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失落巴黎_01(1 / 2)

失眠祭司 各度秋色 6162 字 5个月前

第79章失落巴黎_01

十八岁生日后的日子似乎变得越来越快。

高三的日子过得更加紧张,竞争也越发激烈,毕竟学校给的项目就那么多,一个年级就几个拿名次的名额。

争得头破血流,慢慢成了常态。

竞争压力一点不比境内部的高考生小。

又是一年秋。

郗雾看着

穿衣镜里的自己。

抽条,她现在逼近170,高高瘦瘦、白白净净,愈发漂亮、惹眼。

她比在南评私高时冷静沉稳,也比刚来世音时显得有人情味儿。

更在小小年纪就名扬海外,即使所有人都没有见过司九的真容。

更越来越懂怎么拉着司洛林的衣袖撒娇。

当然,她也变得越来越正常。

剥开一板白色的药片,她转头看了看沙发上坐着的司洛林。

他看着iPad,在做题。

水龙头响起冲水的声音,白色的药片随着水流卷进下水道。

司洛林看向她时,盛满热水的玻璃杯被她放回流理台,注意到他的视线,她头歪歪:“怎么了?”

司洛林说“没什么”,继续低头看iPad。

他没有怀疑。

郗雾面色不变,安静地把药板装回去。

她的身边有络绎不绝的男孩子,但只有司洛林站她身边能屹立不倒。

同样的,只有郗雾敢正大光明地觊觎司洛林。

驼柿转去了一所还不错的高中,成绩仍旧拔尖,在世音修炼的一套人情世故让她在一众中二少年中显得成熟稳重。

苏绯和Ts仍旧争得头破血流,青梅组最终在温优度发表了公开的不满后,走向be。

只是仍有自私自利的人不顾正主意愿,私下偷偷嗑cp。

至于臧彧,他还是遵循母命去了帝国理工,他和郗雾说,其实他也不知道他未来想干什么,就走一步看一步吧。

期间日子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在最后的日子里,臧曜总想带着她去见见他圈子里那些鼎鼎有名的大收藏家还有一些老艺术家,交接人脉资源的意图非常明显。

不过郗雾婉拒了。

臧曜有他的人生观,而郗雾也有自己的。

美术对臧曜的意义和对郗雾的并不一样,彼此尊重的前提是不过分干涉。

再者,世音国际部的课业虽不繁重,却也让她每天都感到疲惫,另外一想到频繁的交际她就有些头疼,她不想在这方面消磨掉她仅剩的精力而克扣掉本该属于练画的时间。

对任何圈子而言,作为一个新人,一个天赋异禀的新人,要遭受的嫉妒与敌意从四面八方而来,只多不少。

不过当初臧曜似乎早就料准了她的脾气,又可能是本身有什么计划,所以在此之前,从未暴露过她的真名,也从未说过这个近期在欧洲美术圈名声大噪的神秘新人画家是他的高徒。

对于外界来说,臧曜还是那个在美术圈举足轻重的油画大师,一生未婚,更从未收过徒弟。

除了臧家和郗雾母女,外加个司洛林,没有人知道美术圈泰山臧曜和普通高中生郗雾是师徒关系。

郗雾不会去见任何一个收藏家,但臧曜还是会把他认识的每一个大收藏家的名片塞给她,并说:“留着吧,万一以后用得到。”

其他的就再没说,但是郗雾懂,这是师父知道自己命不久矣,在一点一点把他积累了一生的人脉、资源移交到她手上,希望她能继承他的衣钵。

那种明确知道自己死亡日期的感觉,于其他人而言肯定难熬,可臧曜似乎没有感觉似的,也不会和她主动谈起。

老头儿每天除了给她奔波卖画周旋于各种社交,就是坚持锻炼、合理饮食、按时吃药、积极化疗,那种在死亡面前抢时间的劲头,硬气到甚至有点霸道。

但即使有了身份做伪装,郗雾仍旧清楚,各行各业,就算你的能力再出众再惊艳,但因为是新人的缘故,不说前辈为了打压后辈而刻意防爆新人的情况,社会上看碟下菜的人更是多到让人麻木。

这世上从不存在哪个行业好做哪个行业不好做,任何如鱼得水的行业要么是喜欢的,要么是擅长的。

剩下的都是人性。

好几年前,美术圈就因为高考艺考政策吵过架。圈内主要分为两个阵营,支持的和不支持的。

支持的如闫松柏,大都站在政客的角度思考,觉得某次文化大事件之后,社会总体艺术涵养下降,降低一定门槛虽然不能保证质量但能够保证数量,基数庞大之后,虽然学了不一定走上这条路的大有人在,但扩大了艺术修养的影响范围,社会艺术涵养的平均水平整体提高,影响不仅广,更深远。

