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纠葛(2 / 2)

替身悔婚之后 扇景 3342 字 5个月前

明是问询的话语,却不给她留半步拒绝否决的余地。

横陈在她面前的似乎只有点头愿意这一桩答案。

“心意……”阮瑟呢喃一句,眼含困惑地反问他,“什么心意?”

时错三年的不负,她的确不知晓应有何种心意。

“况且我与殿下不过半年相识,而今更是无甚牵连。”

“为什么背弃西陈,随殿下回大胤?”

三言两语,轻而易举地让赵修衍凤眸微眯,他紧了紧手中力道,“无甚牵连?”

“瑟瑟,你曾是本王侧妃,又该是本王妻子。背弃二字,阖该是你我之间。”

是他欺哄瞒骗在先,阮瑟不论是悔婚还是离开,他都无有怨言。

因果轮替,这本就是他该受下的。

但不想只三年时间,她竟把西陈看得这么重要。

“殿下说该是,可我并不是。”

仰面时天光刺眼,耳畔又回荡着他声声不歇的“瑟瑟”。

同那半年里每一夜的每一声轻唤如出一辙,不愿再天南海北地聊着无用话,她只笑着反问道:“殿下口口声声唤我瑟瑟。”

“可殿下自己分得清楚,你到底是在唤孟容璎,还是在唤我吗?”

想起三年前上巳节时,满树海棠花后的一切,阮瑟见他面露愣怔,不由得再添一句,“若要论起来,殿下曾与孟容璎定过亲事,如无意外,而今的雍王妃应该是她才对。”

“这些情真意切的话,殿下留着说与孟容璎听吧。”

哄骗她着实有些不够。

她也不会再信他一言半句。

“本王唤的瑟瑟只有你。”

赵修衍松了钳制她下颔的力道,指尖转而流连在她鬓边,不作犹豫地答道,“本王和她的亲事,也只是孟家的一厢情愿。”

“我从未应允过。”

毋庸置疑的答案,本就不会生出片刻迟疑。

“这些都是孟容璎告知你的?”

忽然无厘头地问了一句,他收紧缰绳,指尖却依旧贪恋地轻抚她侧脸,堪堪止于耳后,不再向下蔓延。

棕马甫一走停,阮瑟用了巧劲挣脱他的桎梏,利落翻身下马,一时又在他衣上多添尘土,“殿下既然敢做,便迟早会走漏风声。”

此事出于谁人之口更是不重要,她是如何想的更是无关紧要。

“殿下早回东胤。”

“只当在西陈从未见过我,待我大婚时,也不会为殿下留一杯喜酒的。”

说罢,只碍于礼节地颔首致意后,阮瑟接过丹霞手中的帷帽,戴好又简单理过碎发后,她立时转身离开。

日头无声无息地临近碧空正中,天光之下她的影子更短更远,决绝而从容。

陈安上前立在马旁,望着男人身上沾染不少尘印的锦袍,登时又别开目光,“王爷,您的衣服……”

“无妨。”

若是能让她重回东胤,被她多踹几脚又有何妨。

终归难以如此。

赵修衍高坐马上,望着阮瑟渐行渐远的身影,“今日西陈宫中可有消息?”

“有。”

“圣旨已经下到虞家,娘娘回京时便能看到。”

“吩咐府中的人,让他们再将玉芙苑和澜合苑收整好。”赵修衍一夹马腹,吩咐声随风飘在陈安耳畔,“再知会谢家一声,其余人不必知晓。”

喜酒……

他自不会饮下阮瑟和旁人的喜酒。

她亦会回到东胤,临别西陈。

此为归宿,亦是天命。

**

东胤使臣一到西陈,婉颐公主启程和亲的日子便愈发临近。

全皇都的勋贵世族都在等着宫中立下圣旨,商定送嫁贵女的人选。

是以御书房的圣旨甫一落在虞家这棵大树上,不消一个时辰,阮瑟要随行婉颐公主前往东胤的消息便传遍整座皇都,延至大街小巷。

入夜后,永寿宫偏殿里哭声不止,一应瓷器更是被摔得粉碎。

前一日在御书房,阮瑟便早得到了确切消息。

从皇都外马场回来后,她不想再被崔婉窈缠上,便径自回了虞家。

教怒气冲冲地去盈玉宫寻她的崔婉窈直接扑了个空,一腔怒火和失落更是无处宣泄,折返回永寿宫后,又把钗环首饰摔得不成样子。

虞家花厅,落座的长辈大多都愁容满面,生不出半分喜悦。

依照往年西陈和亲的先例,随行和亲公主的送嫁闺秀多是能被他国世家公子看中,继而留下,也好与公主相互有所照应。

但并不是没有无人问津,月余后又随使臣再度重回西陈的闺秀。

只不过被遣返回皇都的闺秀虽是能回到故土,但大多姻亲已毁,即便家中人当即为她安排婚事,大多也是低嫁。

及笄前定下的婚事早已不作数,更不提重结秦晋之好。

见阮瑟回府,虞二爷连忙让管家把她请到花厅里来,道明前因后果后又细细询问道:“瑟瑟啊,你是不是提前就知晓你要回东胤了?”

