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九章(2 / 2)

深得帝心,又耿直忠坚。

身为户部尚书,直接断绝了中饱私囊的可能。

说罢,弘明帝屈指轻叩急奏:“这县丞冒死上书,是可造之材。”

另两人不可置否。

这年头,官大一级压死人,保持高洁不与县令同流合污已是难得,更遑论揭发顶头上司的恶行。

“倘若他还活着,大可以提拔一二。”弘明帝淡声道。

如此这般,便定下这位县丞不可估量的未来。

弘明帝交代两人几句,便下了逐客令,而后又传召王首辅等几位大臣,于御书房议事。

孙见山作为指定钦差大臣的人选,自然也在其中。

等人来齐,弘明帝将急奏给他们看。

随着急奏传遍每一人手中,几位大人皆激愤不已。

“荒唐!简直荒唐!”

“如何能拿人命开玩笑?此人合该绞刑!”

“陛下,微臣以为该彻查安庆府大小官员,务必要将国之蠹虫连根拔除!”

弘明帝看着诸位爱卿气得脸红脖子粗的样子,突然就心理平衡了。

看罢,不止朕一人怒发冲冠。

不过弘明帝确实有肃清安庆府官场的打算。

“此事就交由孙爱卿去办,此乃任命圣旨,明日你便携赐上方宝剑前往安庆府。”

“违令者,斩!”

如此,足以见得陛下气得狠了。

孙见山再度行叩首礼,掷地有声道:“微臣定不负君意!”

翌日,孙见山手持陛下圣旨及御赐尚方宝剑,携一众官员、护卫及御医,一路快马加鞭赶往安庆府。

除王首辅几位,其余官员们直到早朝后才知道孙见山领命出城。

面面相觑的同时,无一人对这差事心生艳羡。

无他,痘疹可是要人命的东西。

即便他们迫不及待想要立功,想升官想得眼都红了,也不敢拿性命开玩笑。

只能说,孙见识还是一如既往的拼。

当年单枪匹马带着金堤坍塌的罪证和天铃,一路杀回京城。

一晃十多年过去,孙见山再次深入危地,拿命博功劳。

回想起弘明帝欣慰的神色,不得不说,他这步棋走对了。

只要他顺利归来,升官加薪是必然。

“走吧,咱们得赶紧去点卯,点完卯还得去顺来集市。”

那群番商都是行动派,昨日刚签订了契书,今儿就迫不及待地行动起来。

天蒙蒙亮时,苏源上朝的路上途径驿馆,就看到有番商拉着大车小车从驿馆出来。

单看那架势,可不正是去赶集呢。

苏源轻唔一声:“咱们只需盯着些,莫要发生什么意外和冲突就行。”

王一舟不可置否,又话锋一转:“这几年从未有过一次性数百人感染痘疹,怀宁县县令触到陛下的底线了。”

陛下爱民如子,怀宁县县令所为就是跟他对着干,下场逃不了一个死字。

苏源隐下牛痘之法,气定神闲道:“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自寻死路罢了。”

两人边走边说,跑了趟工部,又直奔船舶司而去。

王先生等人一早就在等着了。

待苏源两人过来,便启程出发。

进入顺来集市,一行人没费多少力气就找到了番商。

走近时才发现,番商各自的摊位前,番邦使者正和他们谈笑风生。

苏源早前就知道番商中有一部分和番邦使者来自同一国家,倒也见怪不怪。

“诸位安好,生意做得如何?可有什么难处?”

番商们七嘴八舌应着,其中还有两人鹦鹉学舌似的,用新学的靖朝官话跟他打招呼。

“源大人,泥嚎!”

“源大人,煤油问题!”

苏源眸底涌现笑痕,同他们说笑几句,带着船舶司官员巡视起来。

作为顺来集市京城总部,其占地面积非常之广。

本朝商贩、外来商贩齐聚一堂,他们用不同的语言吆喝着,言行举止皆充斥着对生活的热爱。

王先生会心一笑:“想必要不了多久,我朝就会出现万朝来贺的盛况。”

大家看着往来熙攘的客人,不由期待起那天的到来。

巡视一圈,见番商和本朝商贩相处还算和谐,彼此间存在竞争关系,但也没什么摩擦。

“不必跟着我,诸位可四处逛逛,也许能发现心仪的舶来品。”

众人求之不得,给苏源说了几句好话,顷刻间作鸟兽散。

王一舟老早就惦记着舶来品,心心念念要给妻子儿女还有小孙子小孙女各买几件。

这厢苏源话音刚落,他就如同脱缰的野马,一溜烟不见了踪影。

身边突然空落落的苏源:“......”

