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省六部(2 / 2)

刘璃微微颔首:“那就任命你为户部尚书,掌管户部下辖四司。”

楚忠连忙谢恩:“小人……不,臣谢大王。”

其他人瞬间有些眼红了,户部尚书俸禄有两千石,这若是在中央怎么也算是九卿之一吧。

有了楚忠的表忠心,其他仕子也纷纷站出来表了忠心,刚才在那阴阳刘璃的,此时脸色一阵青白色,尴尬的站在那。

刘璃让他们一一自我介绍,坐在一旁的沈御则提笔将这些仕子的擅长和能力都记录下来,等这次朝见回结束之后,沈御将每个人的自我介绍以及他们的答卷放在一起交给刘璃去定夺官职。

一场大型的“面试”结束后,刘璃按了按太阳xue,又见到沈御送上一沓材料,脑袋更疼了。她先压着这些资料不看,转头问沈御:“刚才那场面试,你觉得如何?有没有对哪个仕子印象特别深?”

除了那个楚忠外,刘璃倒是留意了两人,这两人也都是二十多岁的年龄,但皆是气度不凡之态,自我介绍的时候也都不卑不亢,倒不失是个人才。

沈御恭敬的站在刘璃面前,想了想回答道:“臣觉得那个叫叶昭和苏得的仕子才华不错,自我介绍的时候也颇有东西。”

刘璃挑眉:“看来沈卿和孤想到一起去了。”说实在的,刘璃对眼前的这个沈御也挺欣赏的。他记笔记的速度很快,而且言简意赅。每次开会结束后,他还会写会议总结。

这人放在现代,妥妥的总裁办的秘书长。

刘璃非常感谢朱山拊将这位县丞介绍给自己当秘书,想到这里她身笑着说:“如此,你便去担任下尚书一职,统管六部吧。”

沈御也不推辞,连忙谢恩。

刘璃盯着他看了两眼,而后起身走到他身边伸手将他给扶起来:“沈尚书不必多礼,那么这些仕子的官职安排,就交由你分配吧。”

沈御:“……”他沉默了一会,才再次开口:“诺。”

刘璃特意来扶沈御,和他肢体接触了一下,脑海里并没有响起系统的声音,也就是说这个沈御并非是历史上知名的人物。

这几天的相处和观察,刘璃觉得沈御应该和霍光是一类人,他们都属于前期谨小慎微,后期放大招闷声发大财之人。唯一不同的是,霍光是历史上的名人,自己可以通过好系统好感度来判断霍光的心态。

至于沈御的忠诚度,只能靠自己来判断了,而她也必须要有自己的判断能力。本来她是想让霍光来担任尚书一职的,不过现在她改变主意了。

她看沈御比霍光顺眼。

至于霍光么,让他去管理吏部好了。

六部二十四司的职务基本都安排妥当了,紧接着便也到了秋收的时候。因为目前无战事,刘璃便让陈非带着五万将士去帮农民百姓们收粮食。

这个时候也是每年最为忙碌的几个月,收完粮食之后,便也是每年的纳税的时候。

为了稳固民心,刘璃便宣布今年的税收依旧按照往年的政策,但是减半收取。从明年开始便按照摊丁入亩的政策来执行随手。

同时要求户部官员落实好各个郡县的人口,工部、兵部和吏部官员配合户部完成之后的分田任务。

分田之法,刘璃已经特意教过几个户部数学好的官吏了,每个郡县通力合作的话,不到一个月就可以将田地重新分配好了。

这边登记户籍和分田都在紧锣密鼓的进行着,另外一边刘璃也决定找一块试验田,种植一下杂交水稻。

东海国地处江南,这边春季种植的基本是水稻,等八九月份丰收了之后,农民们还会种植冬小麦,这样一年可以种植两种作物。

水稻的生长期为一百天左右,这个时候去实验的话,三个月后的11-12月份左右就可以收割了。若是杂交水稻实验成功,明年她就可以让东海国的农民都开始种植杂交水稻,增加粮食产量了。

