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古部落大祭司(5)(1 / 2)

远古部落大祭司(5)

部落四野骤然明亮。

徽昭猛然回身,便见后山火光冲天而起,烟柱直通天际。十几名族人刚从部落外奔逃回来,面色惶惶惊惧。

后山的火势越烧越大,如果放任不管,估计用不了多久,大火就要蔓延到部落之中。

她目光微凝,高声喝道:“前日负责狩猎的勇士在若木树下集合,其他人回山洞里待着,明早之前禁止外出!”

部落中众口嘈杂,她的话刚出口便被淹没在沸沸嚷嚷的人声中,半句听不真切。

这个时代的人野性自然,对王权尚且没有那么多的敬畏,思想远比封建时代的人更加自由。他们如山间肆意生长的野草一样生意蓬勃,但一旦被狂风卷乱,登时便成了一团理不清的乱麻。

徽昭从腰间取下象征巫祝权威的兽角,放在唇边吹响。号角声悠长呜咽,蓦然响彻华胥之渚。

纷乱的人群听到号角声,渐渐平静下来,酋长和族老尽力安抚着惶恐的族人。阿襄紧紧攥着手中的藤蔓裙,面色微白,仰头望向徽昭:“大巫祝,后山起火了,您能再求来一场雨吗?”

徽昭不答,只动作轻柔地抚了抚她的头顶,擡眸对族人高声说道:“前日负责狩猎的勇士随我上山,其它人躲进山洞——尤其是老人和孩子,轻易不得外出。”

人群中传来一阵微微的骚动,随之渐渐平息下去。前日负责狩猎的男人们主动站了出来,除此之外,还有几名族人主动请缨,想要一同前往后山查探情况。

华胥部落人口众多,数百勇士分成三队轮天狩猎,那几名族民才参加了昨日的狩猎,正是休养精神的时候。

徽昭目光严肃地望着他们,沉声道:“部落里的老人和孩子同样需要勇士们的保护,无论留守部落,还是前往后山,你们都是华胥一族的勇士。”

她目光所及之处,与她对视的族人纷纷面露赧色,重新退回到人群当中。

酋长清点了一遍人数,高声喝令道:“用石盆、木具盛满水,随我……”

他的话说到一半,余光瞥见徽昭向他微微摇头,不由一顿。

他偏头望向徽昭,疑惑道:“大巫祝?”

徽昭道:“我沟通天地,得知部落族民欲渡天灾,当挥舞矛戈抵抗妖火。一半勇士盛水上山,另一半勇士握紧石矛、石刀,紧随其后。”

族人纷纷照做。小半个时辰后,华胥部落的族民还没走到山脚处,便纷纷面露踟躇。

后山上将近三成的草木都被火势席卷,火光熊熊烈烈,仿佛有熯天炽地之势。人力有尽时,这种程度的山火绝非几盆水可以轻易扑灭的。

族人们已经有些慌了神。酋长抹了把头上的汗,偏头问道:“大巫祝,我们现在该怎么做?”

如今大火还没有席卷整个山头,华胥部落尚可以举族南迁,等火势消弭后再回到华胥之渚。

故土难迁,但至少可以保住族人的性命。

再晚些便难说了。

徽昭不顾族人的阻拦上前几步,仔细感受着风势变动。几息后,她断然开口道:“堆土伐木。”

“三十名勇士执石斧、石刀,将下风口的草木连根斩断,其他人将土石垒放在山脚处,木具里的水全部淋在人身上。”

她的声音极为平静,仿佛蕴藏着某种能令人心安定的力量。族人们渐渐压下了心底的不安,将她的吩咐有条不紊地执行下去。

沙土被一点点从山脚往上堆积,近百名族人接踵奔忙,生生清出一条丈余宽的隔离带。大火足足烧了一夜,直到第二天清晨,火势才渐渐消弭下去。

山火熄灭的那一刻,所有人都不禁松了口气。族民们早已筋疲力尽,眼下吊着的那口气一散,当场便有人支撑不住,重重跌在地上。

他疼得龇牙咧嘴,却抚掌笑道:“彩!彩!山火终于退了!”

徽昭眼中染上几分笑意,温声道:“大家昨夜辛苦了。现在回部落,刚好能赶上早食。”

几名族人相互搀扶着站起身,擡脚便向山下走去。酋长走出几步猛地想起什么,回身问道:“大巫祝,您不和我们一起回部落吗?”

徽昭用脚尖拨开山脚处的泥块,温声道:“我得山神指引,还须上山一趟。”

酋长眼中浮现几分敬意,郑重其事道:“我让族人为您留早食。”

徽昭笑着谢过他,转身独自向山上走去。山路本就不平,眼下经过一场大火,遍地都是烧焦的断木黑灰。焦木枯枝横亘在山道上,几乎找不到落脚的地方。

这场山火来得蹊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