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何况……
那三年中,赵修衍早已料到怀州与南秦是假,仍是一意孤行,不曾差人到西陈多瞧一眼,错过近在咫尺的相遇。
假意温柔与情深之下,是他堪称自负的傲骨与笃定。
从前赵修衍哄骗她时是如此,在客栈中解释原委时亦是如此,他从未变过。
自然瞧不上这样不体面又不入流的手段。
那些更为混沌不堪的时候她都走过来了,又怎么会怕这些事。
“倒是殿下……”她着棋,不动声色地吃掉祁绍一子,寸步相杀,分毫不让,没有半点要顾忌他身份的觉悟,“与其关怀我,不如想想如何应付雍王殿下。”
“若是雍王知晓殿下此刻与我对弈,殿下往后的日子应当不会清闲。”
席上她未曾偏看赵修衍一眼,但耐不住身边有个崔婉颐,一派看热闹的模样,甚至还想再来一手雪上加霜。
时不时地向她描述赵修衍的面色,转述着他与敬王的对话。
即便中间隔着的距离太近,敬王又没收敛着声音,她自己都能听清楚他们之间的所有交谈。
这段时日赵修衍没再来搅扰她,可依他不肯罢休的性子,恐怕是在背地里蛰伏筹谋。待他到合宜的时机,再给她会心一击。
“孤与公主同为客人,雍王殿下阖该尽地主之谊,不会为难你我。”
“或许如此。”
阮瑟没有接话,目光只放在棋局上,将手中多余的棋子扔回棋篓,“就像今日这局棋,也是殿下得胜。”
夜风渐凉,她暗自估摸着时辰,自觉接风宴已经步入尾声后便起身告辞。
“若下次能在西陈与殿下相见,我再与殿下多对弈几局。”
“今日天色已晚,婉颐还在太极宫等着我,阮瑟便先行告辞。”
“公主慢走。”
祁绍稍一颔首,目送着阮瑟踩着月光款款离去。
曼妙轻纱随风起落,映得她渐行渐远的身影愈发朦胧。
直至她走向回廊之外,祁绍复又看向先前的那盘棋局。
黑白两子错落而放,隐隐激烈的厮杀已经步入终局。白子虽然落败,却已经高昂地围堵着黑棋的后路,占尽先机又棋差一着。
哪里会是她技不如人。
祁绍半是无奈半是好笑,一手探上棋局,将黑白两子混揉地不成样子,亦教旁人看不出其中玄机。
万事妥帖后,他才大步流星地离开水殿,折返太极宫。
不知轻纱随风起落几回后,水殿才迎来后一位的不速之客。
修长手指放上早已凌乱的棋局。
在一片混乱杂糅的黑白之中,更衬得男人手掌通红,微小的血迹也变得明显。
南风穿堂而过,吹散殿内一句低喃——
“瑟瑟,这就是你想要的吗?”
**
阮瑟估摸的时间恰好,待她慢慢悠悠地回到太极宫时,接风宴将将散席。
皇帝和沈太后先行离席,文武百官并未全部离席,礼部的几位朝臣正在与三国的使臣交谈,互通有无。
谢尚书亦在其列。
而谢夫人恰巧站在崔婉颐身边,与她谈笑风生。
道几句恭喜,亦或者是问询几句大婚事宜,一时半刻并没有要离开的意思。
当年阮瑟离开得太过匆忙,甚至都未与谢夫人好生道别,只留下道明原委的书信后便一走了之。
也比不辞而别好不了多少。
歉疚有之、愧意有之,心下万种奔流的心绪在这一刻都汇聚成为近乡情怯,阮瑟在看清谢夫人的站位后不由停步,甚至想下意识后撤半步。
阖眸,深吸一口气后再睁眼,她双手交叠放于身前,款步迈向玉阶之上。
“瑟瑟快来。”
见她回来,崔婉颐很是热情地招手,示意她赶忙上前。
复又很是亲昵地挽上阮瑟玉臂,她笑着开口,“方才谢夫人正想问你,你就回来了。”
冥冥之中还是留有缘分。
阮瑟紧了紧有些汗湿的手,望着谢夫人熟悉的面容,她半掺犹豫地开口,“三年未见,谢夫人身子可还康健?”