差点被撞到的王先生:“......”

勉强压下脸上的惊色,王先生哼了一声:“都是做祖父的年纪,怎还越活越回去了。”

苏源心说这年头的老顽童还少么?

皇宫里那位算一个,王一舟勉强也算一个。

年近五十......勉强占个“老”字?

苏源兀自想道,同王先生就地分别,在集市上四处闲逛。

顺来集市分区明确,东南西北四个区域,番商和本地商贩各占俩。

苏源先去本地商贩所在的东区和南区逛了一圈,算是体察民情。

京城的百姓不少都认得他,远远见到一袭紫袍的远靖伯,乐呵呵地打招呼。

“大人安好。”

“大人可有看上的,来我家不要银子。”

“都说男人三十一棵草,苏大人也快三十了吧,咋还生得恁俊呢,瞧着比我家那十八岁的大孙子还要好看。”

苏源:“......”

百姓太热情,苏源委实承受不住,随便找了个借口,跑去北区躲着了。

途中碰见王一舟,他捧了满怀的东西,两只胳膊上还挂着,大有把整个顺来集市搬回去的架势。

苏源好心劝说:“你再买该回不去了。”

王一舟低头打量:“好像有点道理。”

然后就把怀里的东西分一半给苏源。

苏源:“......”

让你多嘴!

之后一路上,苏源再没甩开王一舟,还又帮着分担了一部分。

此时此刻,苏源完全不想再搭理面前这人,没好气地说:“你知道你现在这样像谁吗?”

王一舟扒拉着怀里的东西,随口问:“谁?”

苏源:“十五岁时的唐胤。”

犹记得当年参加完院试,唐胤就是这么逛顺来集市的。

王一舟噎了下:“我不买了还不行。”

唐胤什么样他还不知道,十五岁的唐胤恐怕有过之而无不及。

接下来,苏源又给家里人各买两样,样式精巧,最大的也只巴掌大小,主打一个袖珍。

这几个月他忙进忙出,自觉忽略了家人,正好趁此机会做一番补偿。

途径一售卖盆栽作物的摊位,苏源听到有两个年轻男子嘀咕:“他能碰上亩产三千斤的天铃,咱们也能碰上亩产六千斤的作物,谁也不比谁差了去。”

苏源和王一舟相视一眼,悄无声息地路过,并未惊动这两人。

谁都有一颗不甘平庸,想要往上爬的心,他本人也是如此。

所以苏源选择视而不见,且看他们运气如何。

大家在顺来集市待了两个时辰,在午时之前回到船舶司,各忙各的差事去了。

忙活一下午,又到下值的时辰。

苏源带着小六样回了远靖伯府,绕过垂花门,就见花厅里坐着一俊俏少年。

走近一瞧,发现是十二皇子。

苏源不着痕迹瞥了眼桌上的食盒,拱了拱手:“殿下今日来是有何事?”

赵琼笑眯眯地说:“昨日尚书房月度考核,我得了第一,师傅放我一天假。”

“我想着许久未见苏兄兄,顺道来探望一二。”

瞧一瞧苏兄兄,还有元宵。

却不曾想,元宵今日一早就出了门,直到现在也没回来,害得他扑了个空,真是好不气馁。

苏源莞尔:“殿下可还喜欢微臣雕刻的远靖舟?”

提及生辰礼物,赵琼笑弯了眼,一张雌雄莫辨的面孔更显昳丽:“当然喜欢了,现在就放在我的书桌上,每日里都让人擦拭养护呢。”

“苏兄兄我跟你说,你送的远靖舟模型是我见过最漂亮的一只了。”

“多谢殿下擡爱。”苏源不禁失笑,目光投向食盒,“这是?”

赵琼一拍脑门:“苏兄兄你瞧我这记性,竟忘了正事。”

他上前打开食盒,不忘同苏源解释:“这是我下午逛顺来集市时从番商手里买回来的,根据番商的做法回去让人煮了,口感脆爽清甜,甚好!”

“我就想着苏兄兄一定没尝过,特地带几只过来给你们尝尝。”

熟悉又陌生的香气涌入鼻尖,苏源心神一动,迈步上前。

当看清食盒里的吃食到底是何模样,忍不住笑了起来。

这玉米,他还真尝过。

晚安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