这一个月在王宫里,刘璃已经收集到很多杂交水稻的种植方法了。为了实验结果的顺利,刘璃将实验地选择在了太湖边上的田地。这样就算到了冬季,也有大量的水源进行灌溉。

帮助刘璃完成种植的,是刘璃从吴县招聘而来的老农民,这些农民都非常有耕种经验。

前期的栽培刘璃几乎每天都来视察,从农民整地开始,她甚至特意兑换出现代的卷尺来严格把控畦的宽度和深度。

当然在选种方面,刘璃也非常严格的挑选出了最完美的种子。也幸好化学肥料早在之前她就让上林苑的研究所开始研究了。如今已经研究出很多,被刘璃带来了不少。

刘璃特意叫人丈量了两亩地,大概是两个足球场那么大。等栽培播种结束,再过三个月后这些水稻能够长出来了,希望会有不一样的效果吧。

除了杂交水稻的实验,还有关于在各郡县开设一个工业基地,设立造纸厂,制糖制油制盐的工坊等等,这些计划也要提上日程。而修建这些工厂就以为需要大量的金钱来支撑。

一开始刘璃还在用自己以前积攒的食邑,但很快刘璃发现自己的食邑根本就不够目前的开销了。有那么一瞬间,她总算明白为什么桑弘羊总是在哭穷了。

建设一个国家真的好费钱。

其实刘璃完全可以直接向中央打报告,告诉父皇她没钱了。她相信刘彻不可能不管自己的,毕竟国库里最起码有一半的钱都是自己帮他赚的。

但一遇到困难就去找爸爸,实在不是刘璃的作风,她也不能总是依赖刘彻。

那么就想办法搞点钱吧,刘璃想。

目前这边存在的,具有地域特色的就是蒲菜了。刘璃想,既然这是地方特产,那怎么也可以包装一下给卖去其他地方赚个差价。

目前大汉最富的城市除了长安,就是朔方郡了。只不过朔方郡路途遥远,蒲菜就算运过去可能都坏掉了,这样一来运输的成本也会变多。

想着想着,刘璃自然将注意打到隔壁邻居闽越国和南越国这两个地方了。这两个国这几十年来基本算是关起门来发大财,且不论他们的百姓过得怎么样,至少上层阶级的日子过得肯定不错。

刘璃决定将蒲菜推广给他们,调动一下东海国的GDP。此时此刻刘璃突然开始想念桑弘羊了,以前在未央宫的时候,她只需要给出想法,桑弘羊就自然可以动用人脉将她的想法给落实了。

可如今自己单独出来干了,很多事情都是阻碍。例如她就算想推广蒲菜,那也要想办法让闽越和南越国的人先见识到蒲菜的美味才行。

她总不能跑去闽越国开个酒楼……等等,好像也不是不可以!

毕竟她来东海国当诸侯王的目的,一方面是在这一亩三分地里实行一下新政,另一方面是为了收服闽越和南越啊。

虽然自己现在就开始打入闽越国有点为时过早,但毕竟自己只有五年时间,不如就趁现在一边敛财一边先将自己的情报组织给安排进闽越。

想到这里,刘璃立马招来这次和自己来东海国的暗卫,让他们分批次潜入闽越国,在当地开个酒楼客栈。

不得不说,刘璃如今的暗卫组织里的人才也不少,三百六十行基本上全涉及了,甚至还有些人都已经混进了朝堂。当年负责收留并且培养暗卫的张管家已经病故了,如今的暗卫首领是刘璃亲自选出来的。

入暗卫者基本上都是一些孤苦无依,或者走投无路的人,因此对于救他们于水火的刘璃,他们有足够的忠诚。毕竟东海公主这么高的地位,他们若是不忠,便只有死路一条。

“主人,南越国不需要我们安排人过去吗?”暗卫小七听主人只分配了闽越国,不禁有些疑惑。

“南越国暂时不需要。”刘璃道:“你们只管去闽越国就好,给你们七天时间。”

小七嫣然一笑:“是,五哥知道一定非常高兴。”小七口中的五哥在不当暗卫的时候是个厨子,目前刘璃在暗中的产业,只要和餐饮有关的,基本都是暗卫老五在管理。

“快去吧,晚了你家主人可就真没钱了。”刘璃之所以这么自信是因为她相信老五的厨艺,毕竟她可是特意为了老五,在系统商城里兑换了好几本食谱的人。

若不是食材有限,满汉全席都能给整出来。

这边安排妥当了,刘璃倒也不怕蒲菜卖不出去了,只等小七和老五在闽越国的酒楼开成功,到时候就是一个活招牌。到时候冰糖、菜籽油和高粱酒再准备上,她就不信赚不到钱。

10月初的时候,小七传回消息,他们已经成功在东越王的王都集市开了一家酒楼。可惜的是,这个时候的蒲菜已经长得很老了,如果没有精细的烹饪方式恐怕不能吃。

好在老五是个厨艺高手,直接表示没问题。于是刘璃将这段时间收集上来的蒲菜以及做好的精盐和糖块安排人运去闽越。

当然目前刘璃也没指望利用这个酒楼赚大钱,更多作用是打探消息和情报。

要真的想通过本国特产赚钱,还需要和闽越或者南越国建立一下“外交”关系。刘璃本想着暂时不急着联络闽越国,毕竟自己国内的建设才刚刚开始,却没想到那闽越国的越繇王居股倒是主动联系了自己,甚至还安排了使者来给刘璃送了礼物。

