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三(1 / 2)

番外三

上官卫惜以为嘉峪关这件事就这样悄无声息地过去了,哪知道在不久以后,以一种他根本没想到的方式爆发出来,还是挨了一顿打。

话说上官卫潮和卫浪成亲之后,小日子过得甚是和美,小夫妻恩恩爱爱,相视一笑,都是柔情。不过上官卫潮和卫浪都是官身,回家是请了假的,为了成亲还特地延长了假期,现在亲都成了一个月了,假期也没了,该上班了。

上官卫潮早就打算带着妻子一起上任,妻子也理解,同意。卫浪则想让妻子留下来伺候包氏,替他尽孝。

包氏知道后,把卫浪小夫妻叫过来,笑着说她还没有七老八十呢,等她老了再来她跟前伺候不迟。你们刚刚成亲,不要分开,免得薄了夫妻情分。总而言之,包氏坚持让他们一起去上任,不用总想着她。

卫浪在包氏的一番劝说下,终于同意带着妻子一起上任。

在他们两对小夫妻要出发的前一天,徐州张家的当家老爷突然送来了厚礼,让上官家非常纳闷。

上官大伯出面接待张老爷,听说缘由之后很是诧异,命人将小侄子叫过来。

上官卫惜过来的时候也一头雾水,行礼过后站在了一边。

上官大伯说:“小惜,这位是徐州张家的张伯伯,你先见过。”

“是。”上官卫惜听了,向张老爷见礼,礼数周全,风度翩翩。

张老爷见他容貌精致,又极为有礼,颇为喜爱,真心夸了几句,又说:“今天来主要是为了感激贤侄救了我的女婿。”

上官卫惜有些茫然,斯文地问:“不知道张伯伯的女婿是?”

“我只有一个女儿,嫁到了京城的江家。”张老爷笑呵呵地说:“女儿写信回来,我才知道女婿在嘉峪关受了重伤,多亏贤侄你救了他,要不然我的女儿下半辈子就要受苦了。”女婿若是死了,就算女儿再嫁,有个克夫的名头也会被人说闲话。

“我知道的晚了,今天才来感谢,贤侄莫怪。”张老爷笑呵呵地,一派慈祥。

这位张伯伯竟然是江德罗的岳父。上官卫惜闪电般想明白了,然后傻眼了。他在京城的时候专门去江家打过招呼,让他们千万千万不要给上官家任何讯息,没想到江德罗的岳父竟然在知道后上门了。

这下该怎么办?上官卫惜一时不知道该说什么。

上官大伯毫不知情,道:“张兄莫不是弄错了?小惜这孩子从来没有去过嘉峪关,怎么能救了令婿?”

“上官兄难道不知道吗?”张老爷一脸惊讶,“上官卫惜这个名字在嘉峪关可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他拿着一杆红樱枪在蛮族中杀进杀出,如入无人之境,杀敌无数,立下了汗马功劳,朝廷难道没有封赏吗?”

上官大伯一怔,看向小侄子。

上官卫惜勉强笑了一下,说:“大伯,这些都是小事,不值一提。”

“这可不是小事,”张老爷不认同地说,“听说嘉峪关之危能解全靠你,你还救了我女婿江德罗的性命,不但对于他,还有嘉峪关内的千家万户,你都是他们的救命恩人哪。”

上官卫惜勉强笑了一下,对上上官大伯不敢置信的目光,什么话都说不出来了。

张老爷这才发现不对劲,诧异:“上官兄,这么大的事,你难道不知道?”

“确实不知。”上官大伯看着小侄子,问他:“这件事你爹知道吗?”

“知道。”上官卫惜小声说。

“只有我不知道?”上官大伯又问。

上官卫惜连忙说:“不是,是只有我爹知道。”

上官大伯做了个深呼吸,对张老爷说:“这孩子一直没给我们说过这件事,让张兄见笑了。”

“没说过?”张老爷很惊讶,“这可是光宗耀祖的大好事,为什么不说?不过朝廷竟然没有封赏,太不合理了。回去我就给我女儿写信,让她问问,到底怎么回事,不能埋没了贤侄的大功。”

上官卫惜连忙说:“不敢有劳张伯伯。”

张老爷很热情,道:“有功就要赏,不能委屈了贤侄这样的英雄。贤侄放心,我女儿的亲姑姑是当朝皇后,一定能给贤侄讨个封赏。”

上官卫惜见此,只得说:“多谢张伯伯,只是我已经向皇上求恳,不要封赏。”

“嗯?”张老爷这下不明白了。

上官卫惜苦笑了一下,说:“这件事情是我自作主张,没敢跟家里人说,怕家里人生气。不过,现在已经瞒不住了。”

“啊?”张老爷一愣,见上官大伯的脸色确实很勉强,想了想,站起来告辞。

上官大伯挽留了几句,见张老爷执意要走,没有强留,亲自将他出去。上官卫惜默不作声,按礼节随着一起送行,只是刚出待客厅的门口,就看到上官卫潮和卫浪站在外面,脸上的表情都不好看,显然把他们的话听了个正着。

上官卫惜登时打了个哆嗦,觉得今天自己的屁股一定会开花。

上官卫潮和卫浪过来只是有件小事要和大伯说,没想到听到了这样一件大事:他们一向乖巧听话的弟弟竟然一个人偷偷跑到嘉峪关,还上了战场,尤其是回来后跟没事人一样瞒着他们,真是能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