姓,苏源已经流不出眼泪。

他甚至连握剑都做不到,只能眼睁睁看着靖朝国破。

五国联军在京城肆虐了整整一月,在皇宫最高处插上他们五国的旗帜,踩在龙椅上放肆嚣张地大笑。

就在这时,一支人数多达二十万的大军揭竿而起,以摧拉枯朽之势攻入京城。

这支军队的主将是一名女子,众人称其为越女。

越女率领二十万越军,打得五国联军屁滚尿流,狼狈逃窜。

同年元月,越女自立为帝,改国号为越,以京城为都。

自此,开启一番盛世伟业。

“你既说他身体无恙,药也喝了针也扎了,为何一个时辰过去,他还是不醒?”

苏源头痛欲裂,隐约间听到弘明帝的声音。

“回陛下,苏大人的脉象确实诊不出什么问题,应该要不了多久就能醒来。”

是关院首的声音。

弘明帝轻叹一声:“也罢,你在此守着,朕还有政务要处理,等他醒了,立刻派人知会朕一声。”

“是,陛下。”

脚步声逐渐远去,苏源眼睫微颤,缓缓睁开眼。

之后关院首如何欣喜,弘明帝赶来后如何关心,苏源只一板一眼地答着,并不走心。

原来梦中十多年,现实中只才过了一个时辰吗?

看着面带关切的弘明帝,苏源竟有种不知今夕是何年的感觉。

弘明帝见苏源一瞬不瞬地瞧着自己,咳嗽两声:“承珩这是怎么了?”

苏源勉强回神,抿唇一笑:“陛下,微臣有没有说过,能成为陛下的臣子,是微臣此生之幸?”

之后弘明帝是如何老脸一红地离开,苏源又是如何恍恍惚惚地回了苏家,一概略过不谈。

苏源只知当夜他又梦到了白日的梦境,尸横遍野,满目疮痍。

惊醒后还是午夜时分,宋和璧察觉到苏源的异常,坐起身细问:“怎么了?做噩梦了?”

苏源不好说梦里之事,只翻身抱住她:“许是被白天的场景吓到了,时辰不早了,快些睡吧。”

宋和璧不放心地看他一眼,见他神色恢复如常,也不再多问,闭眼睡去。

苏源也闭眼躺着,清醒到天明。

天亮后,苏源神色如常地上朝。

早朝上,弘明帝对昨日发生之事一概不提,只慷慨激昂地宣布了牛痘预防痘疹的法子。

满朝震惊,苏源也因此收获了诸多各异的眼神。

苏源擡眼回望,对方许是被他黑黝黝的眼神唬住了,竟没有对牛痘之法提出异议。

直到早朝结束,众人惊觉他们这些“久经沙场”的老狐貍竟然被苏源吓唬住了。

真真是丢脸极了!

苏源手执笏板,沿长阶而下。

看着缓缓升起的旭日,他忽然就释然了。

往事不可追,更遑论前世之事。

只要如今的靖朝繁荣昌盛,不重蹈前世覆辙,便已足矣。

两日后,赵洋和马氏的事调查清楚。

一如弘明帝猜测的那样,赵洋在扶桑细作的帮助下潜入皇宫,伺机为母报仇。

而马氏自从逃逸后,一直躲在福阳宫主殿的密室里。

三天前,马氏和赵洋在福阳宫相遇,因心中对赵洋又爱又恨,直接药倒了他,把他关进密室里。

事后又点燃了床褥布匹,准备和赵洋同年同月同日死。

众人得知这一切只因马氏的恋爱脑,简直哭笑不得。

苏源更是回去后对元宵展开了一场“如何理智恋爱,杜绝恋爱脑”的专题讲座。

月底,远靖舟二次出海,赵洋、赤钰等扶桑细作也于午门斩首示众。

那几日,刽子手的砍刀都砍得卷了边,行刑台上的血一直没干过。

百姓拍手叫好,扬言只待扶桑国纳入靖朝版图,便可再次奔走相庆。

赵澹连着在外奔波数月,直到十一月中旬,才带着东宫亲卫和暗部回京。

和太子一同归京的,还有靖朝大军大败扶桑的喜报。

靖朝大军武器充沛,粮草充足,更有诸多福利加持,在战场上的战斗力一个顶俩,砍杀扶桑人跟切菜砍瓜似的。

仅小半年时间,就生擒了扶桑王,将扶桑国纳入我朝领土。

满朝文武和百姓弹冠相庆,靖朝各处都洋溢着欢声笑语。

喜报传来的第二天,京城下了场雪。

这是今年的初雪,大有瑞雪兆丰年之意。

苏源晨起,推窗发现外面下了雪,打算下值后给元宵堆个雪人。

用完早饭,照常乘马车上朝。

待进入金銮殿,文武百官齐齐站定,弘明帝面不改色地丢下一个巨型炸.弹。

“朕年事已高,欲退位让贤,禅位于太子赵澹。”

此言一出,满朝哗然。

“陛下三思!”

“陛下年富力强,如何就到了禅位的时候?”

赵澹也被震得不轻,恍恍惚惚出列:“儿臣自认无法担起一国君主之重任,还请父皇三思!”

弘明帝不听,又重复把刚才的话了一遍。

天家父子三推三让,充分弘扬了泱泱大国的文化传统。

终于在众人的灼灼目光下,赵澹屈膝跪地,三叩首:“儿臣谨遵父皇旨意。”

弘明帝露出满意的笑。

距离陛下......哦不,是太上皇宣布禅位已过一月。

这段时间里,礼部忙得脚不沾地,四脚朝天,总算列出了禅位大典的详细章程。

禅位大典就放在除夕当天。

这一天,满朝文武齐聚太和殿,见证太上皇将玉玺交给新帝的历史性一幕。

亲自为新帝戴上十二旒冠冕,太上皇满目欣慰:“这江山,此后便正式交给你了。”

日后朕就能正大光明带着太后出宫去玩了!

新帝深深作揖,语气里满是动容:“儿臣定会成为让父皇,让列祖列宗骄傲的皇帝。”

泪眼汪汪.jpg

然后,禅位大典第二天,新帝就收到太上皇带着太后和赵琼一大早离开皇宫的消息。

新帝:“......”

这一腔真情,终究是错付了!

无法,只能苦哈哈地上朝,苦哈哈地批阅奏折了。

半月后,新帝稳定大局,开始着手大封群臣。

官员们或升或降,理由充分且合理,谁都挑不出错处。

除几位德高望重的老臣,其次便是苏源。

“工部左侍郎苏源,昔年进献天铃、新式记账法、新盐引制度、新式造船法......牛痘之法,立下赫赫之功,着令其任正一品大学士!”

苏源神情微怔,显然未料到自己会连升四级。

一瞬的激荡过后,苏源稳步出列,行叩首礼。

“微臣领旨,叩谢皇恩!”

正文就到这里结束啦,官居一品,是苏源十多年不断努力的结果,亦是新的征程新的开始!

有关红薯玉米牛痘还有出海建交的剧情就放在番外啦,目前定下的番外就是苏源的事业线,除了以上的部分,还有一个女子为官,另外就是元宵的故事,第一世苏源没有生来痴傻的if线……差不多就是这些啦~

非常感谢读者宝贝们一直以来的支持,抱住猛亲.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