但不支持的就如臧曜,观点完全站在专家的角度,美术当然不能涵盖整个艺术领域,却也算是一个缩影。这方认为画家和画匠存在根本性的差别,这项政策只能为社会培养“画匠”而非“画家”,更遑论是艺术家,技法谁都能学,门槛非常之低,可是成为“画家”的门槛太高,天赋、阅历、创造力等等等等。本身就不是大众的游戏,再放低准入门槛,艺术二字必定在将来变味,艺术生更是会遭受隐形歧视。

更别说很可能会为一些课外辅导机构提供腐败、诱骗与暴利的温床。

其实从今天的现状来看,两者都没错,但这个世界从来不存在一项十全十美的方案,只是政策刚出时,两方各执己见谁也不服谁,臧曜和闫松柏当年没少因为这个事吵过架,甚至年轻气盛时友谊都因此而受了磋磨。

只是这个世界总是这样,出现问题就一定会有解决问题的人,无论手段好坏,一定会有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比如现如今的美术圈,有了个新的方式,来让人名利双收。

营销。

塑造一个明星。

塑造一个万众瞩目的天才。

“明星”不需要真的有真才实学,只需要追捧她的人觉得她是个天才就可以了。

毕竟艺术圈自带一圈神秘的高姿态,对于圈外的门外汉来说,大家说到艺术生的时候,大都会轻蔑、会觉得是走捷径读不出书的差生,但是大家谈起艺术家的时候,又会不自觉地产生仰慕与尊重。

这就是破次元壁的关键所在。

更是这个时代牟取暴利与绝对声望的地方。

尤其在这个网络快速发展的时代。

这个时代似乎不需要真才实学的美术天才,它只需要深谙营销之道的营销天才。

你追星吗?你喜欢偶像吗?你到底喜欢的是偶像还是他背后的人设方案?

而那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就是天才,而在这个圈内,第一个尝试这个手段的人,她叫臧浮楚。

臧浮楚年轻时,凭借父亲在整个国际艺术界的声望,很小的时候就得过很多国际绘画大赛的奖杯,只是后来在艺术圈的名利场里待久了,灵气便被慢慢消磨掉了,再后来,随着龙凤胎的出生,女儿臧枳在油画上的天赋逐渐显露,她便开始退居幕后亲手捧起美术神童。

有着一套基本运行法则的商界似乎更适合她。

再加上从小学美术练出来的灵活脑子,让她在商界上的天赋,比之美术,更加得心应手。

只是慢慢的,她却和父亲渐行渐远。

/

十月底有一次开放日,学生和家长照例在上午开完会了解完基本的学习情况后,参加学校下午举行的各类活动。

只是今天有点特殊。

因为大部分人都去了三楼的会议厅。

因为请来了臧曜。

别说境内部的艺术班被统一安排来听,就算是境内部不是艺术生的也要来看一眼,更何况国际部要考美术类名校的学生。

此外,记者、一些作为知名企业家的家长也相继到场。

于是场下乌泱泱坐了一大片,坐不下的就搬了张小凳子坐在通道间。

司洛林不在,他和周木锵有事去华京了,说还是去找一个叫沈千畅的天文学教授,好像聊得不错,不出意外的话,两人能在高中毕业前就进入他的团队研究一个黑洞的项目。

具体的项目名称不能外泄,司洛林只告诉郗雾,和黑洞、平行宇宙什么的有关,是他很小的时候就好奇的东西,于是十几年来一直在研究、深入,随着年岁的增长慢慢把它吃透、吃深。

之前去美国的实验室也是为了这个,只是不改国籍就没法接触到核心的实验数据。

这是国防,他理解。

但那个时候突然觉得讽刺、觉得没劲、觉得这个世界根本没有自由可言,哪里都有坎,哪里都有限制,也确实是真的。

能力再强,也还是会不可避免地被现实里的一地鸡毛捆缚住。

但他不想放弃,也是真的。

所以在天文领域的那个圈子,消息互相交流着,他了解到国内有一个做类似研究的项目团队,而开题人兼负责人,叫做沈千畅。

后来经过多方辗转、联系、打听,才搭上关系说上话,而像这样的圈子,是可以靠金钱买个入场券,但还是有个屋里人和看门人的区别,这个就是靠金钱和地位买不到的,只有实力是唯一的入场券。

沈千畅的团队基本上都是他带的博士生,偶尔有个硕士研究生已经很稀奇了。

更何况是两个高中生,要不是司洛林和周木锵实力过硬,加上在美国实验室待上过一阵,虽然是外围没有接触过核心研究,但也算是有一点“履历”在,要不然沈千畅才不会多看一两眼。