刘璃:“。”虽然送的好像不多,但看着也有一大箱珠宝咧。

刘璃安排了礼部招待了越繇王的使臣,也给了他回礼——一些精盐,一些红糖块,几坛美酒。

不过刘璃也不奇怪越繇王会先安排使者过来,毕竟闽越被一分二,越繇王如果没有大汉朝廷的支持,是当不了王的。而另一半掌握在东越王的手里。

正所谓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越繇王有意交好,她为什么不接受呢。

紧接着,连南越国也派来了使者给刘璃送来了贺礼。当刘璃看到南越王赵婴齐送来的两头大象时,嘴角没忍住狠狠地抽了抽。

不是,他有啥毛病吗?!!!

赵婴齐作为曾经汉武帝的侍卫,又曾经接受过刘璃的帮助,在知道东海公主来到边郡就国之后,就开始冥思苦想要送什么贺礼给公主了。

元狩元年赵婴齐经过东海公主的帮助成功回到了南越国,对于这件事情赵婴齐一直记在心里。他虽然有心臣服于大汉,奈何国内丞相吕嘉实力强大。自己又不像大汉天子一样会谋算,所以一直没办法向大汉表示忠心。

后来赵婴齐送了几只鹦鹉还有大象给了刘彻,刘彻很是高兴。如今东海公主在东海国就国,不如自己也送两头大象给公主吧。陛下喜欢的东西,公主应该也会喜欢。

刘璃还记得元狩三年时,赵婴齐送来的两头大象从南越走了一年时间才抵达上林苑,如今赵婴齐送给自己的这两头大象似乎也走了好长时间,才抵达会稽郡的。

真是造孽哦!刘彻没见过奇珍异兽,看见大象的时候感觉新奇,所以会高兴,可刘璃看见这两个大象只有无语的份了。

她简直服了赵婴齐!!

虽然刘璃早就见过大象了,但是百姓倒是第一次见到如此高大威武的动物啊。听说当南越国使者赶着大象一路走来的时候,好奇心爆棚的百姓们也跟着大象走了好久。

最后民间甚至还有了一些传说,什么神兽降临王宫之类的。

刘璃一开始还在为怎么处理这两头大象而烦恼,但是听到民间百姓称呼大象为神兽,她突然灵光一闪,直接让驯兽使者将这两头大象赶往最近的一处山谷。

随后刘璃又安排工匠在山谷入口造了一个大门,门上刻着神象谷动物园。听驯兽使者说这两头大象都是经过训练的,于是刘璃干脆将这两个使者扣留了下来,没专门在这里饲养大象。

于是不多久,神象谷动物园对外开放,百姓们可以购门票进去看神象,可以向神象许愿,或者再次付费和神象近距离接触。

门票也不贵,都是普通老百姓能够接受的范围。之前一路见过神象的百姓听说神象还能许愿,家里有闲钱的便动了心思,说什么都要来一趟。

很快就连豫章郡隔壁的长沙国的百姓听闻了神象的事情,也都摩拳擦掌的想要过来看看。随后,长沙王刘庸也安排人送来了贺礼,甚至还提出想来看看神象。

刘庸是汉景帝的孙子,论辈分的话,是自己的堂兄。刘璃亲切的表示,非常欢迎。

为了百姓们的安全,刘璃又安排了工匠在山谷里修了一个很大的围栏,限制了百姓们进入动物园的游玩范围。

短短几天下来,不仅建造围栏的钱赚回来了,甚至每天的盈利还非常可观。由此可见,当百姓们碰到和神有关的东西,就会变得非常的迷信。

刘璃寻思着要不要向赵婴齐再要几只会说话的鹦鹉来?作为回报,刘璃命人割了三大车蒲菜送去了南越国,并且还很贴心的附赠了蒲菜的使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