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交水稻(1 / 2)

杂交水稻

从刘璃八月份抵达会稽郡之后,一直到如今冬十一月,这四个多月来她忙得几乎像一只小陀螺,就没停下来。

细想自己这四个多月来做的事情,刘璃的心里还是有满满的成就感。取消百姓们的人头税,施行摊丁入亩政策,按照分得的田地纳税。选拔官员,分六部二十四司,更加具体了每一个官职的职责。

开启杂交水稻的试验田,在沿海的东海郡和会稽郡安置了盐官,在豫章郡和会稽郡建立了造纸厂,在庐江郡和丹阳郡建立制糖油基地,在东海郡安排了秘密的火药原材料工厂。

造纸厂里配备了先进的蒸汽搅拌机,可以二十四小时不分昼夜的进行纸浆搅拌,节省了很大一部分的人力资源。

另外会稽郡的神象谷动物园,前来围观的基本上都是会稽郡本地的百姓。其他郡县百姓虽然听闻了有神象,但碍于交通不方便,来到这里的人很少。

等时间一长,这边的动物园就鲜少有人来光顾了。本来刘璃还想将这里发展成旅游中心的,现在倒是彻底绝了这个念头。

等到了十一月半的时候,之前播种下去的杂交水稻成熟了,刘璃特意去了一趟实验稻田,揪了一株搓开里面的稻米看了看,稻粒颗颗饱满有光泽,看着就非常的好吃。

刘璃看着这两亩地的试验田两眼有些放光,每日来这边照顾这些水稻的农民和刘璃是一样的神情。她挑了两粒大米放在嘴里嚼了嚼,甚至还有一丝甘甜的味道。

“大王,小人耕种了这么年的地,就还没收过这么漂亮的稻子。”

是的,这些水稻完全可以用漂亮两个字来形容了。

刘璃抿了抿唇,趁着今天是大晴天,指挥士兵将这些水稻收割上来。

两亩地的水稻很快就全部收割完毕了,刘璃命令士兵们将这些稻子运回去王宫里去。在收割的过程中自然也少不了损耗,围观的百姓们看着田地里掉下来的稻粒,强忍着下田去捡漏的冲动。

刘璃又何尝不知道百姓们的想法,她笑着表示:“等会我们走了,你们就可以下地捡稻子了,但是有一点要注意安全,不许因为稻粒发生口角。”

百姓们闻言高呼:“大王英明!”

早就听说东海公主是天神的化身,如今会稽郡的百姓们看着眼前高贵又美丽不可亵渎的女郎,心中直呼他们的大王就是永远的神!

士兵们将这些稻子运送去王宫,刘璃看了之后几天的天气预报都是大晴天。于是便放心的让士兵们在官道上铺了很大一块布,将稻子铺上去,将稻穗去掉稻谷留下。

刘璃询问过朱山拊,通常一亩地的产量在350公斤到600公斤不等,而自己试验的杂交水稻稻田这两亩地竟然产出了将近一千五公斤的稻谷。

换算下来的话,应该是正常产量的两倍了。如果拥有现代化的化肥,或许产量还能更多。刘璃对于这个试验结果还是很满意的。

在王宫里晒稻子还是头一次见,第二天沈御照常来宫里报道的时候,看着宫道上铺了一层的稻子,嘴角又忍不住抽了抽。

这位王,真的好不拘小节。

待沈御看见刘璃的时候,想了想还是没忍住问:“大王何故将那些稻子铺在宫道上?”

刘璃以为沈御不理解为什么要晒稻子,便回答道:“将稻谷晒干是为了减少这些种子里面的自由水含量,降低种子的呼吸消耗。等收入粮仓的时候,也可以预防稻谷发生霉变。”

虽然搞不懂什么叫自由水含量和呼吸消耗,但沈御还是小声道:“臣是问大王为什么要在王宫里晒稻谷。”却不想东海王曾经贵为公主,竟然还懂耕种方面的知识。

刘璃听着他话中的重音,先是微微一愣,随后忍不住笑了出来。原来汉字文化的博大精深,在大汉时期就已经体现出来了呀。她耸肩道:“反正这里地方这么大,放在这里不是挺好的么?”

沈御的目光落在她上扬的唇角,一时间竟有些看呆了。屋外暖暖的阳光照进大殿内,也笼罩在她的身上,随着她的呼吸还吐出了一些白雾,仿佛给她艳光慑人的五官蒙上了一层薄薄的细纱,叫人看的有些不真切。

可偏偏就是这样,倒让她更像是从天上来的神女,高贵不可攀,是叫人不敢亵渎的存在。

注意到沈御看自己的目光,刘璃漂亮的凤眸也转到了他身上,眸中带着几分狐疑:“沈尚书?”