这领域本就多天才,年龄不是太大的问题,沈千畅自然明白这个道理。

这次去华京,也算是和师兄师姐们见个面,吃饭活络一下感情,这样进团队能少一些能力外的阻力。

司洛林不喜欢做这些人情上的往来,但比起商界八百个心眼子的心机鬼们,搞科研的到底要纯粹得多。

他只会更加游刃有余。

郗雾和苏绯刚坐下,就看到了坐在前排的臧彧,他作为荣誉校友回来的。

他过来和她打了个招呼,问她要不要坐前排去。

这讲座重视的学生、家长都不少,但前几排基本坐的都是一些学校领导,还有难得来学校的几位校董,再有就是记者,留给学生的反而是五排以后的位置,而臧彧坐第六排。

她看了眼苏绯,苏绯明显想去但知趣地闭嘴,郗雾刚想答应就收到了司洛林一条微信,她拿起来看,他说他华京那边的事情已经解决完了,刚刚下飞机在回学校了,让她给他留个位置。

她回了个OK的表情包,然后看向苏绯:“你想去吗?想去的话就和臧彧去坐第六排,我要给司洛林留位置就不去了。”

只是,虽然苏绯确实想去前几排坐着,但她还是笑着拒绝了:“不了,我还是和你一起吧。”

有些事情是不合适的。

苏绯是人精。

懂的。

郗雾也懂,可她是不想遵守的那种人。

她一贯按自己的心来。

但她更不是个强迫别人的人。

顿了顿,没说什么,只是笑着冲臧彧耸了耸肩:“谢了,不过不用了。”

臧彧也笑着耸了耸肩,打了个招呼后就回了座位。

她坐在位置上,一边和司洛林发短信,各种暗示自己现在很饿很饿很饿,必须要吃点肉补一补,一边问苏绯:“你也喜欢美术?”

苏绯摇了摇头:“不喜欢。”

郗雾看她一眼:“那你来听这个做什么?”

“当然是素材啦!”苏绯举了举手里的本子。

郗雾笑了:“不愧是你,未来的大导演。”

校长做了个简单的寒暄,便把演讲台的位置让给了臧曜。

观众席的灯光咻地一下灭了,只剩下台上的灯光,还有记者手中的闪光灯亮着。

“各位同学们好,我这个老头子呢,不大爱讲废话,一些关于我的个人介绍,详情见百度词条。”

底下一片笑,为那讲台上幽默风趣的老头响起了掌声。

“你们校长偏要拉着我来给你们开这个讲座,但我这个老头嘴皮子不大利索,也不知道该怎么讲,所以为了给你们校长一个面子,也为了不浪费时间,我在这里打个广告吧。”

他笑着把手往后一背,声音嘹亮,“各位同学们,想必你们也听说了一些风言风语,在此做个澄清,那些风言风语都是真的,下个月月底,在世音高中新建的美术馆,恒楚文化将举办自公司成立以来的第一次全民艺术节。”

全场震惊。

谁都知道恒楚文化在国内美术界的地位,国内最大的艺术家造星厂。

为了给世音国际部的学生们充实履历,提高未来录取的可能性,世音类似的实践活动有很多,只是恒楚文化却是第一次。

恒楚文化作为国内美术圈的龙头企业,一向以非常高冷的姿态傲视群雄,每年有无数的顶尖的美术专业的毕业生挤破了头想要进入恒楚文化,无论是成为它的签约画家还是合作画家,只要能够拿到印有恒楚文化logo的会员证,相当于拿到了国内外美术圈的通行绿卡,所有的宣传、个人画展、拍卖时的标价都能稳稳提高好几个档次。

而在此之前,恒楚文化太过高傲,门槛更是无比高,而这样一位美术圈傲慢的帝王,却突然弯下了腰,做出一个“请”的真诚姿势,愿意和虔诚的信徒们来一场双向奔赴的浪漫。

那位年迈的老艺术家还在台上侃侃而谈,身体力行地用夸张的言辞说着最谦逊真诚的话。

这样一个“广告”,一时之间,平息了会场的全部嘈杂。

“而这次艺术节将由恒楚文化新成立的便民基金会全权负责,旨在给有美术天赋或是单纯的美术爱好者一个展示自我的机会,恒楚文化的立世理念一直以来就是八个字——独立思考,求同存异。欢迎在场感兴趣的同学,尤其是美术生们,大胆的展示你们现当代的独特脑洞。”

“这次的艺术节将是一个起点,以后的每一年,只要这个基金会还存在一天,那么每一个对美术感兴趣的朋友,就永远有展示自己作品的机会。”

“这个基金会的名字,叫做曜字传节。”