话落瞬间,花厅中的众人皆看向阮瑟,又未置一词。

阮瑟面上难掩惊诧,反问道:“那日接风宴上,皇兄定下的人不是六公主吗,怎么会落在我身上?”

“那卫家……”

如今两家的确是在为她和卫泽沅议亲,不过他们两个借着功业和年岁各种推脱,如今竟连八字都未曾交换,更遑论下聘与婚书。

“舅舅也没想到会是这样。”

虞家大爷看向阮瑟,态度些许缓和,“卫侯方才还差人问询过此事,特意关切过你几句。”

“既是皇上的意思,你也只能再回大胤。”

“暂且先搁置下你与泽沅的婚事。”

阮瑟立于花厅正中,能将虞家人的一切神情尽收眼底,有人遮掩不住的叹气,亦有人不动声色暗喜其中。

当真是百态尽出。

她为难地看了亲舅舅一眼,“卫家也是此意?”

“可卫二哥哥当真愿意等我回皇都后再重议亲事吗?他和卫家的声名……”

“不止卫家。”

虞家大爷打断阮瑟的话,话锋一转,肃容正色地问着阮瑟:“所以舅舅才想问你,你在东胤十五年,是否结识过上京城的勋贵。”

像是怕她会敷衍了事,他更为细致地点出其中几家,“比如谢家、孟家之流,再不济还有楚家。”

虽然与公主同嫁一族多少有些不合时宜,但总归要比再回西陈妥当许多。

谢家孟家。

还当真是敢想。

阮瑟面露困茫地摇头,“我父亲不过是息州州牧,远高攀不上谢家孟家的大人。”

“我也从不曾认识上京的世家公子,只是有所耳闻罢了。”

“舅舅的意思是……当真想让我留在东胤吗?”

“可瑟瑟好容易才回到西陈。母亲若是知晓……”

提及云湘郡主,男人的面色并不算好看,但事到临头,他又不能指责阮瑟什么,只能长叹一气,“舅舅也愿意你留在西陈,可圣旨已下,绝非你我可更改。”

有些难以启齿,他停顿一瞬后添道:“此行既然是雍王殿下前来西陈,瑟瑟你在路上多留心几分,看看是否能与殿下多言两句。”

或是会有转机。

对虞家多少也有所裨益。

闻言,阮瑟险些笑出声来。

若不是清楚赵修衍对于西陈的抵触与厌嫌,她都要以为这话是他嘱咐虞家,好让虞家来作他的说客的。

但她不能在虞家长辈面前露出分毫破绽。

佯装意外和难堪地扫向虞家大爷,阮瑟垂首低眸,思索半晌后才迟迟点头,“瑟瑟明白,前去东胤路上时会多留心雍王殿下。”

“只是雍王殿下与西陈之间……”

虞家大爷摆摆手,不甚在意其中事,“尽人事便好。”

“无论如何,虞家都会有你的一席之地。”

“这是虞家亏欠你们母女的。”

阮瑟点头应声,借着收整细软的缘由告辞,绕过花厅步上小径,却没有回她自己的院落。

而是去往西院更为僻静、鲜少有人问津的院子。

院墙下种着一丛鸢尾,青翠欲滴的梧桐叶迎着夏风簌簌而响,时止时续,与琴音同汇,更是悦耳动听。

瞧见阮瑟进来,虞四爷收了琴音,朝她招招手,关切问道:“他们没有为难你吧。”

“没有。”

阮瑟快步走过去,站在男人身后替他按揉肩膀,“都是说过许多遍的旧话,他们也不敢为难我。”

“小舅舅不必担心。”

明知她这是安慰人的话,虞四爷还是轻拍着她的手,“大哥二哥的性子我知道,只怕虞家被旁的世家孤立,愈发舍不下汲汲营营之道。”

“他们是不是让你去结识雍王殿下?”

“小舅舅当真是料事如神。”阮瑟笑道,缥缈之中又染着无边的空寂,“他们不知道我在上京城的事,也不了解赵修衍,难免会抱有妄念。”

“若非必须,我甚至不想再与他有任何纠葛。”

更遑论还要再度与他虚以委蛇。