“不好。”
谢夫人同是回望着阮瑟,不作犹豫、言简意赅地撂下二字回音。
意料之外的答案,教阮瑟徒然一怔。
紧接着,她才听到下文,“我好不容易认下的女儿不辞而别,就留下一封断绝关系的书信,三年没有音讯。”
“重逢后,她更是不愿意唤我一声娘,口口声声都是谢夫人,好生无情。”
字字句句皆是对她的控诉。
好在没有提及身体上的不适,想来谢夫人当是无病无灾。
阮瑟不由得松过一口气。
斟酌了半晌措辞后,她复又对上谢夫人的视线,低声解释道:“当年那场真相……我知晓得太过突然,婚事已定,我不愿嫁给他。”
“我与谢家缘薄,既拿捏不准您和谢尚书的态度,又不想连累谢家,便只能出此下策。”
一走了之,省去许多羁绊与牵连。
更不会陡然生出不舍,怯怯畏步。
她对谢家多有亏欠,亦是不得已而为之。
不论谢家待她如何,或亲近或冷淡,她也不会有任何怨言。
话音刚落,阮瑟便被人打了三下手心。
不轻不重,不像是对她的惩戒。
谢夫人满是不认同地看着她,隐隐夹携着气愤,“你这姑娘,惯会让娘生气。”
“你当时若是主动与我和你爹提起,哪怕闹到金銮殿请罪,我们也会为你推辞掉这桩婚事,另择良婿。”
“况且这事本就是他理亏在先,怎生像是你犯了错事?”
积压在心头三年的话终于宣之于口,谢夫人握住阮瑟的手,千叮咛万嘱咐道:“既认下你做养女,我和你爹就没想过弃你不顾。”
替身一事,本就晦涩难言,亦不能轻易与外人说道一二。
太过惊诧又太过令人难堪,阮瑟会选择不辞而别也在情理之中。
亲缘浅薄,她当初亦未能及时发觉阮瑟的反常,更没让阮瑟全心地信任他们,会落得如此残局并不教人意外。
“既然你已经回到大胤,就还是谢家的女儿。我和你爹自会留心你的婚事。”
从相看夫家、落定八字、契合庚帖后再入宫请旨,一个月的时日的确有些匆忙,但并不是不能成行。
正巧京中刚有几家方及冠不久、形貌不凡、品行端正的公子,与阮瑟年龄相契,恰也能让他们见几面。
谢夫人话锋一转,再三确认道:“你在西陈时,没有再认下养父养母吧。”
“没有。”
“刚回皇都时我就已经同皇兄言明一切。”换作崔婉颐接话,她将前因后果都道得清楚明白,“皇兄和虞家四爷知晓瑟瑟已经认谢家为亲,就都歇了这份心思。”
起初卫侯的确动了要收阮瑟为养女的念头,但闻知她已有养父母后便歇了这份心思。
转而他便将名下大部分的私产都记到阮瑟名下,聊表弥补。
“那就好。”谢夫人长松一口气,甚是欣慰地轻拍着阮瑟的手,和善目光不改,“那等婉颐公主大婚之后,娘再在谢家为你办一场筵席,好教上京城人都知晓你还是谢家女。”
眼见着谢尚书频频朝她看来,谢夫人长话短说,“你若得闲,记得回谢家陪陪娘。”
“筵席一事,到时娘再差人知会你。”
阮瑟忙不叠应声,直至谢尚书和谢夫人都离开后,她才微不可闻地松一口气,整个人陡然放松下来。
“怎么突然这么害怕谢夫人?”瞧她一副如释重负的模样,崔婉颐不由得打趣道,一面又挽着她离殿,“谢夫人心善,当年事出有因,谢家不会怪罪你的。”
阮瑟摇摇头。
她不是害怕,只是歉疚太深。
当不得谢夫人如此浓沉的疼爱与怜惜。
不足为外人所道的心绪,阮瑟并没有说与崔婉颐听,只三言两语地拨过这一话头,她回挽上身旁人的玉臂,与之一同出宫、乘上马车回到公主府。
一场相安无事的接风宴,却又发生了太多令人始料不及的事。
北晋太子和谢夫人全在阮瑟的意料之外,搅扰着她本就繁乱芜杂的心绪,经此更是盘根错节,打点不清。
积存有太多心事,后果便是阮瑟裹着被褥辗转反侧,无论如何都静不下心入眠。
挣扎无果,她只能起身,披上外衫再去院中散散心。
房门甫一洞开,她便清楚看到站在廊下的男人。
酒香顺着夜风萦绕在她周身,阮瑟不觉皱眉,“本公主这里可不是雍王府,王爷走错地方了。”
悄无声息,她甚至不知道赵修衍是何时进了院落,又再回廊中站了多久。
但此时她很是确定,自己已经没有半点想要散心助眠的念头。
不想多费口舌,她转身就要回到卧房,阖门落闩。
只迈出去半步,阮瑟便落入一道温热又清冽的怀抱,下颔亦被人从后挑起,迫使她微微仰头。
男人隐忍按捺的话音同时贴于她耳畔,“瑟瑟……你不想嫁我,是想嫁给祁绍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