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昭却道:“可我听说,大庭氏部落已经在学着种植粮食了。”
她将种植的好处一条条细细讲明,又道:“同等大小的领地上,种植作物所能产生的食物远超渔猎。粟、黍一年一收,也远比渔猎采集更稳定。”
羽民部落的族人潜伏在后山点燃大火,多半是为了给巫彭报仇。而大庭氏、临典氏的大巫祝同样折在徽昭手中。
老妇人眉头紧蹙,询问道:“大巫祝可会种植之法?”
徽昭莞尔道:“神农氏昨夜于梦中授我以种植之道,堪堪掌握了皮毛。”
几位族老明显松了一口气。老妇人沉吟片刻,道:“晚食过后,我会将族长请来此处,一同商谈征讨大荒十三部落之事。”
徽昭的目的已经达成。她起身一礼,随即缓步离开了山洞。
酋长第二日一早便宣布,部落每日都要拨出三成勇士,轮流跟随徽昭学习种植之道,剩下的族人则负责采集渔猎,保证族人的生存所需。
徽昭没有探究那天晚上酋长和几位族老达成了怎样的共识。对她而言,这样的结果已经足够了。
一旦种植之法得以推行,族人有了稳定的食物来源,部落里的食物便会渐渐盈余出来,私有财产的概念随之成型。
到那时候,母系氏族向父系氏族的过渡便会成为大势所趋,绝非人力可以转圜的。
母系部落不需要男俘,更不需要女俘。华胥部落只有彻底转化为父系部落,才会有接纳俘虏,不断壮大并统一大荒诸部落的可能。
种植之法的推行足足耗费了三年时间才得见成效。
远古时期的粮食作物发展到封建时代,已经经历了无数次的基因筛选。徽昭做女帝的那一世没少亲自下田,却依旧摸不准这个时代五谷杂粮的生长习性。
她用了将近半年时间辨五谷、尝百草,又在之后的漫长岁月里带领族人开垦土地,耕种作物,钻研最为高产的种植方法。
在耕种之法推行的第二年,华胥部落的近千名族人生平第一次感受到了来自农业的冲击。那年的粮产并不算好,却依旧赶上了部落全年采集渔猎的总和。
在耕种之法推行的第三年,华胥部落的族人已经甚少离开部落与野兽搏击。渔猎采集成为了族人们闲暇时候的娱乐活动。
部落里的女人们用藤蔓和苎麻线编出了一件件衣裳,藤蔓裙和苎麻衣远比兽皮袍更加舒适贴身。
这三年间,部落里不断有人死去,也不断有新生儿诞生降世。
华胥部落渐渐由渔猎转入农耕,已经半步踏入农业社会。在巨大的生产方式冲击下,华胥部落以所有人都没想到的速度迅速转变为父系氏族。
在华胥部落默默积蓄力量的时候,另外四个失去了大巫祝的部落却状况频发。
正如徽昭所预想的那样,一个部落绝不能没有大巫,那是所有族人的主心骨,更是部落中绝对的精神图腾。
这三年间,只算徽昭听说过的,羽民部落的族长已经换了两番。
羽民、有襄氏部落自顾不暇。大庭氏部落忙于兼并南荒的几个小部落,无暇北顾。
临典氏一年前倒是主动兴兵攻打过华胥之渚。但华胥部落的勇士人人手持改良过的石矛、骨矢,藤甲、龟甲加身,几乎矛戈不入。两方交战还不到三个回合,临典氏的族民便纷纷败下阵来,转眼成了华胥部落的俘虏。
三年过去,华胥部落的力量已经积蓄到了顶峰,族中人人神采奕奕,面红体健。
徽昭与族长商议再三,下令部落上下磨砺矛戈,向邻近部落发起征伐。
远古部落的前期主线是统一,不然什么都推广不了,时不时还要打仗QAQ
统一后巫术、占卜的戏份会变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