托着下巴懒洋洋的郗雾,和苏绯坐在礼堂的最后一排,愣愣地看着讲台上那个精神抖擞的老人家——那个动不动就要被她赶出师门的她师父,也是为了全民族的艺术未来在死神手里抢时间的老艺术家。

今天好像是重新认识了他一般,臧曜啊,不是郗雾的师父,是世界的艺术家。

美术圈大概没有几个人会不认识他。

出生于浅岸市,世音高中的创始人兼第一任校长,恒楚文化创始人,中国现当代著名画家、油画家,美术教育家,被授予法国文艺最高勋位。

1978年回国,先后任教于中央美术学院、华京大学美术学院……

名下作品曾让大英博物馆打破惯例为其展出……

在1965年高考时考取全国公费留学第一,而进入佛罗伦萨美术学院的油画系学习……

郗雾翻着手机上的百度词条,果然,百度词条满满当当的成就履历。

凡是美术生,大概不会不知道他,如果郗雾也是个习惯于下意识寻找圈内权威的人的话,她也不会例外。

可是偏偏,她是不信权威的那一拨。

而此时不知为何,她有了一种“曾经的你我爱答不理,后来的我你高攀不起”的被打脸感。

“唉——”身旁的苏绯突然叹了口气,唤回了表面百无聊赖实则疯狂“头脑风暴”的郗雾的思绪。

“怎么了?”她偏头看了眼身边的女生。

苏绯看着台上的人,眼睛亮亮的,不过一会儿又闪过一瞬晦暗与艳羡,“也就是这样顶尖贵族学校的学生,才能不费吹灰之力就接触到这样难得的机会,郗雾你看,有的时候,说是社会公平,其实根本不是,社会就是有阶层的,顶尖的阶层接触的永远是顶尖的朋友、顶尖的资源,最后混得再差,也是和顶尖的圈子里其他的人相比混得差,可在大马路上随便拉一个人,仍旧是比不起的……”

苏绯难得露出这样的表情,郗雾一时没有反应过来。

她耸耸肩,苦笑一声,偏头去看郗雾,只是对方脸上没有她想要的表示认可的表情,反而淡淡地拧着眉,苏绯咽了口口水,讪笑一声,立刻转移话锋以作矫饰,“嗐!不过大概这就是努力的意义吧!努力地缩小和顶尖层次的人的差距。”

“没用的。”郗雾摇了摇头,她不认可,“每一个领域都有天才,而最可怕的是有些领域的天才他们甚至从小就出生在了罗马,享受最顶级的教育资源。很多的调查报告显示,天赋由先天与后天同时决定,一个一出生就是天才的人,如果后天的学习资源一般,那么他可能会慢慢趋于平庸,而一个一出生平庸的人,如果后天的学习资源顶尖,那么他可能慢慢走向卓越。”

“而我们又不能否认,就是有那些一出生就天赋卓绝的天才,他们同时又享受最顶尖的教育资源,然后成为我们一辈子都无法高攀的金字塔顶尖。”

“这就是事实,我们不能找理由推翻这项可能,这叫自欺欺人。”

苏绯一顿,她没想到郗雾会这么答,她以为郗雾会认可她“努力缩小和顶尖层次的人的差距”这句话,因为这大概是现实中大多数乐观派的常用励志短句。

可是郗雾没有,她几乎是毫不客气地否定了,同时撕开现实的一角愚蠢矫饰,告诉她真相血淋淋,让她衣不蔽体地看着现实里的冷嘲热讽。

苏绯看着眼前这个一来就闻名学校的风云人物,不知怎么,苏绯忽然觉得和她的距离很远。

她咽了咽口水:“郗雾,很多时候我们诟病鸡汤,但是很多时候我们需要鸡汤,因为我们需要一个努力的理由。”

“是,我们需要一个努力的理由。”她点了点头,“但这个理由可以是……我喜欢、这是我的梦想、我想达成,甚至可以是我想要赚一顿温饱的钱……”

“但所有的理由里,我最讨厌那个‘我们要努力缩短和顶尖层次的人的差距’,因为这让我觉得人不是人,而是社会这台主机里更新叠代的硬件,存在的意义只是因为上一代版本的淘汰,永远追逐着市面上最新最厉害的那一款。”

“明明一直在争先,但仍然免不了担惊受怕被换掉的风险。”

“我们好像时刻在竞争,可追逐的东西是否是自己真正想要的呢?”

“慢慢的,我们的追逐本身,就变成了人类从众心理驱导下的盲从,是一场没有意义只有疲惫的荒唐,我们最后得到的是越来越多的迷茫。”

“你看,我们自己走进了牢笼,杀死了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