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二
上官卫惜离开嘉峪关刚刚二十里,忽然看到大路上有一人骑着马过来了,马蹄声急如暴雨,显然来人非常急切。
上官卫惜擡头一看,看到了一张绷着的英俊不凡的脸,原来是亲爹。
“爹爹!”上官卫惜露出了笑模样,拉住缰绳,招手高喊。
来人确实是上官翎风,他猛然听到上官卫惜的声音,一拉缰绳,骏马长嘶而立。
上官翎风停在上官卫惜面前,仔细打量着他,见他身上看不出什么伤口,心里一松,又发现他身上掩不住的杀气,怒气登时冲到了头顶。
“上官卫惜,你能耐了,竟然一声不吭跑到嘉峪关来,胆子大了是不是?”上官翎风第一次对着小儿子吼。
上官卫惜瑟缩了一下,说:“爹爹,我是来玩儿的,这就回去了。”
“来玩儿的?”上官翎风简直要气笑了:“你看看你自己,像是来玩儿的?你身上血气,离八百里我都能闻到,还有你马鞍上挂的红樱枪,跟从血水里捞出来一样,你跟我说你是来玩儿的?”
上官卫惜闭嘴不吭声了。
上官翎风气得做了两个深呼吸,才问:“受伤了吗?”
“嗯。”上官卫惜轻轻点头。
“哪里受伤了?伤得重吗?”上官翎风吃了一惊。
上官卫惜小心把右手举起来,给他展示手背上已经结痂的伤口,小心翼翼地说:“这里受伤了。”
上官翎风一滞,忍不住怒吼:“上、官、卫、惜!”
上官卫惜抖了一下,低声说:“确实只有这里受伤了。”
“你!”上官翎风怒极,恨不得揍这个熊孩子一顿。
小儿子乖巧听话了整整十五年,没想到突然给他整了这么一出,竟然只留下一封简单的书信就一个人跑到了交战正激烈的嘉峪关。他当时接到岳父来信的时候整个人都惊呆了,匆匆进京后,请皇上赐了一匹宝马就飞奔嘉峪关,看看能不能救下小儿子的小命。
没想到与小儿子遇了个正着,种种迹象表示他不但上了战场,只怕还杀了不少人,那一身的杀气与血气,跟上辈子的邪.教教主几乎一模一样。
上官翎风的脸色很难看,这是他的小儿子,乖巧听话孝顺知礼明仪上进懂事,他一点儿也不希望他变成上辈子那个样子。
上官翎风的胸口剧烈起伏,见小儿子有些害怕,勉强压下怒气,问:“你到底为什么跑到这里来?别跟我说来玩儿的,我不信!”
上官卫惜见亲爹气得不轻,不敢再胡说八道,老老实实地说:“因为嘉峪关这里的事,姥爷都要住在衙门里不回家了,我怕他身体吃不消,就想来嘉峪关这里搭把手,快点儿把蛮族解决,让姥爷赶紧回家休息。”他小心翼翼地观察着亲爹的脸色,见他怒气未消,连忙又说:“我保证没有指手画脚,除了蛮族来进攻的时候我提着枪出去,其他时候都老老实实在营帐里不出来。”
上官翎风听到小儿子的理由,心里软了一瞬,随即问:“你杀了多少人?”
“……”上官卫惜不敢回答。
“杀了多少人?”上官翎风又问了一遍。
上官卫惜低下了头,小心说:“应该不少,连续不停地杀人,大概有一……”他不敢说下去了。
“一百人?一千人?”上官翎风接口。
“……没有。”上官卫惜摇头,依然不敢擡头。
“到底多少?”上官翎风再问。
上官卫惜很小声地说:“我也不记得了,只是听人说,大概……不到五千人。”
“五千人!”上官翎风倒抽了一口冷气。
上官卫惜小声辩解:“蛮族太多了,不能怪我。而且也不是一天杀的,好几天加在一起才这么多。”
“上、官、卫、惜!”上官翎风怒极,再一次大吼。
上官卫惜抖了一下,不敢再说话。
“杀了这么多人,你、你……”你不会疯掉吗?上官翎风看着小儿子,怒气之下是深深的担忧。
上官卫惜以为亲爹生气他杀的人太多了,耷拉着脑袋不说话,一副我错了爹你别生气的态度。
上官翎风见他这个样子,更是生气,压着怒气问:“现在嘉峪关怎么样了?”
“已经赢了,”上官卫惜小声说,“蛮族已经被杀了大半,剩下的都逃了。”
“所以你才回来?”上官翎风从牙缝里挤出来一句话。
“嗯。”上官卫惜轻轻点头。
上官翎风做了个深呼吸,调转马头,说:“跟我走。”
“好。”上官卫惜不敢不答应。
上官翎风带着小儿子往京城的方向打马而去,路上飘落几句话:“一会儿先找个地方洗个澡,再换身干净衣服。”
“好的,谢谢爹爹。”上官卫惜高兴地说。
上官翎风不但让小儿子洗澡换了干净衣服,还带着他去了一个寺庙住了七日。
上官卫惜终于明白了亲爹的真正意思,静下心来聆听佛音梵唱,认真读书写字,洗涤心灵,身上的杀气逐渐消失。
上官翎风见小儿子恢复了斯文儒雅的气质,才带着他继续往京城赶。
到了京城郊外,上官翎风说:“你这次在嘉峪关惹出来的动静不小,想到怎么办了吗?”
上官卫惜微微一笑,说:“爹爹,我只是去嘉峪关玩儿了一圈,哪里惹出来什么动静了?”
“……行吧。”上官翎风心想你现在尽管嘴硬,有你嘴硬不了的时候。
到了京城,上官翎风父子还没来得及去见包大人,就被请到了宫里。
见过礼之后,皇上看着依然美如春花的上官卫惜,脸上一派探究。
上官卫惜一脸莫名其妙,小声说:“舅姥爷,怎么了?”
“你说怎么了?”皇上把一叠战报递过去,“你自己看吧。”
上官卫惜接过战报,大致扫了几眼,大多都写着“上官卫惜今日杀敌八百余”,“上官卫惜今日杀敌千余”这样的字眼。
上官卫惜看完,一脸无辜地说:“舅姥爷,根本没有这样的事。”
“没有这样的事?”皇上一脸不敢置信。虽然收到战报的时候他也不信,但他了解舅兄的为人,根本不可能说谎,而且他也在嘉峪关派了人,说辞全都一致。也就是说,这个他从小看着长大的孩子,书香门第上官家的嫡传子孙,才十五岁的上官卫惜,是个超级大高手,而且这次在嘉峪关上阵杀敌五千余人。
万万没想到的是,他竟然不承认。
上官卫惜惊讶地说:“当然没有这样的事。因为姥爷要住在衙门里,我一个人在府里很无聊,就想出去玩,没想到走了几天,竟然到了一个打仗的地方。太可怕了,把我吓呆了,我赶紧找了个地方躲了几天,正发愁不知道该怎么办,爹爹去找我,我就赶紧回来了。”
皇上气笑了:“你的意思是嘉峪关上上下下都在撒谎?皇后的亲哥哥撒谎,江家兄弟撒谎,嘉峪关的几万士兵都在撒谎?”
上官卫惜登时不吭声了,过了一会儿才小声讨饶:“舅姥爷,你就当没这回事吧,求求你了。”
“为何?”皇上不解。小惜立下这样的大功,他只会大大的封赏,他怎么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