沈御猛地回神,迅速垂下头道:“大王请吩咐。”如果刘璃仔细看他的话,就能看见他瞬间红透的耳朵。

“你安排下去,让每个县安排几个种田能手过来。”刘璃打算将杂交水稻的种植方法教给百姓,从而将这种耕种方式推广下去。这样等明年三四月耕种,八九月秋收的时候,粮食的产量也会翻倍。

有了粮食就等于有了钱啊,要知道大汉目前的主食还是以小米为主呢,如果自己能够在东海国多多种植水稻,将大米的产量搞上去,日后大汉子民的主食就是大米饭了。

想想就开心。

将杂交水稻的育培方式教给百姓之后,已经差不多是腊月了。这段时间她差不多已经将吴县各个地方都摸得差不多了,县城的结构规模和长安差不多,但是万万不能和长安相比的。

在县城的西北有一隅是一个小型的集市,一般百姓会带着自家种植的农作物,挑着担子来做买卖,也有猎户在山里猎到一些野味来集市中以物换物。

市场经济的繁荣决定着这个地方的经济发展情况,很明显吴县的集还不够繁荣。但是吴县好歹也曾为荆国王都,比起会稽郡其他的县要好很多。

她决定日后将吴县的市集扩大建设,直接对标国都长安。

刘璃从长安还带来很多水果蔬菜的种子,等来年春天的时候,叫人直接种在王宫后面的空地里,宫里那么大的空地不用来种菜的话,简直是浪费了。

眼看着东海国的一切部署即将进入正轨,刘璃的心里无端觉得欣慰,甚至还有一些小小的成就感。不过她知道目前这些还远远不够,毕竟百姓的生存环境还没有什么变化。

腊月里,刘璃用自己的小金库让王宫的采购办去买些肉回来,做腌制腊肉。毕竟马上又要到除夕了,不知道江南地区的新年是怎么过的。要不要像在未央宫那样,举办什么祭祀典礼之类。

说起来这是刘璃和桑迁成婚后的第二个新年了,没想到这就分隔两地了。仔细想想还不止咧,他们至少五年见不到。

可能是因为外面下雪了,屋子内的炭火也不够旺。南方的冬天是湿寒,刺入骨子里的寒冷。她就算穿着棉袄盖着棉被,手脚都被冻得冰冰的。不知道为什么,她特别怀念去年的冬天那个给她暖被窝的夫君。

早知道就将桑迁一起带来的。

第二天刘璃不出意外的染上了风寒,她有点不太适应南方的冬季。

王宫中没有医官,他们也没有从长安带医官过来。桃枝伸手摸着刘璃额头的温度,只能先用冷毛巾覆在她的额头上,先给她物理降温。

然后才着急忙慌的让宫人去官员宿舍请霍光来,看看现在要怎么办。

没办法,霍光是从长安来的,桃枝也只认识他,而陈非受命去巡查边境去了。

本来今日应当算是沐休日,霍光身边的仆人刚刚端着水过来给他洗漱,王宫里的宫女就跑了过来:“霍大人,大王生病了,请您过去一趟。”

霍光听到后并不为所动,慢条斯理的洗了脸又净了手,然后才擡起那双黑白分明的眼睛盯着宫女看,许久他开口:“生病了去找医官,找我有什么用?我又不是医官,不会治病。”

宫女被这句话噎住了,许久她愣愣的说道:“可是宫里没有医官。”

霍光:“。”呵,这落魄的地方。

他还没来得及开口,却见住在隔壁院落的沈御出现在他的院落前:“我去替大王请郎中吧。”

宫女转头看向沈御,欣喜的点头:“呀,那真是太好了。”

沈御却已经转身离开了,霍光盯着男人匆匆的背影若有所思,宫女匆忙跟上沈御的步伐。

霍光扬了扬眉,吩咐仆人:“备马入宫。”

刘璃居住的宫殿里,刘璃还在昏昏沉沉的睡着,桃枝给刘璃更换了一个又一个冷毛巾,一直到霍光来了她都没清醒。

桃枝看见霍光来了,像是看见了救星:“霍大人,公主高烧不退,这王宫里也没有医官,我该怎么办?”

霍光瞥了桃枝一眼:“你难道不知道可以出宫请民间的郎中来吗?”

桃枝挠头:“可是我不知道民间的郎中在哪里。”

霍光沉默了一下,暗暗想着主人这么聪明怎么养了一个这么笨的婢女?他皱了皱眉问:“殿下现在具体什么情况?”

“公主一直昏睡着,还没醒来。”桃枝说着都红了眼眶,她跟着公主这么多年,除了之前被刺杀时生病,还是头一次见到公主病得这么凶。

“沈尚书去请郎中了,先等着吧。”霍光淡淡的说了一句。

沈御请郎中的速度还算快,大概一炷香的时间他便已经带人赶来了。桃枝连忙请他们进去给刘璃诊脉开药。

这个王的寝殿看上去有些简陋,除了进门处有一展山水屏风外,里面就再没有什么装饰了。倒是屋内桌子上似乎放着许多书本,不难看出东海王经常在寝殿内办公。

郎中小心翼翼的搭上刘璃的手腕把脉,沈御的目光便不自觉的落在了床榻上那病弱女人的身上。因为染上了风寒又发了高烧,她面色泛着不健康的红,唇却没了血色。

那双明眸紧闭,眉头也很难受的皱到了一起,整个人显得格外纤细无助,看着让人有些心疼。沈御看着看着,自己也跟着皱起了眉。

郎中诊完脉,他转头从自己的随身携带的箱子里,拿出了几个小木牌道:“风寒入体,我给大王开一副驱寒的药,应该就没事了。”

话说着郎中有拿出随身携带的笔,放在嘴里舔了舔,便开始在木牌上写字。很显然,因为纸张还没普及到这里,百姓们日常读的书还有写字,依旧是用竹简。

郎中写好药方后,将木牌递给桃枝:“女郎你按照这个上面的药方去抓药吧。”

桃枝后知后觉道:“宫里并没有药房,我要如何抓药?”

沈御看向郎中道:“先生,你家中应该有这些药材吧,不如我陪你回去将药材取来。”

郎中听罢点点头:“也行,不过你骑马要慢一点,我这老骨头经不住颠的了。”郎中其实也是个半吊子,平日里喜欢上山采采药,给周围的邻居号个脉什么的。沈御之前生病就找他抓的药,这才能将郎中带来,不然诺大的吴县恐怕找不到会治病的人了。

这个时候人们生病了基本上不是靠药,而是靠着自身的免疫力,或者身边长辈的土方子。熬过去了,就是吉人自有天相,没有熬过去那就等着办丧事。

沈御又带着郎中回去抓药了,霍光见状感觉没自己什么事,便也离开了。没过多久刘璃倒是清醒了过来,她只感觉自己头昏眼花全身无力,很明显是感冒了。

她沙哑着嗓音开口叫桃枝给自己喂了点水。

桃枝见刘璃醒了,便轻声将刚才沈御带着郎中来给刘璃治病的事情说了一下:“沈尚书已经和郎中去抓药了,公主你且忍忍,他们应该很快就回来了。”

刘璃喝了点热水,嗓子总算舒服了一点,听桃枝这么说她连忙道:“不用了,我这边有神药。”然后赶忙闭上眼睛兑换感冒药出来吃。

桃枝早就习惯了公主的神技,刘璃吃下感冒药后又将自己缩进了被子里,还是觉得有些寒冷,便让桃枝给自己身上再盖一层毯子。

沈御取来的药显然是用不上了,桃枝道:“殿下刚才醒来了,已经服下了天神所赐的神药又睡下了,殿下让奴婢转达感谢沈尚书。”

沈御早就听闻大汉的东海长公主有天神庇护,如今亲耳听见这个婢女说什么神药,他心中感觉惊叹。不过看着自己手里提着的药,他叹息道:“如此甚好。”

桃枝微微屈膝,目送沈御离开。

其实沈御并不是吴县人,他是闽越人。

他家本来是闽越一个小小的商贾之家,虽然不是很有钱,但是家庭和谐幸福。一直到闽越的东越王余善偶然间看上了他的姐姐,不顾姐姐即将和未婚夫成婚强行将姐姐掳去了宫里。

姐姐不堪受辱,刺杀东越王余善然后再自杀。没想到这个举动激怒了余善,最后余善下令要将他们全家都杀了,那时的沈御才十四岁。

全家被灭门,唯独沈御侥幸逃了出来,最后逃到会稽郡被朱山拊所救。

沈御想过要去长安向天子告状,状告东越王的罪行。可去长安的路途遥远,就凭他一个人根本没办法过去。而且闽越国虽然是大汉的臣属国,但大汉的天子根本就管不了东越王余善。

沈御深谙其中道理,从此跟着朱山拊刻苦读书,只为了有一日可以被推荐给天子,能够成为天子眼中有用的人,最后说服天子攻打闽越。

一晃眼十年过去了,当朱山拊刚准备在今年将沈御推荐给天子的时候,会稽郡归属东海国了。

刘璃这病来得快,走得也很快。然而这感冒刚好没两天,她的例假又来了。很不幸的事,因为之前感冒的缘故,她这次痛经更疼了。

疼到她不得不再兑换一个布洛芬出来吃,才勉强缓解了一些疼痛。不过这也导致了她没办法再工作了,这几天的事情也都交给沈御和霍光两个人一起处理。

天气湿冷,感冒后又痛经,这简直就是刘璃穿越十几年来最难受的时候了。

“公主。”桃枝手里捧着东西走进来:“沈尚书让奴婢将这个给公主。”

刘璃勉强睁开眼睛看着桃枝手中的东西,疑惑道:“这是什么?”

“沈尚书说这是热囊,里面装了热水。”桃枝已经将手里的东西放到了刘璃的手中:“他说之前给公主诊脉的郎中说公主是寒气入体,导致手脚冰寒后才会染上风寒,所以他就准备了这个东西,公主放在手边或者脚上,就不会感觉冷了。”

说白了就是热水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